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李遵 (涇陽縣子)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李遵(473年—524年6月24日),字仲敬隴西郡狄道縣(今甘肅省定西市臨洮縣)人,是北魏輔國將軍、荊州刺史兼都官尚書、涇陽昭子李佐第二子,北魏官員。

生平[編輯]

李遵豪爽秀俊有李佐的風範,北魏國子太學建立後,李遵進入國子太學學習,寫文章通過考試,成績優秀,被選拔為司空行參軍。高陽王元雍鎮守鄴城時挑選幕僚,第一個挑選李遵代理參軍署法曹。不久李佐去世,李遵為父親服喪,守喪期滿後,李遵承襲為涇陽縣開國子,被任命為員外散騎侍郎。自李寶歸順北魏以來,隴西李氏三代都定居於平城,李佐因任官曾定居於相州,直到李佐時期才將戶籍安置於魏郡湯陰縣。李遵後被任命為相州別駕,又回京任奉車都尉,外調為冀州征北大將軍長史,又加號中壘將軍,任命為冀州安東府上僚,調任司空司馬正光五年五月八日(524年6月24日),李遵在洛陽顯德里去世,虛歲五十二,皇帝下詔哀傷悲嘆,贈予李遵假節龍驤將軍洛州刺史。正光六年五月乙巳朔廿二日丙寅(525年6月28日)安葬於西門豹祠之南,李佐之墓的左側。魏孝莊帝初年,李遵以外戚的身份被越級贈官為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定州刺史[1][2][3]。李遵的墓誌全稱為《魏故龍驤將軍洛州李使君墓誌》,由李遵夫人的妹夫張景淵撰寫,拓片藏於北京圖書館。

家族[編輯]

祖父[編輯]

父母[編輯]

兄弟[編輯]

兒子[編輯]

  • 李果,東魏司空諮議參軍、涇陽縣子,武定年間,定罪與西魏往來被殺[5][6]

參考資料[編輯]

  1. ^ 《魏書·卷三十九·列傳第二十七》:遵,爽俊有父風。歷相州治中,轉別駕、冀州征北府長史、司空司馬。卒,贈龍驤將軍、洛州刺史。孝莊初,以外戚超贈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定州刺史。
  2. ^ 《北史·卷一百·序傳第八十八》:子遵襲。遵豪爽有父風,卒於司空司馬,贈洛州刺史。
  3. ^ 3.0 3.1 3.2 《漢魏南北朝墓誌彙編·魏故龍驤將軍洛州李使君墓誌》:魏故龍驤將軍洛州刺史涇陽縣開國子李使君墓誌」君諱遵,字仲敬,隴西狄道人也。世官命氏,備於史冊,不足詳論。伯陽以神權應物,戎俗從化;郎中以果毅標名,節彰竹素。自茲已降,盛德相襲。高祖梁武昭王,屬晉歷失御,戎狄亂華,鼎跱一方,守政不易,懷柔討暴,大拯生民。元勛記於天府,霸功以之克隆。曾祖驍騎將軍,武志超群,聲騰朔土。王父宣公,析瑞晉蕃,惠澤早樹。顯考昭侯,神機秀朗,英規卓異。太和末,高祖文皇帝親統六戎,南臨樊鄧。江北偽師守迷不變。乃進潛謀以走吳兵,獻奇略以屠新野。功書彝鼎,胙土涇陽。君稟靈和之淑氣,誕蹤哲於齠年。慜惠夙成,行先言後。於時國庠創改,黜陟唯明,清衿之選,實鍾秀彥。君始藻文闈,已升高第,俄銓司空行參軍。司簡才優,不展逸足。高陽王,帝之季弟,作鎮鄴都,傍督鄰壤。望府綱僚,皆盡英胄。君首充其選,為行參軍署法曹。處煩綿載,匡弼唯明,滯理斯通,吏無停業。既而昭侯薨,君泣血羸形,孝出人表。服闋,除員外散騎侍郎。縱容禁省,文談自娛。君歸國三世,家於北都。先侯康素,暫嘗臨相,雲構居南,二促遷限,遂編戶魏郡之湯陰縣。夜光之璞,異域同珍,姜蘭之性,易地猶馥。除相州別駕,勤於施恤,孤貧忻賴焉。贊蒞未期,譽流千里。雖休徵之康海沂,伯輿之治青土,對此而言,彼何能尚。還拜奉車都尉,出補冀州征北大將軍長史,又加中壘將軍,復除冀州安東府上僚。境帶河海,俗偽民雕,加乘寇之妖,奸穢未盪。君乃毗岳流惠,群情寧順。遷司空、司馬。水土之務,平和實難,規贊均明,無思不治。清風允穆,素論攸歸。君孝以奉親,恭於敬上,行著閨門,信敷朋執,經文履義,體道弘仁,學洞儒宗,辭單林苑,在公無詖,從善若流。方將克終令軌,顯陟端衡,而鐘山墜玉,桂圃摧芳。降年不永,春秋五十二,正光五年五月八日薨於洛陽顯德里第。有詔嗟悼,贈假節龍驤將軍洛州刺史。六年五月乙巳朔廿二日丙寅窆於豹祠之南,先公神道之左。內妹夫張景淵慜王儀之長逝,嘆俎川之無返。以舟壑易徙,縑竹難常,敬刊幽石,勒美玄堂。其詞曰:胄烈鐘鼎,族炳金符,綿綿不己,世挺瑜。惟祖惟父,功德仍敷,褒庸胙土,榮佩天衢。誕生夫子,幼而慜勖,儔芳蘭,比潤金玉。優遊羽儀,徘徊橋木,如彼雲中,譬空谷。粵惟弱齡,青衿應令,奉詩能言,執禮知命。門朋惟肅,在公伊敬,殷勤綺談,流連雅詠。入匡台府,出贊華蕃,民肯賴止,惠化祛煩。方升丹陛,連翼鴻鵷,共埤庶政,或侃軋元。積善雲福,謁仁者壽,嗚呼上天,良木中朽。哲人斯委,惜哉何咎,如可贖兮,身百焉有。愛結神川,惠流冀民,帝欽乃德,還揚天津。伯禹之化,委政伊人,如何不永,奄爾長泯。悲纏朝野,痛結朋親,丹旐夙設,龍轜戒辰。淒淒楚挽,灼灼容輴,長歸泉室,委體幽塵,令譽無朽,清松日新。大魏正光六年歲次乙巳五月廿日鐫記。
  4. ^ 4.0 4.1 羅新,葉煒著. 《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 北京市: 中華書局. 2004: 58–60. ISBN 7-101-04320-8 (中文(中國大陸)). 
  5. ^ 《魏書·卷三十九·列傳第二十七》:子果,襲。司空諮議參軍。武定中,坐通西賊伏誅。
  6. ^ 《北史·卷一百·序傳第八十八》:子果襲,位司空諮議參軍,坐通西魏見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