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行政區劃
杭州市目前下轄10個區、2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分別為:[1]
其中蕭山區、餘杭區、臨平區、富陽區、臨安區因成爲區的歷史並不久,所以部分政策與市本級的不同。而上城區、拱墅區、西湖區、濱江區、錢塘區因為完全與市本級的政策相同,而被非正式合稱為杭州主城區。
各項數據
[編輯]地圖 | 地區 | 面積 | 常住人口 |
---|---|---|---|
市轄區 | |||
上城區 | 119 km² | 1,323,000 | |
拱墅區 | 98 km² | 1,121,000 | |
西湖區 | 309 km² | 1,118000 | |
濱江區 | 72 km² | 503,859 | |
蕭山區 | 1,163 km² | 1,535,200 | |
餘杭區 | 1,222 km² | 1,201,200 | |
富陽區 | 1,808 km² | 725,500 | |
臨安區 | 3,124 km² | 573,800 | |
縣 | |||
桐廬縣 | 1,780 km² | 410,200 | |
淳安縣 | 4,452 km² | 341,400 | |
縣級市 | |||
建德市 | 2,364 km² | 436,900 |
歷史沿革
[編輯]民國時期
[編輯]民國時期廢除了清時的府、州、廳等各行政區劃,主要實行省直管縣,同時廢除、歸併了許多治所同城的附郭縣——民國元年(1912)杭州城內的錢塘縣與仁和縣即合併爲一杭縣[2]:84。今杭州市範圍內主要有(以三十八年公佈縣等級排序)杭縣、蕭山縣、淳安縣、建德縣、富陽縣、遂安縣、於潛縣、餘杭縣、臨安縣、桐廬縣、昌化縣、壽昌縣、分水縣、新登縣14縣,除了遂安、淳安於1959年沒入了千島湖(新安江水庫)幾十米深處、竝於1965年在新址建了庫區移民安置地(仍命名淳安縣),壽昌屬建德,分水屬桐廬,於潛、昌化屬臨安,新登屬富陽以外,其餘各縣建制均與今天大同小異。
其中民國16年(1927)4月會議通過析杭縣城區設置了杭州市[註 1](駐地在今拱墅區),這也是全省保留下來唯一的市[註 2]。但不同時期爲了適應不同需要,仍然有道、行政督察區等省縣之間的行政區劃斷續存在。
道
[編輯]民國三年(1914)浙江省設4道,杭縣、富陽縣、餘杭縣、臨安縣、於潛縣、新登縣、昌化縣屬錢塘道(繁要缺,一等),蕭山縣屬會稽道(繁要缺,一等),建德縣、淳安縣、桐廬縣、遂安縣、壽昌縣、分水縣屬金華道(簡缺,三等)。民國5年(1916)5月浙江宣布獨立,裁撤4道,民國6年(1917年)1月22日恢復。北伐發生後,浙江各縣於民國15年(1926)12月至16年(1927)2月間,陸續由國民政府接管,最終將4道裁撤。
行政督察區
[編輯]民國21年(1932)5月,浙江省政府將浙江全省劃為12區。杭縣、建德縣爲其中兩區駐地。
同年,又將全省劃分為6區,旋增加至7個特區。省會杭州附近的杭嘉湖地區未設置特區,爲浙江省政府直轄區。除遂安縣屬第一特區外,其餘各縣及杭州市均屬省直轄區。
中華民國23年(1934)今杭州市範圍行政區劃[2]:87-88 | ||||
---|---|---|---|---|
行政督察區 | 專署駐地 | 縣等級 | 縣市 | 駐地(2020年6月) |
省政府直轄 | 不適用 | 杭州市 | 今杭州市拱墅區 | |
一等 | 杭縣 | 今杭州市拱墅區 | ||
一等 | 新登縣 | 今富陽市西南新登鎮 | ||
