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渾河之戰 (1621年)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渾河之戰,是指1621年的一場明朝軍隊和後金軍隊發生的戰役。

渾河之戰
戰爭的一部分
日期1621年,詳細日期待考。
地點
瀋陽郊外的渾河沿岸。
結果 後金慘勝
參戰方
明朝朝鮮海西女真葉赫部 後金
指揮官與領導者
明朝:
童仲揆
陳策
戚金
周敦吉
秦邦屏
後金:
可汗努爾哈赤
大貝勒代善
二貝勒阿敏
三貝勒莽古爾泰
四貝勒皇太極
議政大臣、巴圖魯額亦都
議政大臣、達爾漢侍衛扈爾漢
兵力
約23,000人,大小火炮數百門 約60,000人,一定數量的火炮
傷亡與損失
不詳 不詳

天啟元年(1621年)瀋陽被後金攻占時,一支由川浙兵組成的援遼大軍在總兵童仲揆陳策等率領下,推進到渾河,欲與瀋陽城內的明兵對後金兵進行夾擊。

聽說城已被占,陳策下令還師。游擊周敦吉等一再請戰,諸將激動地說:「我輩不能救沈,在此三年何為!」[1]

於是明兵分為兩營,周敦吉與副總兵四川石柱都司僉書秦邦屏先渡河,在橋北立營;童仲揆、陳策及副將戚金、參將張明世統浙兵三千在橋南立營。在秦邦屏結營尚未完成時,後金騎兵四面攻擊。四川明軍無所畏懼地迎戰,先敗白旗,又敗黃旗,擊斬落馬2-3000人[2],擒後金一參將、二游擊[3],川兵營甚堅,後金多次進攻無果。八旗勁旅「死於槍弩者數千人」,努爾哈赤急以「後軍往助」[4]李永芳找到被俘的明軍炮手,親自解開捆綁,人賞千金,調用火炮用來攻擊川軍,發炮無不立碎者[5]。經過激烈交鋒,川軍終於飢餓疲勞,難以支持,又受到後金軍火炮猛烈轟擊,全軍崩潰。周敦吉、秦邦屏及參將吳文杰、守備雷安民等皆力戰而死。[6]周世祿從西北逸出,鄧起龍袁見龍奪橋西奔,帶領殘軍俱走入浙營,繼續堅持作戰。浙兵布陣於渾河五里之外,列置戰車槍炮,掘壕安營,用秫秸為柵,外塗泥巴。後金兵消滅江北川軍後,迅速渡河把浙兵包圍數匝。

總兵朱萬良姜弼率領3000餘援兵,行至白塔鋪,觀望不戰。遣兵1000為哨探,遭遇到後金的將領雅松。雅松望風而逃,明兵放槍緊追,直追到後金左翼四旗兵營前。努爾哈赤得到報告,氣憤至極。在後金軍向浙兵營圍攻萬分危急的情況下,明總兵李秉誠、朱萬良、姜弼始進前一戰,遇阻擊先後敗去。

後金兵得以集中兵力攻浙兵營,明總兵陳策、童仲揆、張明世戚金等將領沉著應戰,積極布陣,誓後金兵決一死戰。明軍以火器射擊,殺傷相枕。火藥用盡,兩軍便開始短兵相接。戰鬥極為激烈,明軍的步兵沒有弓、撒袋,他們持三尺長的竹竿槍和腰刀,披甲冑,外套一層厚棉,刀、箭不入。在夜幕降臨時與後金兵交戰,一度勝負未分。但後金增援部隊加入,明軍浙營潰敗,陳策戰死。後金兵萬矢齊發,童仲揆與戚金、張名世及都司袁見龍、鄧起龍等並戰死。[7]後金前後損失雅巴海布哈孫扎欽巴彥雅木布里西爾泰郎格敦布達哈木布祿汪格等戰將。

時人評說:自奴酋發難,我兵望風先逃,未聞有嬰其鋒者。獨此戰,以萬餘人當虜數萬,殺數千人。雖力屈而死,至今凜凜有生氣。當時亡歸殘卒,有至遼陽以首功獻按臣張銓者,銓命照例給賞。卒痛哭階前,不願領賞,但願為主將報仇。[8]

注釋[編輯]

  1. ^ 《明史》卷二百七十一
  2. ^ 《明史記事本末》補遺卷二
  3. ^ 《滿文老檔》上
  4. ^ 《清太祖實錄》卷7
  5. ^ 谷應泰《明史紀事本末補遺》:「李永芳得明軍炮手,親釋其縛,人賞千金,即用以攻川兵,無不立碎者。」
  6. ^ 《明史》(卷271):「敦吉、邦屏及參將吳文傑、守備雷安民等皆死。」
  7. ^ 《明史》(卷271):「大清兵盡銳攻浙營。營中用火器,多殺傷。火藥盡,短兵接,遂大潰。策先戰死,仲揆將奔,金止之,乃還兵鬬。力盡矢竭,揮刀殺十七人。大清兵萬矢齊發,仲揆與金、名世及都司袁見龍、鄧起龍等並死焉。」
  8. ^ 《明熹宗實錄》卷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