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明朝皇后及妃嬪列表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明朝皇后及妃嬪列表列出中國歷史上明朝所有的君主配偶,未正式冊封妃嬪姬妾亦可列入。

明太祖朱元璋的皇后馬氏,名不詳,一說為馬秀英,馬皇后賢惠溫良,是朱元璋的賢能內助,其美名甚至可以與長孫皇后媲美,在馬皇后的幫助下,許多大臣都倖免於難。

[編輯]

君主
配偶 本名 位階 在位期間 子女 備註
明仁祖朱世珍 1 淳皇后 陳氏 結髪之妻,正室,後被追尊為淳皇后 待查 南昌王朱興隆、曹國長公主朱佛女、太原長公主、明太祖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 1 孝慈高皇后 馬氏,一說馬秀英 結髪之妻,正室,後成皇后諡號孝慈昭憲至仁文德承天順聖高皇后 1368年1月-1382年 明興宗朱標、秦愍王朱樉、晉恭王朱棡、明成祖朱棣、周定王朱橚寧國公主安慶公主 一般認為非朱棣生母,故她名下所生五子皆存疑。
2 成穆貴妃 孫氏 側室,後冊為貴妃 1368年1月-1374年 臨安公主懷慶公主
3 淑妃 李氏 1385年-? 在馬皇后去世後代掌六宮。因朱棣生母存疑,有說為明興宗朱標生母。
4 貴妃 趙氏 貴妃 待查 沈簡王朱模
5 貴妃 江氏或汪氏 貴妃 待查 因「汪」與「甕、碽」音近,疑為甕妃、碽妃,朱棣生母的懷疑對象之一。
6 寧妃 郭氏 側室,後冊為妃 待查 魯荒王朱檀 馬皇后及李淑妃去世後,掌管後宮。
7 充妃 胡氏 待查 楚昭王朱楨
8 惠妃 郭氏 待查 蜀獻王朱椿,代簡王朱桂,谷王朱橞永嘉公主汝陽公主
9 順妃 胡氏 待查 湘獻王朱柏
10 賢妃 李氏 待查 唐定王朱桱
11 惠妃 劉氏 待查 郢靖王朱棟
12 惠妃 崔氏 待查 永樂年間逝世,諡莊靖安榮
13 麗妃 葛氏 待查 伊厲王朱㰘
14 安妃 鄭氏 待查 福清公主
15 韓妃 韓氏 待查 遼簡王朱植含山公主 高麗
16 余妃 余氏 待查 慶靖王朱栴
17 楊妃 楊氏 待查 寧獻王朱權
18 周妃 周氏 待查 岷莊王朱楩,韓憲王朱松
19 後宮 張氏 無記載 待查 寶慶公主 太祖去世時以諸妃嬪殉葬,時「張氏亦卒」,故認為張氏一同殉葬。
20 郜氏 無名號 待查 肅莊王朱楧
21 林氏 無記載 待查 南康公主朱玉華 史書無記載,僅見於其女朱玉華墓誌。
22 某氏 待查 妾室 至正十六年(1356年) 朱生 僅見於明初俞本所著《紀事錄[1]》,姓氏不詳,朱元璋部下韋德成的妻子,寧正養母,而俞本是其子寧正部屬。至正十六年(1356年),丈夫在攻打宣州時,溺亡。次年,「故元帥韋德成妻美,上令移居後庭,通而生子,名曰朱生。或諫曰:『故將之妻,不可納。』遂於本婦配總管胡汝名,朱生隨母往焉。」