一等 | 淳安縣 | 淳城鎮(今淳安縣西新安江水庫) | ||
一等 | 蕭山縣 | 今杭州市蕭山區城廂街道 | ||
二等 | 富陽縣 | 今富陽區駐地富春街道 | ||
二等 | 建德縣 | 今建德市東北梅城鎮 | ||
三等 | 餘杭縣 | 今杭州市餘杭區西南餘杭街道 | ||
三等 | 臨安縣 | 今臨安區駐地錦城街道 | ||
三等 | 於潛縣 | 今臨安區西於潛鎮 | ||
三等 | 昌化縣 | 今臨安市西昌化鎮 | ||
三等 | 桐廬縣 | 今桐廬縣城區(舊桐廬鎮) | ||
三等 | 壽昌縣 | 今建德市西南壽昌鎮 | ||
三等 | 分水縣 | 今桐廬縣西北分水鎮 | ||
第一特區 | 二等 | 遂安縣 | 遂安(今淳安縣西南新安江水庫) |
民國24年(1935)7月,省政府將全省劃為9區,26年(1937)12月,日軍攻佔省政府撤至浙西南。杭州市屬省政府直轄區;餘杭縣、臨安縣、於潛縣、昌化縣屬第一區(專署駐吳興,27年遷駐餘杭),杭縣、富陽縣、新登縣屬第二區(專署駐嘉興,27年遷駐德清,富陽撥歸第三區),蕭山縣屬第三區(專署駐紹興),桐廬縣、建德縣、分水縣屬第四區(專署駐蘭谿,26年4月遷駐金華),淳安縣、遂安縣、壽昌縣屬第五區(專署駐衢縣)。
民國26年(1937)12月,日軍佔領杭州。27年(1938)1月1日成立杭州治安維護會;梁鴻志成立中華民國維新政府後,於同年6月10日解散[2]:149,自此杭州市屬於維新政府治下。
民國29年(1940)1月,為適應戰時需要,9區增加為10區。杭州市仍屬省政府直轄;杭縣、分水縣、新登縣、富陽縣劃歸第一區(專署暫駐於潛),其餘各縣未有變化。29年3月30日,汪精衛成立中華民國國民政府,自此杭州納入汪精衛政權治下。
民國32年(1943),10區增加為11區,其中新增的第十一區專署即駐淳安,且淳安、建德、富陽、桐廬、壽昌五縣均屬第十一區,民國35年專署遷回建德,富陽撥歸第一區。其餘各市縣未有變化,但第一區專署於34年遷駐餘杭,35年分水也撥歸第十一區。
民國34年(1945)8月,汪精衛政權敗亡,杭州市重歸蔣領導的中華民國國民政府。
民國36年(1947)3月,11區又減少為6區,調整期間,原第一、四、六、十、十一區曾一度為省政府直轄。調整後,杭州市、杭縣、蕭山縣屬省政府直轄,餘杭縣、臨安縣、於潛縣屬第一區(駐吳興),淳安縣、遂安縣、建德縣、桐廬縣、富陽縣、壽昌縣、分水縣、新登縣屬第四區(駐淳安)。
民國37年(1948),又將6區增加為9區。此時省政府直轄正好剩杭州市、杭縣、蕭山縣3個市縣;臨安縣、餘杭縣、於潛縣分出成立第九區(駐臨安)竝將昌化、新登、富陽也劃入,第四區改駐建德。
民國38年(1949),9區增加爲10區。因部份轄境已為中共所佔,所以未能完全實施。蕭山縣併入新成立的第十區(駐紹興),省政府直轄僅餘杭州市、杭縣。這一行政區劃一直爲流亡中華民國政府沿用未變,竝於民國77年(1988)7月,行政院公布《中華民國各省(市)縣(市)行政區域代碼》,為各省縣市編定了代碼。直至民國94年(2005)10月纔停用。今杭州市範圍內各縣見下表:
中華民國浙江省(名義上1949-2005)今杭州市範圍行政區劃 | |||||||
---|---|---|---|---|---|---|---|
行政督察區 | 專署駐地 | 代碼 | 縣等級 | 縣市 | 駐地(2020年6月) | 北洋時期 | 沿革 |
省政府直轄 | 02001 | 不適用 | 杭州市 | 今杭州市拱墅區 | (錢塘道) | 省會。民國16年(1927)4月會議通過析杭縣城區設置。 | |
02002 | 二等 | 杭縣 | 今杭州市拱墅區 | 錢塘道
(駐地) |
