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寧大橋

座標27°47′06″N 113°06′52″E / 27.784913°N 113.114317°E / 27.784913; 113.114317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建寧大橋
建寧大橋橋面及橋塔
座標27°47′06″N 113°06′52″E / 27.784913°N 113.114317°E / 27.784913; 113.114317
承載六車道公路
跨越湘江
地點 中國湖南省株洲市
其他名稱株洲湘江三橋
上游橋梁淥口大橋(株洲湘江七橋)
下游橋梁楓溪大橋(株洲湘江六橋)
設計參數
橋型單塔斜張橋
全長1,721.35公尺(5,647英尺)
寬度30公尺(98英尺)
高度138公尺(453英尺)
最大跨度240公尺(787英尺)
橋下淨空10公尺(33英尺)
歷史
設計單位中鐵大橋勘測設計院
施工單位中鐵大橋局集團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湖南路橋建設集團
開工日2001年10月24日
總造價2.57億元人民幣
開通日2005年12月30日
建寧大橋在湖南的位置
建寧大橋
建寧大橋在湖南省的位置
地圖
地圖

建寧大橋,又稱「株洲湘江三橋」,是位於中國湖南省株洲市的一座公路橋梁,跨越湘江幹流,連接天元區蘆淞區,是株洲市「十五計劃」建設重點工程——株洲快速環道南環路上的一座特大型橋梁。大橋全長1,721.35米,橋面寬30米,總投資2.57億元人民幣。由中鐵大橋勘測設計院設計、中鐵大橋局集團第五工程有限公司和湖南路橋建設集團共同承建[1][2],於2001年10月24日開工建設,2005年12月30日建成通車,是株洲市跨越湘江的第三座大橋[3]

設計[編輯]

大橋全長1,721.35米,主橋為單塔單索面預應力混凝土斜張橋,長457.7米,主跨240米[4],邊跨217.7米,邊跨分三跨,設2個輔助墩。單索面體系,扇形布置,斜拉索採用雙排錨於梁中央索錨區上,主塔與梁和墩之間固結[5]。橋面寬30米,採用雙向六車道設計[3]

主橋跨徑布置為:240+134+42+41.7米。東引橋長314.3米,西引橋長949.35米,均為預應力混凝土連續箱梁。主梁採用C50混凝土截面為倒梯形箱型展翅梁,單箱三室結構,梁頂全寬30米,梁底寬8米,懸臂各長3.5米,梁高3.5米,設2%橫坡。全橋共124根斜拉索,主塔兩側各31對,單索最大張力約6,000千牛,採用鍍高強平行鋼絲索體系,鋼絲直徑7毫米,極限抗拉強度為1,670。主塔採用混凝土結構,橫橋向橋面以上採用倒「Y」型、橋面以下採用「V」型設計,整個橋塔由下塔柱、中塔柱、上塔柱和橫梁組成。橋塔高138米,其中橫梁以上高108.07米,另外塔頂還設置了高5.3米的三角形裝飾物。主塔墩基礎採用16根直徑2.8米的鑽孔灌注樁基礎,沿橋縱向3排,呈梅花形排列,單根樁長50米,承台厚5米,平面尺寸為34.6×15米,承台頂設高3米的塔座[6]

主要技術指標[編輯]

  • 道路等級:城市快速路
  • 設計行車速度:80公里/小時
  • 設計荷載:城市-A、人群-3.5千/平方米
  • 橋面寬度:全寬30米(2.25+11.25+3+11.25+2.25)
  • 通航等級:Ⅲ級;
  • 通航淨空:淨寬60米×淨高10米
  • 設計水位海拔45.62米;
  • 通航水位:海拔42.85米;
  • 橋梁縱坡:≤2.5%;
  • 地震烈度:Ⅵ度,按Ⅶ度設防。[6]

相關條目[編輯]

參考文獻[編輯]

  1. ^ 株洲建宁湘江大桥开工. 新華網. 2001-12-05 [2016-05-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3-22). 
  2. ^ 陶海音 張勇. 株洲建宁大桥顺利合龙. 新浪網. 2005-09-07 [2016-05-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9-21). 
  3. ^ 3.0 3.1 我公司承建的株洲建宁大桥建成通车. 中鐵大橋局集團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2010-10-30 [2016-05-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9-23). 
  4. ^ 株洲市湘江建宁大桥合龙. 新華社. 2005-09-16 [2016-05-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02). 
  5. ^ 株洲建宁桥. 中國網. 2008-04-15. 
  6. ^ 6.0 6.1 蘇楊. 株洲建宁大桥主桥设计. 交通科技. 2012-02, 250 (1): 13–15. ISSN 1671-7570. [永久失效連結]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