23 某氏 待查 不詳 待查 明成祖朱棣 朱棣生母說法眾多,一說碽妃,二說元順帝妃(蒙古人洪吉喇氏或甕氏,高麗妃)。
24 熊氏 聘為宮人 龍鳳十三年(1365年) 僅見於《紀事錄》[1]。朱元璋「聞相國部下宣使熊義妹色美,欲納為宮人,令都事張來釋為媒,通言於熊義母,允納聘財訖,擇日歸內。來釋啟曰:『熊氏女許參政楊希武弟楊希聖久矣。』上怒曰:『汝既為媒,令臣民知吾之過。』立命將士提於內橋,眾刀斫為泥,示眾,追回財禮等物,仍令與楊希聖為婚,希聖終不敢娶。」
懿文太子朱標 1 敬懿皇太子妃 (孝康皇后) 常氏 太子妃(正室),後被追為孝康皇后 待查 虞懷王朱雄英、吳悼王朱允熥 為鄭國公常遇春之女。
2 懿文太子妃 呂氏 妾室,後成為太子妃(繼室),明惠宗尊為皇太后,永樂時降為皇嫂太子妃 待查 建文帝朱允炆、衡愍王朱允熞、徐簡王朱允熙
建文帝朱允炆 1 皇后 馬氏 皇后弘光帝為孝愍溫貞哲睿肅烈襄天弼聖讓皇后 1399年-1402年 和簡太子朱文奎,潤懷王朱文圭 自焚
明成祖朱棣 1 仁孝文皇后 徐氏 結髪之妻,正室,後成皇后,後被追為仁孝慈懿誠明莊獻配天齊聖文皇后 1402年11月-1407年 明仁宗朱高熾、漢王朱高煦、趙王朱高燧 徐達之女
2 昭獻貴妃 王氏 貴妃,昭獻 1409年-1420年
3 昭懿貴妃 張氏 貴妃,後被追為昭懿貴妃 1409年-? 榮國公張玉之女
4 賢妃 權氏 賢妃,恭獻 1409年-1410年 高麗
5 賢妃 喻氏 賢妃,後被追為昭順賢妃,後加諡為忠敬昭順賢妃 ?- 1421年
6 惠妃 吳氏 皇四子朱高爔[2] 諡號康穆懿恭惠妃
7 麗妃 陳氏 恭順榮穆麗妃 待查 寧陽侯陳懋之女
8 惠妃 崔氏 美人,諡號康靖莊和惠妃[2] 待查 朝鮮人[2]
9 淑妃 楊氏 諡號端靜恭惠淑妃[3] 待查
10 賢妃 王氏 待查 諡號恭和榮順賢妃[2]
11 賢妃 王氏 待查 諡號昭肅靖惠賢妃[2]
12 順妃 王氏 待查 諡號昭惠恭懿順妃[2]
13 順妃 錢氏 待查 諡號惠穆昭敬順妃[3]
14 麗妃 韓氏 待查 朝鮮人,殉葬。朝鮮昭惠王后的姑母。《朝鮮王朝實錄》中諡號為康惠莊淑麗妃,《明書》作康惠莊肅麗妃
15 惠妃 龍氏 待查 諡號安順惠妃[2],一作尤氏[3]
16 惠妃 趙氏 待查 諡號恭懿惠妃[3]
17 德妃 劉氏 待查 諡號昭順德妃[3]
18 順妃 李氏 待查 諡號康懿順妃[3]
19 順妃 郭氏 待查 諡號惠穆順妃[2]
20 順妃 張氏 待查 諡號貞靜順妃[2]
21 順妃 任氏 待查 朝鮮人[2]
22 皇妃 黃氏 待查 朝鮮人,永樂十五年貢女
23 皇妃 鄭氏 待查 朝鮮人,永樂八年貢女。父親鄭允厚因此受官光祿少卿(秩四品)[4]:20
24 昭儀 李氏 待查 朝鮮人[2]
25 婕妤 呂氏 待查 朝鮮人[2]
26 美人 王氏 待查 諡號恭榮美人[2]
27 美人 盧氏 待查 諡號景惠美人[2],一作恭惠美人[3]
28 美人 待查 待查 諡號莊惠美人,姓氏不詳[3]
