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詩選注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宋詩選注》,作者錢鍾書人民文學出版社1958年初版。其後多次重印或重排,作者均有所校訂。

本書選注了81位詩人的289首詩,七言絕句近200首,選注中分析了宋詩的主要變化和流派,以及詩歌反映的歷史情況。錢鍾書在序中描述了自己的取捨標準,大意是:押韻的文件不選、學問的展覽和成語典故的把戲不選、仿照前人的假古董不選、把前人詞意改頭換面的不選、有佳句而全篇不大勻稱的不選、當時傳誦而現在看不出好處的不選。一個例子是文天祥的《正氣歌》和《過零丁洋》皆不選。[1]朱熹的《觀書有感》不選也是另一個爭議。[2]本書還有其他遺珠之憾,如南宋民歌《吳歌》:「月子彎彎照九州,幾家歡樂幾家愁,幾家夫婦同羅帳,幾家飄零在他州。」亦未選入。錢鍾書還引用史料來證明詩歌的真實性,錢在註釋梅堯臣的《田家語》和《汝墳貧女》中引了司馬光的《論義勇六札子》,證明梅堯臣詩符合史實。學者王兆鵬統計,錢注宋詩直接徵引過的宋詩總集有11種、宋代詩文別集169種、類書8種、宋人筆記45種、宋人詩話著作20種,方志2種。[3]

《宋詩選注》在出版不久即遭到批判,周汝昌就批判過此書。[4]劉敏如批評「本書在注釋方面,應詳不詳,應略不略,有的地方應注不注,有的地方流於繁瑣。」[5]當時在台灣的胡適看過這本《選注》說:「黃山谷的詩祇選四首,王荊公、蘇東坡的略多一些。我不太愛讀黃山谷的詩。錢鍾書沒有用經濟史觀來解釋,聽說共產黨要清算他了。」又說:「他是故意選些有關社會問題的詩,不過他的註確實寫得不錯。還是可以看的。」[6]錢自己說過:「這部選本不很好;由於種種緣因,我以為可選的詩往往不能選進去,而我以為不必選的詩倒選進去了。」[7]這話是回應胡適對選目不太滿意而發的。日本漢學泰斗吉川幸次郎對《宋詩選注》非常重視,漢學家小川環樹說是所有的詩歌選本中最好的一部。[8]日本人青木正兒也認為「選注」使得「宋代文學史的一部分要改寫」。《宋詩選注》在文革結束後多次重印,沒有和政治再發生糾葛。聶紺弩《題〈宋詩選注〉並贈作者錢鍾書》有兩句詩說得好:「真陌真阡真道路,不衫不履不頭巾。」

《宋詩選注》是以《宋詩紀事》為線索檢得的。[9]錢常在評註時不經意地展覽了自己的學問,旁引博證。[10]但也有學者表示「有些條目只注出處,不引內容,教人不能滿足。」[11]《宋詩選注》也有一些缺失,例如231頁註解華岳〈田家〉「祝妻早辦午炊燒」的「祝」為「請求」不妥,應改為「叮囑、吩咐」。又如王安石的《夜直》(49頁),周紫芝《竹坡詩話》認為是王安石弟王安國之作,王安國的孫女婿沈彥述看過手稿。[12]另外,《宋詩選注》中可能還有擅改原文之嫌疑,甚至是改錯了。[13]

參考文獻[編輯]

引用[編輯]

