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羅拉 (航空器)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飛行想像圖
三視圖

SR-91(英語:Aurora,據稱其正式編號為SR-91 Aurora),為美國航空界和軍事界最負盛名的傳說之一,據說此機種為美國研發的高超音速偵察機。目前外界推測奧羅拉最高時速可以達到6倍音速,飛行高度達到了3.88萬米,在1980至90年代服役取代日漸老朽的SR-71黑鳥式偵察機英國國防部在2006年6月的報告指出美軍在生產計劃優先順序中計畫生產速度4~6馬赫的極音速偵察機[1];2007年9月,美國空軍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簽署諒解備忘錄[2],內容為製造最高速度可達六馬赫無人機,此台無人機的名稱為Blackswift。但美國軍方至2006年一直否認它的存在,雖然大量航空愛好者目擊或拍攝到可能是奧羅拉的形象。

概述[編輯]

傳說中的「奧羅拉」(Aurora)高超音速偵察機,又名「極光」,據稱其正式編號為CP-140或SR-91,是美國續SR-71「黑鳥」戰略偵察機之後新一代戰略偵察機。儘管美國官方一再否認該機的存在,但有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該機已存在多年。20世紀80年代中期,美國空軍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已經開始了奧羅拉的一些研究計劃,儘管這些研究並沒有產生實際的結果,但是他們為奧羅拉提供了一種有潛力的外形和能力。

傳聞證據[編輯]

奧羅拉的諜影,首先在1985年曝光。1985年2月美國向國會提出的1986年預算報告中,包含了一份非機密的武器採購文件。其中「戰略偵察」分類中,正好在美國空軍呈交國會審查的預算計劃書U-2偵察機改良型:TR-1的項目之下,出現了一個被命名為「奧羅拉」的子項目,引起新聞媒體的高度興趣。這個項目特別之處在於,1985財年度僅要求八千萬美元的預算,但是1986財年度卻要求高達22億美元的預算。但是一年後,在1987財年的預算中奧羅拉條目就像他神秘出現一樣神秘的消失了。而實際上1987財年的空軍採購預算總共比1985財年減少了幾十上百億美元。而且1987財年的預算中也沒有可能用於隱藏奧羅拉計劃的項目。除了預算大幅增加,可能標誌著已經進入生產線之外,美國空軍在當時還將著名的SR-71「黑鳥」高空高速戰略偵察機退出現役,卻沒有提出接替「黑鳥」的新型戰略偵察機。

根據這兩個證據,人們普遍認為,一種新型的軍用戰略偵察機已經被研發出來,而且即將投入批量生產,只是美國政府出於保密需要不承認而已。因此,新聞媒體就以這一架偵察機的預算命名,稱它為「奧羅拉」(也被稱為「極光」)。很多推測後來認為有一個可以確認的長期債券是為了奧羅拉計劃而發行的。儘管並不明顯,但是這暗示奧羅拉計劃雖然有較大幅度的削減,但是實際上已經開始進行了。一些人假定CIA和NRO的資金完全是預算外資金,或者被分散在數目龐大的政府證券機構的戶頭中,或者隱藏在聯邦證券銀行一些隱蔽的帳戶里,甚至可能隱匿於美國農業部一些補貼計劃中。

目擊傳說[編輯]

20世紀80年代末期至90年代初期,許多不明飛行物的目擊報告開始大量出現。無論美國東海岸或西海岸的居民,都陸續領教到這一神秘飛機的威力。

1989年8月19日,愛德華空軍基地北部的居民,聽到連續如同擂鼓的震天巨響,直到25公里外的的民宅都可以感到震動,人們離開房屋,跑到開闊地試圖尋找巨響的來源,卻什麼都看不到。附近的老居民形容,巨響的音量直逼當年登月的農神五號火箭。1990年6月19日凌晨3點44分,美國愛德華空軍基地附近的加州摩哈維沙漠地區,居民被巨大的爆炸聲所驚醒,4點50分又傳出第二聲。所有的報告都指出聲音來自西北方,但沒有人目擊到任何的爆炸火光或是飛機。在同樣的時期,美軍機密基地「第51區」所在的內華達沙漠也同樣有巨響的「天震(Sky-quack)」報告。目擊者的形容非常類似,聲音極低沉,卻極巨大,通常在凌晨出現。其中有一個目擊者形容:「這是我所聽過最大的聲音,那玩意不是在突破音障,而是在震散我的窗戶!」。這些空軍基地附近的巨響,可以合理地解釋為某種飛行器突破音速所造成的音爆。

