塗山之會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塗山之會一般被認為是中國夏朝建立的標誌性事件。塗山位於今天安徽蚌埠懷遠縣禹會村遺址附近,傳說建都陽翟河南禹縣)後召集夏和夷的部落首領與塗山,史稱塗山之會。

左傳·哀公七年》中有「禹合諸侯於塗山,執玉帛者萬國」的記載[1],《史記》中沒有關於塗山之會的記載。《後漢書》中也有「至於塗山之會,諸侯承唐虞之盛,執玉帛亦有萬國。是以山海經稱禹使大章步自東極,至於西垂,二億三萬三千五百里七十一步」的說法,不過《後漢書》的記載可以源於《左傳》。

除此之外《左傳》中還紀錄到西周周穆王所召集過的另一次塗山之會。《左傳》中有「穆有塗山之會」的紀錄。在對《史記·楚世家》的注釋中也有提到「穆王有塗山之會」。[2]

古琴曲中有以塗山之會為題材的〈禹會塗山〉。

相關記載[編輯]


參見[編輯]


參考文獻[編輯]

  1. ^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獻:《春秋左氏傳·哀公·哀公七年》
  2. ^ 史記今註 (四).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79年: 91. ISBN 978-957-05-12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