堤道行動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堤道行動(英語:Operation Causeway)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太平洋戰爭中,美國曾經計劃的入侵日治台灣登陸行動。1944年夏季美軍占領馬里亞納群島後,該計劃被作為繼續向日本本土進軍的可選方案納入考量。但針對台灣的登陸行動最終被取消,改為空中轟炸台灣,登陸琉球群島菲律賓硫磺島

背景[編輯]

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場,日本統治下的台灣一直是其重要的戰略支點,一方面台灣優越的地理位置成為了日本南進戰略的跳板,另一方面台灣社會也為日本提供了戰爭所需的各種戰略物資以及兵員。當戰線隨著美軍的「跳島」戰術取得成功,逐漸逼近台灣時,在台灣進行登陸作戰便納入了美軍的考量範圍。

提出[編輯]

時任美國海軍作戰部長歐內斯特·金是該計劃的主要支持者。美方認為,若能奪取台灣,將為日後針對日本本土的行動——包括空襲登陸——提供便利。另一方面,無論是象徵意義還是實際作用,美軍奪取台灣都能更好支援中國抗日戰場。

計劃[編輯]

考慮到台灣島的面積,以及登陸行動中,入侵部隊數量至少應該是防守部隊數量三倍的慣例,登陸台灣所需的美軍人數將接近50萬(包括陸、海、空和後勤支持),其中登陸部隊包括30萬2000名美國陸軍和10萬名海軍陸戰隊人員。登陸場設定在台灣南部海岸高雄墾丁之間,登陸部隊將從四個灘頭登陸,首先建立對台灣南部三分之一區域的控制,然後沿著西海岸向北前進,向台北的日本殖民行政中心前進。最終,在2~3個月內,實現對全島的實際軍事占領。[1][2]

堤道行動的地圖
堤道行動第一階段示意圖

日程[編輯]

  • 戰前準備:使用潛艇、空中打擊,癱瘓台灣島及澎湖群島的海上與空中交通。
  • 登陸前3日:航母開始自台南外海發起空中攻擊,火力準備開始。
  • 登陸前2日:數百艘炮艇加入轟炸,將與來自航母的空襲互相配合。
  • 登陸日:美國陸軍美國海軍陸戰隊將在台灣南部的墾丁林邊東港大林蒲四個灘頭發起搶灘登陸,每個灘頭將分別負責機場、渡口等特定目標,奪取、佔領、保衛台灣西部平原台南以南地帶。其中,墾丁的登陸部隊首先向東進攻,佔領東海岸的公館鎮(今屬屏東滿州鄉港口村),隨後建立一條沿中央山脈自墾丁自台南的防線;林邊的登陸部隊將分頭行動,一支將向北佔領「Kuan Hsing」的鐵路車站,另一支則向西運動,支援高雄附近的戰鬥;東港的登陸部隊將向北前進,佔領屏東及其鐵路車站;大林蒲的登陸部隊負責佔領鳳山,並投入奪取高雄的戰鬥。
  • 在實現對台灣南部三分之一區域的控制後,代號「海蜂隊」的美國海軍工程營將興建用於攻擊台灣北部和日本本土的機場,預計將進駐戰鬥機與轟炸機。地面部隊則會以「掃蕩」的方式向北推進,主要佔領台灣西部平原。
  • 登陸後20日:登陸馬祖群島
  • 登陸後40日:登陸中國大陸沿海地區,例如廈門

取消[編輯]

西南太平洋地區總司令麥克阿瑟上將反對堤道行動,因為這與他關心的重返菲律賓的登陸作戰存在競爭關係。第五艦隊指揮官斯普魯恩斯上將也同意他的意見,認為登陸台灣的難度太大,必須仰賴從歐洲戰場挑撥的兵員才能滿足人數要求,故暫不具備可行性。在斯普魯恩斯的建議下,堤道行動於1944年下半年取消,美軍後來跳過登陸台灣,在登陸硫磺島後,直接登陸了更靠近日本本土的琉球群島。台灣成為了一個次要戰略目標,作戰方式改為實施空襲。

參見[編輯]

參考文獻[編輯]

  1. ^ Operation Causeway. sites.google.com. [2022-07-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9-20). 
  2. ^ Graham Thomas. Operation Causeway. 2020-06-20 [2022-07-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9-20) (英語). 
書目

外部鏈接[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