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坎農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安妮·坎農
出生1863年12月11日 編輯維基數據
多佛 編輯維基數據
逝世1941年4月13日 編輯維基數據 (77歲)
劍橋 編輯維基數據
就讀學校
職業天文學家物理學家、大學教員、天體物理學家 編輯維基數據
作品Harvard spectral classification 編輯維基數據
獎項國家女性名人堂亨利·德雷伯獎章、Hall of Fame of Delaware Women、Honorary doctor of the University of Groningen、美國科學促進會會士 編輯維基數據

安妮·詹普·坎農(英語:Annie Jump Cannon,1863年12月11日—1941年4月13日),美國女天文學家,在恆星光譜分類方面做出了開創性的工作。她不僅開發了重要的哈佛光譜系統,還人工對大約35萬顆恆星進行了分類。

生平[編輯]

安妮·坎農1863年出生於美國德拉瓦州多佛市,父親是一位富有的造船師。坎農1880年進入麻薩諸塞州威爾斯利學院學習物理學,在那裡她感染上了猩紅熱,幾乎完全喪失了聽力。1884年畢業後,坎農回到家中,1894年回到威爾斯利學院擔任物理系的助教,同時攻讀碩士學位。1895年,坎農前往拉德克利夫學院學習天文學,後來成為哈佛大學天文台台長愛德華·皮克林的助手,1896年成為該天文台的助理。

1900年代,坎農以恆星的顏色為依據,根據恆星的表面溫度從高到低的順序,將愛德華·皮克林等人早期建立的光譜分類法改造為劃分O、B、A、F、G、K、M、R、N、S等類型的分類法,稱為「哈佛分類法」,在天文學上廣泛使用。皮克林去世後,坎農主持了哈佛大學天文台恆星光譜分類的工作,分類了20多萬顆恆星的光譜,編纂出版了亨利·德雷伯星表。1922年5月9日,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正式採用坎農的恆星分類系統,該系統只做了微小的改動,至今仍在使用。1925年到1936年,她和同事們又繼續分類了十餘萬顆恆星,編成了亨利·德雷伯擴充星表。1935年,她為「對天文學做出最傑出貢獻的任何國家的女性」設立了 Annie J. Cannon 獎。天文學家塞西莉亞.佩恩與坎農合作,利用坎農的數據表明恆星主要由氫和氦組成。

獎項和榮譽[編輯]

  • 1925年,她成為第一位獲得牛津大學榮譽理學博士學位的女性。
  • 1931年,坎農因為在恆星光譜分類方面的工作獲得美國科學院頒發的亨利·德雷伯獎章
  • 為紀念她,月球上的一座環形山以她的名字命名為「坎農」。

參考文獻[編輯]

  • Greenstein, George, 1993, The Ladies of Observatory Hill, American Scholar, 62: 437-446.
  • Nancy J. Veglahn, Women Scientists, 1991, Facts on File, ISBN 0-8160-2482-0.

參見[編輯]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