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李鐸 (書法家)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李鐸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研究員
個人資料
本名李青槐
別名仕龍
性別
出生(1930-04-19)1930年4月19日
 中華民國湖南省醴陵市新陽鄉易家渡
逝世2020年9月17日(2020歲—09—17)(90歲)
 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市
國籍 中華人民共和國
語言漢語
政黨中國共產黨 中國共產黨
軍階 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文職一級

李鐸(1930年4月19日—2020年9月17日)[1]仕龍,原名青槐,後來成為其[2][3],男,湖南醴陵人,中國書法家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研究員,中國書法家協會原副主席、顧問,第九屆全國政協委員[4][5][6][7][8][9]

生平

[編輯]

李鐸於1930年4月19日出生於湖南醴陵市新陽鄉易家渡的一個農民家庭,原名李青槐,其祖父為其起名青槐是因其老家古屋前有青槐樹[1][3]。5歲起入私塾,開始描紅與接觸書法[10]。1949年,其初中即將畢業時正逢中國人民解放軍占領湖南,受其影響,李青槐將名字改為「李鐸」,因「鐸」有「喚醒民眾」之意,且字形結構美觀,將「青槐」作為其。後李鐸因書法特長而被第四野戰軍軍政大學湖南分校錄取,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信陽步兵學院畢業後,李鐸被分配到野戰軍工作,其間參加了護路、剿匪和海南島的戰鬥。李鐸在行進的隊伍中拎著裝有石灰水的鐵桶,拿著掃帚,寫下了諸多鼓舞指戰員奔襲殲敵的標語[2]。195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1]

1959年到1978年,李鐸臨習了、二王等許多碑帖,後著重於對郭沫若書法的練習。其去故宮博物院參觀時,曾臨摹郭沫若所書的「繪畫館」、「鐘錶館」、「瓷器館」、「珍寶館」的牌子,認為這是郭沫若書法的精華;其在夏天也會赤膊而纏上毛巾臨習書法。20世紀80年代後,李鐸開始甩開郭體,將魏碑隸書筆法引入行書中,形成了古樸的書風[12]

1995年初,李鐸完成《孫子兵法》的書寫,總長220米餘米,高70厘米,並將其於1995年7月4日拓製成碑,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舉辦《李鐸〈孫子兵法〉碑拓》展。2001年獲中國書法藝術特別貢獻獎,2006年被中宣部評為第二屆中國書法蘭亭獎終身成就獎,2009年被授予中國文聯第八屆造型藝術成就獎[1][11]。2010年7月出版《回首八十年——李鐸圖片集》,孫家正為之作序[11]

2020年9月17日,他在北京去世[13]

任職

[編輯]

李鐸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文職幹部,為專業技術一級、文職一級,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其歷任第九屆全國政協委員,第六屆全國文聯委員,第三屆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第四、五屆中國書協顧問,中國國際友好聯絡會理事,中國書法函授大學特約教授,國際書畫藝術研究會顧問,又任解放軍美術書法研究院副院長、解放軍書法創作院院長、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研究員、中國藝術研究院博士生導師、齊白石書畫藝術研究院副院長、北京工業大學書畫學會顧問等[1][11][14]

藝術成就

[編輯]
華清宮景區內李鐸書法的摩崖石刻

李鐸的書法以魏隸入行,帶有古拙沉雄,蒼勁挺拔,雍容大度的風格,逐漸形成「臨、立、變、創」的書法特色[2][11][12]。其作品曾至日本東南亞國家參展。在中國大陸其作品除見諸報刊和展出外,又為許多博物館收藏,在旅遊景點制匾刻石,供遊人欣賞。其多次以團長身份率書法代表團赴日本、馬來西亞等國家和地區參加書展和書藝交流,又曾為家鄉青泥灣小學捐贈李鐸圖書館,捐款一百萬元為家鄉醴陵一中成立「李鐸獎學助學基金」[1][15]

李鐸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一層擁有其個人工作室「仕龍書屋」,以李鐸字號命名[2]

評價

[編輯]

李繼耐在《解放軍報》上看到李鐸抄錄的胡錦濤八榮八恥」手跡後說:「我看到李鐸同志的這幅作品,十分驚喜,我認為這是李鐸同志近幾年來創作的精品中最好的一幅,堪稱代表作、傳世之作。由此可見,政治熱情可以激發出最高的創作水平,軍隊新聞出版、文藝等單位,要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在宣傳社會主義榮辱觀中做出更大貢獻。」[1]

著作

[編輯]

其著有《書法入門》,出版有《李鐸書前後出師表》、《李鐸書法作品精選》、《李鐸題畫集》、《李鐸書〈孫子兵法〉碑貼全集》、《筆伴戎馬行》、《李鐸書畫集》、《李鐸論書斷語》等字貼和專集[1][11]

參考資料

[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李铎将军的艺术人生. 人民網. 2009-11-06 [2020-06-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29). 
  2. ^ 2.0 2.1 2.2 2.3 解放軍報. “仕龙书屋”翰墨飘香. 搜狐新聞. 2010-04-25 [2020-06-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26). 
  3. ^ 3.0 3.1 李少青. 书法大家李铎先生习字全靠自己观察自学,对孩子外表严厉内心慈爱. 北京晚報. 2020-05-20 [2020-06-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27). 
  4. ^ 劉波主編. 中国当代文化艺术名人大辞典. 北京: 國際文化出版公司. 1993. ISBN 9787800493898. 
  5. ^ 谷向陽, 王慶新主編. 中国当代文艺名人辞典. 北京: 學苑出版社. 1994. 
  6. ^ 周家珍編著. 20世纪中华人物名字号辞典. 北京: 法律出版社. 2000. ISBN 9787503628320. 
  7. ^ 張品興, 殷登祥, 陳有進等主編. 中华当代文化名人大辞典. 北京: 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1992. ISBN 9787504315137. 
  8. ^ 禹舜主編; 朱益民, 姚洪波, 易延綬等副主編. 湖南大辞典. 北京: 新華出版社. 1995. 
  9. ^ 禹舜主編; 洪期鈞副主編. 湖南百科全书. 長沙: 嶽麓書社. 1999. 
  10. ^ 李铎--艺术收藏--人民网. 人民網. [2020-06-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09). 
  11. ^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李铎简介. 央視網. 2012-06-05 [2020-06-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20). 
  12. ^ 12.0 12.1 梁永琳. 李铎的临、立、变、创. 人民網. 2013-01-24 [2020-06-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29). 
  13. ^ 著名书法大家李铎逝世,离休后将个人作品藏品全部无偿捐赠. 澎湃新聞. 2020-09-17 [2020-09-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29). 
  14. ^ 李铎-书法-中国书画人物网. 中國書畫人物網. [2020-06-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29). 
  15. ^ 湖南日報. 李铎将军百万稿酬献家乡. 新浪網. 2005-10-04 [2020-06-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