清代為杭州府附郭仁和縣、錢塘縣,民國元年(1912)2月廢府併為杭縣。 | ||
第四區 | 建德縣 | 02056 | 三等 | 建德縣 | 今建德市東北梅城鎮 | 金華道 | 清代為嚴州府附郭建德縣,民國元年(1912)2月裁府留縣。 |
02057 | 二等 | 淳安縣 | 淳城鎮(今淳安縣西新安江水庫) | 金華道 | |||
02058 | 五等 | 桐廬縣 | 今桐廬縣城區(舊桐廬鎮) | 金華道 | |||
02059 | 四等 | 遂安縣 | 遂安(今淳安縣西南新安江水庫) | 金華道 | |||
02060 | 六等 | 壽昌縣 | 今建德市西南壽昌鎮 | 金華道 | |||
02061 | 六等 | 分水縣 | 今桐廬縣西北分水鎮 | 金華道 | |||
第九區 | 臨安縣 | 02004 | 四等 | 富陽縣 | 今富陽區駐地富春街道 | 錢塘道 | |
02005 | 五等 | 餘杭縣 | 今杭州市餘杭區西南餘杭街道 | 錢塘道 | |||
02006 | 五等 | 臨安縣 | 今臨安區駐地錦城街道 | 錢塘道 | |||
02007 | 四等 | 於潛縣 | 今臨安區西於潛鎮 | 錢塘道 | |||
02008 | 六等 | 新登縣 | 今富陽市西南新登鎮 | 錢塘道 | 清代為新城縣。因與直隸、吉林、山東、江西、貴州5省縣名重名,民國3年(1914)1月改名,以古縣名得名。 | ||
02009 | 五等 | 昌化縣 | 今臨安市西昌化鎮 | 錢塘道 | |||
第十區 | 紹興縣 | 02030 | 二等 | 蕭山縣 | 今杭州市蕭山區城廂街道 | 會稽道 |
共和國時期
[編輯]國共戰爭末期,隨著解放軍攻克浙江省各地,各行政督察區均因其專員公署潰散而實質上消亡。民國38年(1949)8月19日,中共於杭州市成立浙江省人民政府,設立杭州、寧波、溫州3地級市及10專區。10月,各專區分別易名為嘉興、寧波、衢州、建德、溫州、台州、麗水、金華、臨安、紹興。
- 1960年5月,撤銷富陽縣併入桐廬縣,並隸屬於杭州市。
- 1961年3月,劃臨安縣的7個鄉歸杭州市錢塘聯社(今餘杭區)(1996年撤縣設市)。
- 1961年12月,富陽縣從桐廬縣重新析出,並隸屬於杭州市。
- 1963年淳安縣劃屬杭州市。
- 1963年5月16日,建德縣劃屬杭州市。1992年4月1日,建德撤縣設市。
- 1994年富陽撤縣設市。
- 1996年12月,濱江區成立,之前的三個鎮屬於蕭山市管轄。
- 2001年,為「構築大都市、建設新天堂」的構想,近郊的縣級市蕭山和餘杭併入杭州,成為市轄區,杭州市轄區的面積和人口因此大幅增加[3]。
- 2014年12月,富陽撤市設區。
- 2017年7月,臨安撤市設區。
- 2019年4月2日,經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杭州錢塘新區獲批設立,涵蓋原杭州大江東產業集聚區和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託管管理範圍包括江干區的下沙、白楊2個街道,蕭山區的河莊、義蓬、新灣、臨江、前進5個街道[4]。
- 2021年4月,杭州市進行區劃調整,江干區大部分併入上城區,下城區併入拱墅區,餘杭區分出一個臨平區,蕭山區的大江東五個街道和杭州經濟開發區的下沙與白楊街道組建成錢塘區。
詳細變遷
[編輯]- 1949年5月3日,杭州解放,杭州市定為浙江省直轄市和浙江省省會,原杭州市第一至第八區依次改設為上城、中城、下城、西湖、江干、艮山、筧橋、拱墅8區。
- 1949年9月,撤銷杭州市上城、中城、下城3個區。
