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李敏 (隋朝)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李敏(576年—614年),字樹生,一名洪兒,隋朝大臣,祖李賢,北周大將軍。父李崇,隋任幽州總管,死於與突厥的戰爭中。

隋高祖因李崇戰死沙場,就將李敏收養在宮中。到成年,襲爵廣宗縣公,起家任左千牛。李敏長相英俊,善於騎射,歌舞音律,無不精通。曾當過北周宣帝皇后的楊麗華被封為樂平公主,其女宇文娥英到了選擇夫婿的年紀,隋文帝下令召集各家王公貴族的子弟到弘聖宮,讓楊麗華挑選。李敏被選中,成為宇文娥英的丈夫。皇帝借給他一品官員的儀仗隊,以尚皇帝之女的規格娶親,並賜於他柱國的勛位。因廣宗郡公的爵位與晉王楊廣同,因此避諱,改封經城縣公。歷任歷蒲、豳、金、華、敷州刺史,但李敏多不蒞職,常留在京師,往來宮內,侍從皇帝游宴,賞賜超於功臣。後隋文帝駕仁壽宮,又改為岐州刺史。

大業初年,李敏轉任衛尉卿。楊麗華去世前對皇帝弟弟楊廣請求將自己的封邑轉給女婿李敏,皇帝同意了,李敏封邑從一千戶加到了五千戶。又攝屯衛將軍。楊廣徵討高句麗,李敏為十二道之一的新城道軍將,加左光祿大夫。大業十年,楊廣復征遼東,派遣李敏於黎陽監督糧食運輸。當時方士安伽陀自稱通曉圖讖之術,對楊廣稱言:「當有李氏應為天子。」又有謠言稱「桃李子,洪水繞楊山。」楊廣懷疑李敏的小名洪兒的「洪」字應讖,並當面講給李敏聽,希望他能領會自殺。李敏心中不安,與任右驍衛大將軍的族兄郕國公李渾、李渾侄子李善衡私下商議。當時李渾與寵臣宇文述有怨,宇文述也乘此誣構李渾掌禁軍,有謀反之心。楊廣立即令宇文述率領宿衛禁軍千餘人包圍李氏兄弟府第,將其家族下獄審問。宇文述誘騙李敏妻子宇文氏寫下口供,於是李渾、李敏等宗族三十二人全部被殺,其餘老弱被流放嶺南。而宇文氏在數月後亦被楊廣賜於酒而終。

唐朝初年,唐高祖追贈李敏為觀國公,其家族被流放的子弟被允許回歸故里。

李敏與宇文娥英第四女李靜訓(600年-608年),自幼受楊麗華溺愛,養於宮中,大業四年六月一日夭折於山西汾源宮,年九歲。其年十二月葬於京兆長安縣休祥裡面萬善道場之內。1957年李靜訓墓在西安被發掘,出土有墓誌、石棺、陶俑和大批珍寶。

參考資料[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