明仁宗朱高熾 1 誠孝昭皇后 張氏 結髮之妻、正室,後成皇后,後成皇太后太皇太后,後被追為誠孝恭肅明德弘仁順天啟聖昭皇后 1424年7月-1442年 明宣宗朱瞻基、越靖王朱瞻墉、襄憲王朱瞻墡嘉興公主
2 貴妃 郭氏 貴妃 待查 滕懷王朱瞻塏,梁王朱瞻垍,衛恭王朱瞻埏 殉葬
3 賢妃 李氏 待查 鄭靖王朱瞻埈,蘄獻王朱瞻垠真定公主
4 順妃 張氏 待查 荊憲王朱瞻堈 諡號貞靜[3]
5 順妃 譚氏 順妃,後被追為昭容恭禧順妃 ?-1425年 殉葬
6 淑妃 王氏 諡號貞惠淑妃 待查 殉葬
7 麗妃 王氏 諡號惠安麗妃 待查 殉葬
8 充妃 黃金娣 諡號恭靖充妃 待查 殉葬
9 敬妃 張氏 待查 諡號貞靜敬妃 張輔之女。以勳舊之女特恩免殉葬
10 麗妃 李氏 待查 諡號悼僖麗妃
11 惠妃 趙氏 待查 慶都公主 [3]
明宣宗朱瞻基 1 恭讓章皇后 胡善祥 皇后,後被廢黜,後被追為恭讓章皇后 1426年-1428年 順德公主 無過被廢位,賜號靜慈仙師,後被英宗追諡為恭讓章皇后。
2 孝恭章皇后 孫氏 貴妃,後成皇后皇太后,後被追為孝恭章皇后 1426年-1462年 常德公主明英宗(存疑)
3 賢妃 吳氏 賢妃,景泰帝尊為皇太后,明英宗榮思賢妃,弘光帝孝翼溫惠淑慎慈仁匡天錫聖太后 待查 景泰帝朱祁鈺 罪惟錄》稱吳氏原為朱高煦妾侍,與其它史料衝突。
4 國嬪 郭愛,字善理 ?-1428年 未生育 賢而有文采,入宮二十天即亡,留有絕命辭傳世
5 貴妃 何氏 惠妃,因殉葬而追封為貴妃,諡號端靜 ?-1435年 殉葬
6 賢妃 趙氏 因殉葬而追封為賢妃,諡號純靜 ?-1435年 殉葬
7 惠妃 吳氏 因殉葬而追封為惠妃,諡號貞順 ?-1435年 殉葬
8 淑妃 焦氏 因殉葬而追封為淑妃,諡號莊靜 ?-1435年 殉葬
9 敬妃 曹氏 因殉葬而追封為敬妃,諡號莊順 ?-1435年 殉葬
10 順妃 徐氏 因殉葬而追封為順妃,諡號貞惠 ?-1435年 殉葬
11 麗妃 袁氏 因殉葬而追封為麗妃,諡號恭定 ?-1435年 殉葬
12 恭妃 諸氏 因殉葬而追封為恭妃,諡號貞靜 ?-1435年 殉葬
13 充妃 李氏 因殉葬而追封為充妃,諡號恭順 ?-1435年 殉葬
14 成妃 何氏 因殉葬而追封為成妃,諡號肅僖 ?-1435年 殉葬
明英宗朱祁鎮 1 孝莊睿皇后 錢氏 皇后,後成皇太后,後被封為慈懿皇太后,後被追諡孝莊睿皇后 1442年-1468年6月 因擔憂在土木堡之變中被俘的英宗而哭瞎雙眼,又因經常跪在神前祈禱而瘸了一條腿。英宗死前特遺命,將來錢氏死後並當與之同葬。
2 貴妃(孝肅皇后) 周氏 貴妃,後成皇太后太皇太后,後被封為聖慈仁壽皇太后,後被追諡孝肅貞順康懿光烈輔天承聖皇后 1464年-1504年 重慶公主、明憲宗朱見深、崇簡王朱見澤
3 惠妃 王氏 許王朱見淳
4 安妃 楊氏 崇德公主
5 宸妃 萬氏 德王朱見潾、廣德公主朱延祥、皇子朱見湜、吉王朱見浚、忻王朱見治