- 1950年9月,撤銷西湖、江干、艮山、筧橋、拱墅5個區政府,改設為區公所。
- 1951年12月,省直轄的杭縣劃歸杭州市。
- 1952年11月,建立上城、中城、下城、江干、拱墅、西湖、艮山、筧橋、上塘、古蕩10個區建制。
- 1952年11月,所轄杭縣改由省直轄
- 撤銷古蕩區建制,所轄的古蕩、花園亭、塘河3個鄉劃歸西湖區管轄。
- 1956年4月,撤銷艮山、筧橋、上塘3個區建制,設11個鄉。
- 1957年9月,將省直轄的杭縣委託杭州市管轄。
- 1957年4月,撤銷杭州市中城區和沿江鄉的建制,併入上城、下城2區。沿江鄉併入江干區的新塘鄉。單獨建立古蕩鄉。
- 1957年8月,杭縣劃歸杭州市,將來逐步過渡為杭州市郊區。
- 1958年遂安縣撤銷,併入淳安縣,竝於1959年沒入千島湖底。
- 1958年11月,寧波專區所轄蕭山縣劃歸杭州市管轄。
- 1958年12月,撤銷建德專區,所轄富陽縣劃歸杭州市管轄。
- 1958年3月,撤銷郊區辦事處,設立筧橋區公所,管轄現有郊區各鄉並委託杭縣領導。
- 1958年4月,設立臨平、上泗、三墩、塘西、筧橋5區建制。
- 1958年4月,撤銷杭縣,將原杭縣瓶窯鎮、長命鄉劃歸餘杭縣管轄,其餘35個鄉鎮和餘杭縣的閒林鄉劃歸杭州市管轄。
- 1959年1月,撤銷筧橋、臨平、塘栖、三墩、上泗五區建制。
- 1960年8月,將原屬嘉興專區的臨安縣和金華專區的桐廬縣劃歸杭州市管轄。撤銷昌化縣,其行政區域併入臨安縣。撤銷富陽縣,其行政區域併入桐廬縣。
- 1960年1月 半山、拱墅兩個聯社合併,定名為錢塘聯社(縣級),將原拱墅聯社的城區劃歸拱墅區管轄。
- 1961年7月,撤銷錢塘聯社,將其改為餘杭縣的建制,並將臨安縣所屬的餘杭、長命、倉前、潘板、黃湖、雙溪、石鴿7個公社劃歸餘杭縣管轄。餘杭縣由杭州市領導。
- 1961年12月,富陽縣從桐廬縣重新析出,並隸屬於杭州市。
- 1963年5月,將金華專區 的建德、淳安兩縣劃歸杭州市領導。
- 1978年8月,設立杭州市半山區建制。
- 1990年1月,撤銷杭州市拱墅區、半山區,設立新的拱墅區。
- 1996年5月,將蕭山市的浦沿鎮、長河鎮 、西興鎮(現西興街道)和餘杭市的三墩鎮劃歸杭州市西湖區管轄;將餘杭市的九堡鎮、下沙鄉(現下沙街道)(包括圍墾區)劃歸杭州市江干區管轄。
- 1996年10月,撤銷臨安縣,設立臨安市(縣級),以原臨安縣的行政區域為臨安市的行政區域。
- 1996年12月,從西湖區劃出浦沿鎮、西興鎮、長河鎮,設立濱江區;並進行了部分區劃調整。
- 2001年2月,撤銷縣級蕭山市、餘杭市,以其行政區域設立杭州市蕭山區、餘杭區,駐地不變。
- 2014年12月,撤銷縣級富陽市,以其行政區域設立杭州市富陽區,駐地不變。
- 2017年7月,撤銷縣級臨安市,以其行政區域設立杭州市臨安區,駐地不變。
- 2021年4月,撤銷杭州市上城區、江干區,設立新的杭州市上城區,以原上城區、江干區的行政區域(不含下沙街道、白楊街道)為新的上城區的行政區域,上城區人民政府駐望江街道望潮路77號。
- 撤銷杭州市下城區、拱墅區,設立新的杭州市拱墅區,以原下城區、拱墅區的行政區域為新的拱墅區的行政區域,拱墅區人民政府駐拱宸橋街道台州路1號。
- 撤銷杭州市餘杭區,設立新的杭州市餘杭區,以原餘杭區的餘杭街道、倉前街道、閒林街道、五常街道、中泰街道、仁和街道、良渚街道、瓶窯鎮、徑山鎮、黃湖鎮、鸕鳥鎮、百丈鎮的行政區域為新的餘杭區的行政區域,餘杭區人民政府駐倉前街道文一西路1500號。
- 設立杭州市臨平區,以原餘杭區的臨平街道、東湖街道、南苑街道、星橋街道、運河街道、喬司街道、崇賢街道、塘栖鎮的行政區域為臨平區的行政區域,臨平區人民政府駐臨平街道西大街33號。
