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多帶雙帆魚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多帶雙帆魚

未予評估IUCN 3.1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條鰭魚綱 Actinopteri
目: 鱸形目 Perciformes
科: 雙帆魚科 Dichistiidae
屬: 雙帆魚屬 Dichistius
種:
多帶雙帆魚 D. multifasciatus
二名法
Dichistius multifasciatus
Pellegrin, 1914
異名
  • Dipterodon multifasciatus Pellegrin, 1914
  • Coracinus multifasciatus Pellegrin, 1914
  • Drepanoscorpis gilchristi Fowler, 1934

多帶雙帆魚(學名:Dichistius multifasciatus),為條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雙帆魚科的其中一,分布於西印度洋南非川斯凱馬達加斯加海域,本魚體呈橢圓形,背部高,吻圓鈍,口小,尾柄長,尾鰭叉形,體色為褐色,體側具有數條深色橫帶,背鰭硬棘10枚;背鰭軟條21-23枚;臀鰭硬棘3枚;臀鰭軟條13-14枚,體長可達35公分,體重可達1.7公斤,棲息在沿海及河口底中層水域,屬肉食性,以軟體動物甲殼類為食,生活習性不明,具有商業價值的食用魚及遊釣魚。[1]

種加詞multifasciatus」意為「多帶的」。

參考文獻[編輯]

  1. ^ Dichistius multifasciatus. Fishbase. [2018-1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