6 淑妃 高氏 秀王朱見澍,隆慶公主
7 德妃 魏氏 宜興公主、徽王朱見沛
8 順妃 樊氏 公主(早殤)
9 麗妃 劉氏 嘉祥公主
9 敬妃 劉氏
景泰帝朱祁鈺 1 皇后 汪氏 正室,後冊立為皇后,後被廢黜,明英宗復稱為郕王妃,明武宗追諡貞惠安和景皇后弘光帝改諡孝淵肅懿貞惠安和輔天恭聖景皇后 1449年-1452年 固安公主、二公主(出家)
2 肅孝皇后 (追廢) 杭氏 妾室,後為貴妃,汪氏廢位後立為皇后,後被明英宗追廢 1452年-1453年 懷獻太子朱見濟
3 皇貴妃 (追廢) 唐雲燕 妃,後成皇貴妃,後被明英宗追廢 殉葬
4 李惜兒 原為娼妓。明英宗復辟後被廢
明憲宗朱見深 1 廢后 吳氏 皇后,後被廢黜 1464年7月27日-1464年8月28日 曾撫養明孝宗朱祐樘 在位僅31日。為明朝在位時期最短的皇后。
2 孝貞純皇后 王氏 皇后,後成皇太后 1464年10月12日-1518年2月 未生育
3 淑妃 (孝穆皇后) 紀氏,因瑤話紀李不分,又名 李唐妹 宮人,後成淑妃,後被追諡孝穆皇后 明孝宗朱祐樘 瑤族人。暴死
4 貴妃(孝惠皇后) 邵氏 宸妃,後成貴妃,嘉靖帝尊為壽安皇太后,後被追諡孝惠皇后 貴妃 追尊明睿宗朱祐杬,岐惠王朱祐棆,雍靖王朱祐枟
5 皇貴妃 萬氏,一稱萬貞兒[5] 宮人,後成皇貴妃 ?-1487年1月10日 皇長子(早殤) 年長明憲宗19歲,最得寵,逼廢吳皇后,可能害死紀淑妃,唆使廢去皇太子朱祐樘未果。
6 賢妃 柏氏 待查 悼恭太子朱祐極
7 德妃 張氏 待查 益端王朱祐檳、衡恭王朱祐楎、汝安王朱祐梈
8 安妃 姚氏 待查 壽定王朱祐榰
9 敬妃 王氏 待查 皇十子(早殤)
10 恭妃 楊氏 待查 涇簡王朱祐橓、申懿王朱祐楷
11 端妃 潘氏 待查 榮莊王朱祐樞
12 靜妃 岳氏 待查 仙遊公主
13 順妃 王氏 待查 仁和公主
明孝宗朱祐樘 1 孝康敬皇后 張氏 皇后,後成皇伯母皇太后,明世宗諡孝康敬皇后,弘光帝改諡孝成敬皇后 1486年-1541年 明武宗朱厚照、朱厚煒太康公主朱秀榮
2 選侍 沈璚蓮 選侍 出自野史
3 選侍 鄭金蓮 選侍 出自野史,原名鄭王女兒,小字黃兒
明武宗朱厚照 1 孝靜毅皇后 夏氏 皇后,嘉靖帝尊封為皇嫂莊肅皇后 1506年-1535年1月 未生育
2 德妃 吳氏 淑惠德妃[2] 1506年-1535年1月 未生育
3 賢妃 沈氏 榮淑賢妃[2] 1506年-1535年1月 未生育
4 王氏 [6]
5 美人 劉氏,誤稱為劉良女 美人 又稱劉夫人[3],太原百姓劉良之女
6 馬氏,誤稱為馬昂妹 1516年-? 前夫:畢春,兄:馬昂[3]
7 王滿堂 世稱王浣衣[3] 前夫:段長
8 戴氏 無記載 總兵官戴欽女[7]
9 杜氏 無記載 1516年-? 馬昂妾[7]
興獻王朱祐杬 1 慈孝獻皇后 蔣氏 興獻王妃,後成皇太后,後被追諡慈孝貞順仁敬誠一安天誕聖獻皇后 ?-1538年2月 岳懷王長寧長公主永福長公主、明世宗朱厚熜永淳長公主