然而美國空軍對這些目擊報告卻一概否認有任何所屬軍機在當地進行超音速飛行。這些否認更刺激了外界的猜測,究竟空軍試圖掩飾的飛行具是怎麼樣的計劃。這種秘密偵察機出動時,往往會產生巨大的聲波衝擊,不只產生刺耳的轟鳴聲,並且附帶有強大的震波。這種震波被地震學者稱為「天震」,因為它強烈到內華達州地震局的觀測儀都接收到信號。另外當「奧羅拉」橫越長空,往往會留下類似香腸狀的繩結式凝結尾煙,跟傳統飛機有極大差異。這兩種特徵,幾乎證明「奧羅拉」是一種高空高速軍用偵察機。而且還使用了全新的飛機發動機技術——脈衝航空發動機,以及全新的反雷達匿蹤技術。人們估計,融合了最新的航空科技的「奧羅拉」偵察機作戰性能驚人,最高時速可以達到6倍音速,飛行高度達到了令人咋舌的3.88萬米高空。當前全球的任何防空武器系統,都不是「奧羅拉」的對手。

英國《詹氏防務週刊》曾透露,上個世紀的90年代初期,由於中東形勢的緊張和波斯灣戰爭的爆發,不明高空高速飛行器的目擊報告不斷出現在雷達屏幕上,「奧羅拉」應該參與了大量的戰略軍事偵察任務。以後不論是科索沃危機還是台海危機,都有「奧羅拉」的諜影。從時間上推算,「奧羅拉」的研製時間已經應該有將近20年時間,而在這漫長的研製過程中,其不斷引起過世界各大媒體的關注。早在1988年1月,美國《紐約時報》就刊出了美國研製新一代高速匿蹤偵察機的報導,報導宣稱這是一架能以5馬赫在10萬英尺高空飛行的偵察機。文中,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研究人員指出「使用SR-71時,他們知道我們在哪裡,但是碰不到我們。但使用新的科技後,他們甚至不會知道我們在哪裡」。不過該報並未指明這就是「奧羅拉」。[3]

1988年2月,美國Gung-Ho雜誌的報導則首次叫出了「奧羅拉」的名字。報導指出,「奧羅拉」是以7馬赫在25萬英尺飛行的超音速偵察機,乘員有三名,燃料是甲烷,故必須以特殊的KC-135Q油機進行空中加油。該報導引述不願透露姓名的官員指出:「我們已經開始試飛這種飛機。SR-71與其相較,就好像是達文西設計的降落傘與現代的太空梭相比。」而一位退役上校則更信心滿滿地表示:「相對於世界航太科技水準,我們的科技使我們看起來像是外星人。」而1992年12月12日,軍事界權威的《詹氏防衛週刊》則獲得了一位名叫吉布森的具有12年從軍經歷的英國皇家偵察兵老兵的目擊證明,吉布森本人還是國際飛機辨識團成員,因此在辨認飛機上具有比較權威的地位。他表示,當時他在遠在北海的Galveston Key鑽油平台上工作,當天出現了一架KC-135,兩架F-111,與一架神秘的三角形飛機,他指出該架神秘飛機的後掠角達到75度,而完全不類似任何他所看過的飛機,而這與傳說的「奧羅拉」則十分相似。有報導說奧羅拉從內華達沙漠的基地飛往太平洋中的一個環礁,然後飛到蘇格蘭加油,並在晚上返回美國。它使用液態甲烷作為燃料。F-111戰鬥轟炸機專門塗成黑色以密集隊形進行起降和飛行,來迷惑民用雷達以掩蓋奧羅拉的蹤跡。[4]然而當時的冷戰背景下,也有學者認為這是美國一種諜報和宣傳戰略,意圖使蘇聯和其盟國投入巨資在軍備競賽上去研製這種根本不可能存在的飛機,所以編造了這整套傳說故事,也許甚至是有一架外型奇特的樣機出沒,增加可信度,但只是一種改裝版的黑鳥。

媒體報導[編輯]

2014年5月中國中央電視台軍事·農業頻道軍事科技節目中開一期討論3月份在美國堪薩斯州被拍攝到的一架神秘三角形飛機,[5]該期標題為「解析神秘的飛行器」,之後引述一位叫詹姆斯的航空專家表示該飛機可能是「黑鳥之子」也就是黑鳥的下一代計畫產物。然而全篇節目並沒有表示該飛機就是奧羅拉,也沒有確切表明該照片真偽,片尾的討論甚至導向該飛機不太可能是高超音速偵查機,而更像是一種新型匿蹤轟炸機或運輸機,所以該節目只傾向證明了美國是有一種外界不知的飛行器在試飛中。

參考文獻[編輯]

  1. ^ DAS. Unidentified Aerial Phenomena (UAP) in the U.K. Air Defence Region. United Kingdom Ministry of Defense. May 2006 [September 29, 2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10). 
  2. ^ Sharon Weinberger. Blackswift Aircraft is Born; But Will it Survive?. 2007-09-18 [2014-05-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4-25) (英語). 
  3. ^ Sweetman, Bill. "Aurora – is Mach 5 a reality?" Interavia Aerospace Review, November 1990, pp. 1019–1010.
  4. ^ Yenne, Bill. "Chapter 10: Stealth Aircraft", in Secret Weapons of the Cold War: From the H-Bomb to SDI. New York: Berkley Publishing Group, 2005. ISBN 0-425-20149-X.
  5. ^ 央視-美軍神秘飛機. [2014-1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3). 

內部參見[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