王佐良 (資政院)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王佐良(1872年—1935年)山東省蘭山縣朱范村(今屬江蘇省東海縣石樑河鎮)人,清末民初政治人物。[1]

生平[編輯]

王佐良自幼隨塾師張寶信學習。後捐資為秀才貢生,授江蘇候補道、資政院議員。[1]

宣統三年辛亥,武昌革命黨人起義,時局動盪。贛榆縣西部會黨及土匪趁機作亂,末山(即磨山,位於今江蘇省東海縣石樑河鎮西部與山東省交界地帶)一帶為土匪盤踞襲擾商旅,又青莊湖(今東海縣青湖鎮)營防營駐守官兵作亂,並與附近土匪聲氣相通。時任贛榆縣知事唐運鵬鑑於縣裡無力剿匪平叛,遂邀時為蘭山縣資政局議員的王佐良率軍剿匪平叛。八月底,王佐良與其侄王沂華率私人武裝及沂防營官兵進至磨山進入贛榆西部,九月一日,擊破磨山土匪;乘勝進軍至青莊湖,殲滅叛軍,克復鹽防營。[2]

辛亥年十月初二,海州鹽防營發生兵變,亂兵占領海州,地方大亂。海州士紳遂請王佐良率軍其所部軍隊前至海州平叛。於是王佐良留下部分軍隊繼續清除當地殘匪,親率部隊向海州進發。十月初六,至大沙河(今贛榆縣沙河鎮),聞亂軍首領王西斗在浦南(今連雲港市新浦區浦南鎮)一帶作亂,於初七日凌晨突至浦南包圍叛軍。經過一番激戰,擊殺叛軍首領王西斗,剿滅了叛軍。[2]

中華民國成立後,王佐良任海州軍政支部長,後又提升為陸軍少將,領「三等文虎嘉禾勳章軍政執法官官銜」。進入民國,贛榆縣局勢仍然不穩,且贛榆縣境內土匪與縣軍政人員互相勾結。王佐良致函時贛榆縣知事唐運鵬擴充軍備、注意官匪勾結。同時電令駐青莊馬隊進駐縣城(今贛榆縣贛馬鎮),加強縣城防務。但縣令唐運鵬不以為意,以軍餉不足由推諉。[2]

農曆臘月中旬,巨盜孫秩墜與縣吏勾結,縣令唐運鵬舉措失當,形勢危急。王佐良令駐青莊湖馬隊移守縣城,縣城局勢稍安。這時北境匪事起,王佐良率縣隊及練勇進剿於龍王廟。[2]

辛亥年臘月二十一日,響水海匪突然竄來攻破海頭圩(今贛榆縣海頭鎮),王佐良只好暫離贛榆縣城,帶鹽防營和商團兵40多人前去剿滅。就在這一夜,贛榆縣數股土匪萬餘人趁虛攻陷縣城,縣令唐運鵬隻身墜城逃往青口(今贛榆縣青口鎮)。江蘇軍政府聞知贛榆城陷落,電令海州民政長、十三協統領何鋒鈺發兵贛榆剿匪。何到贛榆後,和青口的商會許鼎馨,姜佩之等相見,並安排鹽防營,以及由他帶來的完字營,合兵於十四日攻城。土匪於二十一日夜棄城潰散。[2]

縣城光復後,鑑於縣唐運鵬無能,贛榆士紳一致推舉王佐良出任贛榆縣民政長(縣長),從此開始了其長期主政贛榆的政治生涯。1925年,王佐良下野,1927年復任贛榆縣知事。在贛榆縣知事任內,王佐良既有善政,但敝政也不少。王佐良初任時,迅速剿平了為禍甚劇的仲八為首的匪幫,[2]而且御下也較為嚴格。平時王佐良提倡樹藝(種植技術),認為這是「實業中一大要圖」。時值江蘇省政府轉發部令,要求各地「創辦森林」,王佐良便總結了自己20餘年的「留心經驗」,著《樹藝淺說》。[1]

1928年2月北伐的國民革命軍獨立一師師長李明揚逮捕了贛榆縣知事王佐良,中國國民黨贛榆基層組織組成了「討王佐良大同盟」,收集王佐良的「罪證」後在南京特別法庭提出控訴,王佐良被判處無期徒刑。1931年,獲得保外就醫[1]

1935年,王佐良病逝。[1]

家庭[編輯]

王佐良是清朝江西省南贛鎮總兵王得勝的次子。[1]

著作[編輯]

  • 王佐良,樹藝淺說初集,上海:中華圖書館,約1917年
  • 王佐良,樹藝淺說續集,上海:中華圖書館,1919年

參考文獻[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1.5 民國「實業縣長」著書立說談種樹,上海熱線,2011-11-14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5-06-26.
  2. ^ 2.0 2.1 2.2 2.3 2.4 2.5 《續修贛榆縣誌》卷二《武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