2 淑妃 王氏 妾,後為淑妃,諡號為溫靜淑妃 善化長公主
明世宗朱厚熜 1 孝潔肅皇后 陳氏 皇后,最初諡悼靈皇后,後改諡孝潔恭懿慈睿安莊相天翊聖肅皇后 1522年-1528年10月 受驚流產而亡
2 廢后 張氏 順妃,後成皇后,後被廢黜 1528年11月-1535年1月 未生育
3 孝烈皇后 方氏 德嬪,後成皇后,後被追諡孝烈端順敏惠恭誠祗天衛聖皇后 1531年3月-1547年11月 死於火災
4 康妃(孝恪皇后) 杜氏 康嬪,後成康妃,後追尊孝恪淵純慈懿恭順贊天開聖皇后 1531年-1554年1月 明穆宗朱載坖
5 皇貴妃 沈氏 初為僖嬪,進宸妃、貴妃,後為皇貴妃 待查 未生育。養寧安公主
6 貴妃 閻氏 麗嬪,進麗妃,後為貴妃,薨後追贈皇貴妃 待查 皇長子朱載基
7 端妃 曹氏 待查 常安公主朱壽媖、寧安公主 磔死
8 靖妃 盧氏 待查 景恭王朱載圳
9 肅妃 江氏 待查 潁殤王朱載𪉖
10 懿妃 趙氏 待查 戚懷王朱載
11 雍妃 陳氏 待查 薊哀王朱載㙺、歸善公主朱瑞嬫
12 榮妃 趙氏 待查 均思王朱載
13 壽妃 尚氏 宮人,後為美人,後進壽妃 待查 未生育
14 貴妃 文氏 敬妃,後冊為貴妃 待查 未生育
15 安妃 沈氏 安嬪,後為安妃 待查 未生育
16 徽妃 王氏 待查 思柔公主朱福媛
17 德妃 張氏 待查 嘉善公主朱素嫃
18 恭妃 文氏 待查 憂死
19 賢妃 鄭氏 賢嬪,追贈賢妃 待查 未生育
20 榮妃 楊氏 宮婢,追封恭淑安僖榮妃 待查 死於火災
21 寧嬪 王氏 待查 磔死
22 惠嬪 韋氏 待查
23 宸妃 王氏 待查
明穆宗朱載坖 1 孝懿莊皇后 李氏 結髪之妻,正室,後被追為孝懿貞惠順哲恭仁儷天襄聖莊皇后 ?-1558年4月 憲懷太子朱翊釴蓬萊公主
2 孝安皇后 陳氏 繼室,後為皇后,後成皇太后,後被追為孝安貞懿恭純溫惠佐天弘聖皇后 1567年3月-1596年7月 太和公主
3 貴妃 李氏 貴妃,後成皇太后,後被追為孝定貞純欽仁端肅弼天祚聖皇太后 1567年3月-1614年2月 明神宗朱翊鈞、壽陽公主朱堯娥、永寧公主朱堯媖、潞簡王朱翊鏐、瑞安公主朱堯媛
4 淑妃 秦氏 棲霞公主朱堯㜢
5 德妃 李氏
6 賢妃 江氏
7 榮妃 王氏
8 惠妃 馬氏
9 奇妃 葉氏
10 懿妃 于氏
11 容妃 韓氏
12 端妃 董氏
13 莊妃 劉氏
14 英妃 魏氏
15 恭妃 李氏
16 敬妃 莊氏
17 安妃 錢氏
18 和妃 趙氏
19 孔妃 孔氏
20 劉妃 劉氏
21 陳妃 陳氏
22 解妃 解氏
23 張妃 張氏
明神宗朱翊鈞 1 孝端顯皇后 王氏,一說名王喜姐[8] 皇后 1578年-1620年 榮昌公主朱軒媖
2 皇貴妃 王氏 宮人,後成恭妃,後成皇貴妃,後被追為孝靖溫懿敬讓貞慈參天胤聖皇太后 1581年-1611年 明光宗朱常洛雲夢公主朱軒嫄