- 設立杭州市錢塘區,以原江干區的下沙街道、白楊街道和杭州市蕭山區的河莊街道、義蓬街道、新灣街道、臨江街道、前進街道的行政區域為錢塘區的行政區域,錢塘區人民政府駐河莊街道青六北路499號。[5][6][7]
城市布局
[編輯]杭州擁有約1400多年的建城史,是一個典型的組團式城市,現由1個主城、3個副城(江南城、臨平城、下沙城)、6個衛星城(臨浦、瓜瀝、義蓬、塘栖、餘杭、良渚)組成。除了主城外,「三大副城」作為主城人口和市級功能轉移的接納地,「六大組團」作為杭州中心城市的衛星城。[8]西湖、錢塘江以及周邊丘陵構成了杭州的山水風景。2007年2月16日國務院正式批覆杭州市城市總體規劃(國函[2007]19號),在批覆中明確了杭州的城市性質和功能定位,確定了「一主三副六組團」的城市格局,即:從以舊城為核心的團塊狀布局,轉變為以錢塘江為軸線的跨江、沿江,網絡化組團式布局。採用點軸結合的拓展方式,組團之間保留必要的綠色生態開敞空間,形成「一主三副、雙心雙軸、六大組團、六條生態帶」開放式空間結構模式。從此杭州市城市的發展由「西湖時代」走向「錢塘江時代」。
一主三副,即中心城區,由主城、江南城、臨平城和下沙城組成。承擔生活居住、行政辦公、商業金融、旅遊服務、科技教育、文化娛樂、都市型和高新技術產業功能。逐步形成體現杭州城市形象的主體區域。江南城:由濱江區、蕭山城區和江南臨江地區組成,是以高科技工業園區為骨幹,產、學、研協調發展的現代化科技城和城市遠景商務中心。沿江地區為居住生活區、公建區和遠景城市商務中心,南部為商貿、居住生活區,東、西部為工業區和文教科研區。規劃城市人口110萬人,城市建設用地102平方千米。臨平城:由臨平城區、運河鎮等組成,是以城市現代加工製造業為主的綜合性工業城。北部為工業區和配套生活服務區,中部為公建區和居住生活區,南部為物流區。規劃城市人口50萬人,城市建設用地46平方千米。下沙城:由下沙、九堡、喬司組成,是以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和高教園區為骨幹的綜合性新城。北部為教育科研區,南部、西部為工業區,中部及東部臨江地區為居住生活區。規劃城市人口60萬人,城市建設用地54平方千米。[8]
六大組團:分成北片和南片,北片由塘栖、良渚和餘杭組團組成,南片由義蓬、瓜瀝和臨浦組團組成。六大組團的功能主要在於吸納中心城區人口及產業等功能的擴散,形成相對獨立、各具特色、功能齊全、職住平衡、設施完善、環境優美的組合城鎮。塘栖組團:是省級歷史文化保護區,城市北部的休閒旅遊觀光基地和餘杭經濟開發區(臨平工業區)、錢江經濟開發區的配套服務基地。東部為居住生活區,西部為工業區。規劃城市人口4萬人。良渚組團:是城市西北部以良渚文化和生態農業為主題的文化休閒旅遊基地。嚴格保護良渚文化遺址群,合理控制人口和建設用地規模。北部為良渚遺址保護區,西部、東南部為居住生活區,西南為生態農業旅遊區。規劃城市人口4萬人。餘杭組團:是城市西部的近郊住宅區和高教科研基地。西部為居住生活區,南部為休閒度假區,東部為教育科研區。規劃城市人口7萬人。義蓬組團:是城市東部大型綜合性工業發展基地。東部和東南部為工業區,西部和西南部為居住生活區,北部和東部臨江地區為生態旅遊區。規劃城市人口16萬人。瓜瀝組團:是城市東南部以臨港工業、輕紡工業、服裝加工為主的綜合性工業區和區域性物流中心。北部為工業、物流區,南部為居住生活區。規劃城市人口5萬人。臨浦組團:是城市南部未來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主要基地。北部為居住生活區,南部為高新科技園區。規劃城市人口4萬人。[9]