  1. ^ 楊絳《我們仨》說錢「選詩按照自己的標準」,「不選文天祥《正氣歌》,是很大膽的不選」。1959年8月1日,錢鍾書致函日本學者荒井健提到:「同志諸君評騭拙書之文,義正詞嚴而自愧顓愚,殊無領悟。即如文山『正氣'一歌,排比近俗調,於石徂徠《擊蛇笏銘》,尤傷蹈襲,誠未敢隨眾叫好,一笑。」(荒井健《〈圍城〉周圍之七———錢鍾書書信九通》,日本飆風會《飆風》第37號(2003年12月)。)1978年5月24日錢本人寫信給《宋詩選注》的責任編輯彌松頤信中說:「《正氣歌》一起全取蘇軾《韓文公廟碑》,整篇全本石介《擊蛇笏銘》,明董斯張《吹景集》、清俞樾《茶香室叢鈔》等早言之;中間邏輯亦尚有問題。」(彌松頤《「錢學」談助》,《人民政協報》2005年4月18日。)
  2. ^ 連燕堂:《讀〈宋詩選注〉》(《讀書》,1980年8期)
  3. ^ 〈錢鍾書《宋詩選注》的文獻價值及文獻疏失〉:其中諸如「陶弼《邕州小集》、金君卿《金氏文集》、史堯弼《蓮峰集》、員興宗《九華集》、許及之《涉齋集》、趙汝鐩《野谷詩稿》、陳元晉《漁墅類稿》、華岳《翠微南征錄》、裘萬頃《竹齋詩集》、羅與之《雪坡小稿》、吳元倫《蘭皋集》、陳普《石堂先生遺集》、文珦《潛山集》、俞德鄰《佩韋齋文集》和周南《山房後稿》等,老實說,筆者本人至今既未翻閱過,也很少見有人引用過。」
  4. ^ 周汝昌:《讀〈宋詩選注〉序》,1958年12月28日《光明日報》的《文學遺產》副刊
  5. ^ 劉敏如:〈評《宋詩選注》〉,《讀書雜誌》,1958,第20期
  6. ^ 胡頌平:《胡適之先生晚年談話錄》,1959年
  7. ^ 《模糊的銅鏡》
  8. ^ 小川環樹《錢鍾書與〈宋詩選注〉》書評說「我曾經讀過錢氏的論文和著作,對他那真正可說是『學貫中西'的廣博的造詣和深刻的洞察力深為嘆服」。雲:「可說是迄今為止全部選本中最好的」。最後說「由於這本書的出現,大概宋代文學史很多部分必須改寫了吧」,充分肯定此書在宋代文學研究上的學術價值。
  9. ^ 劉永翔《蓬山舟影――劉永翔文史雜說》,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04年版
  10. ^ 沙葉新:讀改《宋詩選注》:「比如,為了說明宋詩的『世態炎涼』和『市價漲落』,錢先生僅在一則『注』中便引證了《古今詩刪》、屠隆的《鴻苞集》、陳子龍的《陳忠裕全集》、袁宏道的《瓶花齋集》、陶望齡的《歇庵集》、譚元春的《東坡詩選》、黃宗羲的《明文授讀》以及明代的戲曲小說《荷花盪》、《鸚鵡洲》、《金瓶梅》甚至清末的《小說時報》等十幾條資料,前仆後繼,洶湧澎湃。」
  11. ^ 連燕堂在《讀〈宋詩選注〉》一文舉例,如第56頁注「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護田』和排闥』都從《漢書》裡來。」一般讀者手頭未必有《漢書》,即使找到《漢書》也未必查得出這兩條典故。……再如第190頁介紹陸游時提到「《紅樓夢》第四十八回里香菱的摘句」,195頁注(五)又提到「例如汪康年《莊諧選錄》卷六《聯語》條,恰好也是香菱的兩句。」這兩句到底是什麼呢?無論什麼人讀到這裡,都會提出這個問題;但除非紅學專家,一般讀者即使讀過一兩遍《紅樓夢》,也未必還記得。
  12. ^ 李裕民:《錢鍾書〈宋詩選注〉發微》,2008年9月
  13. ^ 杜松柏《錢鍾書〈宋詩選注〉之評論》稱:「錢氏犯了頗為嚴重的校讎上的錯誤:『無據改字』———沒有任何版本上的依據,竟然改正原詩句的文字。」學者王兆鵬亦舉出例子,蕭立之《第四橋》首聯「自折孤樽擘蟹斟,荻花洲渚月平林」的「折」字,錢注宋詩「疑是誤字」而徑改為「把」(第474頁) 。並同意學者吳世昌的說法:「『折』字不誤。『折』猶『傾』也。『折腰』謂傾其腰身『,心折』猶雲『心傾』。」(王兆鵬:〈錢鍾書《宋詩選注》的文獻價值及文獻疏失〉)

文章[編輯]

  • 宋詩選注論評

參見[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