3 皇貴妃 鄭夢境 初封淑嬪,後成皇貴妃,追為恭恪惠榮和靖皇貴妃,南明追尊孝寧溫穆莊惠慈懿憲天裕聖太皇太后 1581年-1630年 雲和公主朱軒姝、朱常漵、福王朱常洵、沅懷王朱常治靈丘公主朱軒姚、壽寧公主朱軒媁
4 端妃 周氏 待查 瑞王朱常浩
5 敬妃 李氏 初封敬妃,薨後追諡恭順榮莊端靜皇貴妃,永曆帝改諡孝敬恭順榮莊瑞靖敬天光聖太皇太后 待查 惠王朱常潤、桂端王朱常瀛
6 昭妃 劉氏 昭妃,後成皇太妃 待查
7 德嬪 李氏 待查 仙居公主朱軒姞、泰順公主朱軒姬、香山公主朱軒嬁
8 順妃 李氏 待查 天台公主朱軒媺、永思王朱常溥
9 順妃 常氏 待查
10 榮妃 王氏 待查 靜樂公主朱軒媯
11 宜妃 楊氏 待查 未生育 早逝
12 德妃 許氏 待查 未生育
13 悼嬪 耿氏 待查 未生育
14 宮人 胡氏 待查 未生育
明光宗朱常洛 1 孝元貞皇后 郭氏 結髪之妻,正室太子妃,後被追為孝元昭懿哲惠莊仁合天弼聖貞皇后 待查 懷淑公主朱徽娟
2 才人 王氏 為太子選侍,後成才人,明熹宗追為孝和恭獻溫穆徽慈諧天鞠聖皇太后 待查 明熹宗朱由校、簡懷王朱由㰒
3 淑女 劉氏 為太子淑女,薨後追封賢妃,崇禎帝追為孝純恭懿淑穆莊靜毘天毓聖皇太后 待查 明思宗朱由檢 被朱常洛責罰而死
4 康妃 李氏 選侍,後成康妃 1620年9月26日-? 樂安公主朱徽媞,懷惠王朱由模 又稱西李
5 莊妃 李氏 選侍,後成莊妃 1620年9月26日-? 未生育 又稱東李
6 選侍 趙氏 選侍 1620年9月26日-? 天啟時賜死
7 懿妃 傅氏 淑女,後為懿妃 1620年9月26日-? 寧德公主遂平公主,湘懷王朱由栩
8 敬妃 馮氏 1620年9月26日-? 惠昭王朱由橏
9 選侍 王氏 選侍 1620年9月26日-? 齊思王朱由楫
10 慎嬪 邵氏 慎嬪 悼溫公主朱徽姃
明熹宗朱由校 1 孝哀悊皇后 張氏 皇后,崇禎帝尊封為皇嫂懿安皇后,南明追諡孝哀慈靖恭惠溫貞偕天協聖悊皇后 1621年4月-1644年4月24日 太子朱慈燃 明亡時自縊身亡。
2 裕妃 張氏 裕妃,後被廢位,崇禎時恢復位號 餓死
3 皇貴妃 范氏 慧妃,後成皇貴妃 待查 永寧公主朱淑娥、悼懷太子朱慈焴
4 成妃 李氏 宮女,後為成妃,後被廢,崇禎時恢復位號 待查 懷寧公主朱淑嫫
5 皇貴妃 任氏 容妃,後為皇貴妃 待查 獻懷太子朱慈炅 義父:魏忠賢
6 良妃 王氏 待查 失蹤
7 純妃 段氏
崇禎帝朱由檢 1 孝節烈皇后 周氏 結髪之妻,正室,後成皇后,清追為莊烈愍皇后,南明追諡孝節貞肅淵恭莊毅奉天靖聖烈皇后 1628年-1644年4月24日 坤儀公主、明悼帝朱慈烺、懷隱王朱慈烜、定哀王朱慈炯坤興公主朱媺娖 自縊
2 皇貴妃 田氏,或說田秀英[9] 妾,後為禮妃、貴妃、皇貴妃,後被追諡為恭淑端惠靜懷皇貴妃 ?-1642年10月16日 永悼王朱慈炤、悼靈王朱慈煥悼懷王
3 貴妃 袁氏 妾,後為淑妃、貴妃 待查 公主(封號不詳) 明亡時被崇禎帝砍傷未死。為崇禎帝最後的遺孀,得到清廷之哀憐與尊重,並由清廷贍養其終身。
