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畢希日勒圖廟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畢希日勒圖廟
基本資訊
國家中國
位置 中國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右旗
宗教藏傳佛教
宗派格魯派

畢希日勒圖廟,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右旗,是一座藏傳佛教格魯派寺院遺址。[1]

簡介[編輯]

蘇尼特右旗原來設有巴彥朱日和蘇木,位於蘇尼特右旗南部。在該蘇木境內,清朝建有溫都爾廟、畢希日勒圖廟、腦木齊廟寶德喇嘛廟,這些寺廟在解放前以及文化大革命中先後損毀或遭到破壞。[2]畢希日勒圖廟如今位於蘇尼特右旗朱日和鎮敦達烏蘇嘎查境內。[1]

畢希日勒圖廟是著名的「幼年軍校」學生起義發生地。「幼年軍校」是德穆楚克棟魯普王爺在其王府近旁興建的幼年軍事學校(生徒隊),以培養青年軍官,該校學生在校學習三年後,升入厚和豪特(今呼和浩特)的「蒙古軍官學校」。1945年,幼年軍校的一至三期學生已經畢業,在校生有四至六期學生將近200人。其中的第四期學生照日格圖、拉希尼瑪等人通過超魯(時任蒙古軍第9師少尉副官、警衛排長。離休之前擔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呼和浩特警備區顧問)與共產國際地下工作者烏力吉敖其爾(時任蒙古軍第9師師長)、畢力格巴圖爾等人保持聯繫。烏力吉敖其爾、畢力格巴圖爾策動該校學員起義。[1]

抗日戰爭結束前夕,1945年8月初的一個夜晚,日本教官以進行軍事訓練及赴浩日嘎廟看廟會為藉口,將這些學生帶出幼年軍校,企圖將他們哄騙至張家口抵抗即將開到的蘇蒙聯軍。在行軍途中,幼年軍校的照日格圖等高年級同學秘密策劃了起義行動。 當天夜間,隊伍在畢魯圖廟以北野營,次日晌午開到德王府以南100里左右的畢希日勒圖廟休息。畢希日勒圖廟的喇嘛在望見這隊人馬時便逃散。幼年軍校教官及學員解散後,各自到廟內及喇嘛住屋內找食物或休息。主任教官進入一個蒙古包吃飯並休息,另兩位教官也各自找房間休息。照日格圖等人趁機組織了三批學員分別圍攻上述三位日本教官。其中兩位教官幾乎未抵抗便被擊斃,另一位教官突圍向東南方向逃跑1公里之後被追來的學員們擊斃。行動完成後,照日格圖等人將幼年軍校全體學員召集至畢希日勒圖廟前,揭露了日本人的陰謀,說明了此次行動的目的,號召學員們跟著共產黨走。此後,全體學員開始行軍返回。在返程中,為防止日本人可能進行的報復,所以他們決定暫不回幼年軍校,全體學員解散。照日格圖等多位高年級學員分赴大青山、巴音敖包地區尋找八路軍及蘇蒙聯軍。 不久,大部分學員分別參加內蒙古騎兵、赴蒙古人民共和國學習、赴張家口軍政學院學習等等,從而大多參加了革命。[1]

參考文獻[編輯]

  1. ^ 1.0 1.1 1.2 1.3 「幼年軍校」學生起義舊址畢希日勒圖廟遺蹟,錫林郭勒盟地情網,2013-10-11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4-05-03.
  2. ^ 內蒙古自治區地名志:錫林郭勒盟分冊,內蒙古自治區地名委員會,1987年,第12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