六條生態帶:在各組團之間、組團與中心城區之間,利用自然山體、水體、綠地(農田)等形成綠色開敞空間,劃定生態敏感區,避免城市連片發展而影響生態、景觀和城市整體環境水平。規劃建設六片綠色生態開敞空間分別是:1.靈山、龍塢、午潮山風景區--西湖風景名勝區;2.徑山風景區--北、南湖滯洪區--閒林、西溪濕地風景區;3.超山風景區--半山、皋亭山、黃鶴山風景區--彭埠交通生態走廊;4.石牛山風景區--湘湖旅遊度假區;5.青化山風景區--航塢山--新街綠化產業區(大型苗木基地);6.東部錢塘江濱海濕地保護區--生態農業區。[10]
雙心雙軸:旅遊商業文化服務中心、城市新中心、城市生態軸、城市發展軸。雙心,即湖濱、武林廣場地區--旅遊商業文化服務中心;臨江地區--由北岸的錢江新城和南岸的錢江世紀城共同組成的城市新中心。雙軸,即東西向以錢塘江為軸線的城市生態軸;南北向以主城--江南城為軸線的城市發展軸。[10]
參考資料
[編輯]- ^ 杭州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获官宣-中新网. www.chinanews.com. [2021-04-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09).
- ^ 2.0 2.1 2.2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中華民國卷. 上海: 復旦大學出版社. 2007. ISBN 9787534331206.
- ^ 萧山、余杭撤市设区(2001年3月).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03).
- ^ 杭州钱塘新区获批设立. 浙江日報. [2019-04-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14).
- ^ 浙江省政府辦公廳.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杭州市部分行政区划的通知. 浙江省人民政府. [2021-04-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07).
- ^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杭州市部分行政区划的通知 (PDF). [2021-04-12].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6-18).
- ^ 重磅!国务院批复同意杭州部分行政区划优化调整_杭州网. ori.hangzhou.com.cn. [2021-04-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09).
- ^ 8.0 8.1 20年后杭州怎么样 杭州确定城市. 長沙市規劃管理局. 2007-04-05.[永久失效連結]
- ^ 杭州城市规划:一主三副六组团 奇经八脉大路通. 浙江在線. 2005年8月15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年6月10日).
- ^ 10.0 10.1 “一主三副六组团”城市规划格局确立. 杭州政府. [2012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