福忠王朱常洵 1 王妃 鄒氏 繼王妃,弘光帝遙上尊號為恪貞仁壽皇太后 待查 因跳河自殺未遂染病而死
2 孝誠恭皇后 姚氏 元妃,後追諡孝誠恭皇后 待查 弘光帝朱由崧
弘光帝朱由崧 1 孝哲簡皇后 黃氏 結髮之妻、正室,後追封為皇后 待查 待查 早逝
2 孝義皇后 李氏 繼室,後追封為皇后 待查 自殺
3 貴妃 金氏 貴妃 待查 投水自殺
隆武帝朱聿鍵 1 孝毅襄皇后 曾氏 唐王妃,後成皇后,後被追為孝毅襄皇后 待查 太子朱琳源 投水自殺
桂端王朱常瀛 1 王妃(孝欽端皇后) 呂氏 結髮之妻、正室,永曆帝追尊為孝欽靜淑慈敬天昭豫保康聖端皇后。 待查 無子女 早逝
2 王妃(孝正皇太后) 王氏,洗禮名為伊蓮娜(Helena) 繼室,後成皇太后,後被追為孝正莊翼敦仁端惠天聖皇太后。 ?-1651年4月
3 妃/昭聖皇太后 馬氏,洗禮名為瑪利亞(Maria) 妾,後尊封昭聖慈惠仁壽皇太后 待查 永曆帝朱由榔 與孝剛匡皇后互相扼喉未死。後得到清廷之哀憐與尊重,由清廷贍養終身。
永曆帝朱由榔 1 孝剛匡皇后 王氏,洗禮名為亞納(Anne) 皇后 ?-1662年2月 公主 與馬夫人自相扼喉而死。

參考資料[編輯]

  1. ^ 1.0 1.1 嚴曉星. 夜读俞本《纪事录》. 和訊網,來源:文匯報. 2014-02-05 [2018-05-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5-28) (簡體中文). 
  2.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明書
  3. ^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國榷
  4. ^ 肖春娟. 《明初朝鲜贡女问题研究》 (碩士論文). 中央民族大學. 2006 [2022-03-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03) (簡體中文). 永樂八年十月 鄭氏 [年齡]十八 [封號]不詳 前朝大夫知宣州(有作宜州)事鄭允厚女② [父兄除受職位]光祿少卿(秩四品)[……]②《李朝太宗實錄》卷18,己丑九年八月甲寅條,寫做「前知宣州事」;卷20,庚寅十年十月辛酉,又記為「前知宜州事」,「宣」和「宜」字形相,應該是筆誤所致。 
  5. ^ 出自《罪惟錄
  6. ^ 勝朝彤史拾遺記·卷四》毛奇齡
  7. ^ 7.0 7.1 《明史·列傳一百九十五》
  8. ^ 出自姚南雙雁黃氏宗譜,萬曆孝端皇后王喜姐(原姓黃)一支,黃維廉主修,民國已未年出版,看雲樓收藏,共六卷四冊
  9. ^ 北游錄》:「(明思宗)貴妃田氏,名秀英。」

參見[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