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國際航空聯合會對載人航天的定義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國際航空聯合會國際航空聯合會(Fédération Aéronautique Internationale,FAI)將載人航天任務定義為發生在卡曼線(100公里)以上的載人飛行。然而,其過去關於載人航天的定義和規則要求在著陸時有飛行員在太空飛行器內,以使其航天記錄得到驗證,這一點一直受到爭議的影響。[1][2]

概覽[編輯]

1961年4月12日,蘇聯太空人尤里·加加林通過東方1號任務成為第一個進入太空的人,該任務在地球上繞行了108分鐘。[3] 在重返大氣層和著陸過程中,加加林從他的太空飛行器中彈出,與他的太空飛行器分別降落在薩拉托夫地區恩格爾斯以南26公里(16英里)的地方,位置是北緯51.270682°45.99727°E。一位農民和她的孫女Rita Nurskanova觀察到了奇怪的一幕:一個身穿明亮的橙色衣服、戴著白色大頭盔的人通過降落傘降落在他們附近。[4][5][6]

當時,國際航空聯合會要求太空飛行器飛行員應在其飛行器內著陸,以使其記錄得到驗證,這是從航空業延續下來的,因為在後者的情況下,不鼓勵飛行員為航空記錄而犧牲自己。在東方1號之前,美國飛行員Iven Kincheloe的貝爾X-2飛行被一些消息來源如South Bend Tribune描述為第一次載人航天飛行,雖然沒有達到卡曼線(100公里)的海拔高度。[1] [7]

由於這種差異,蘇聯官員為了符合國際航空聯合會的太空記錄,省略了關於東方1號著陸階段的事實。然而,在蘇聯太空人戈爾曼·季托夫成為第一個在軌道上停留一天的人的東方2號任務之後,人們知道季托夫是在太空艙外降落的。[1]

太空記者James Oberg報導說,在法國巴黎舉行的國際航空聯合會(FAI)會議上,該機構的總幹事與蘇聯官員對峙,提出了關於著陸時飛行員與太空飛行器的位置關係的問題,同時要求提供文件來驗證加加林在著陸時是否在太空艙中。作為回應,蘇聯代表譴責這種要求是「阻撓主義」,並抗議說:「問問美國人,美國是否相信為加加林聲稱的這些記錄是真的。世界上所有的人都已經認可了加加林的飛行,並將其作為事實接受」。FAI最終承認並認證了蘇聯的歷史記載,即加加林在著陸時一直在太空艙內。[8]

與季托夫不同,關於東方1號著陸的事實信息直到1971年才被公布,蘇聯太空記者葉夫根尼-里亞布奇科夫出版的書對此進行了詳細描述。[8][9] 由於此技術性問題,一些較新的消息來源,例如Tech Republic推測加加林沒有「合法」地完成根據FAI準則上的太空飛行。[10] 此外,考慮到所有「東方號」載人飛行任務在著陸前都會發生飛行員彈射的事實,實用主義者認為加加林雖然是第一個飛入太空的人,但不能被認為是第一個真正完成繞地球軌道飛行的人。相反,根據這一推理,約翰·格倫水星-宇宙神6號任務,在當時的FAI規則的支持下,有資格成為持有該記錄的人。[11][12][13]

2022年,據英文台灣日報報導,匿名者黑客組織破壞了一個中國房地產網站以及聯合國的網站,並提到國際宇航聯合會運動守則第8條第2.15款b項的規定,即如果「任何機組成員在飛行期間明確離開太空飛行器」,則飛行被視為未完成,後者發生在東方一號,因為其飛行員在降落前從其太空艙中彈出。據報導,匿名者甚至斷言,由於其他東方號太空飛行遵循這一做法,艾倫·謝潑德和約翰·格倫在降落時都在他們的太空艙內,應被視為第一個進入太空的人類。[14][15][16]

反應[編輯]

載人航天的參數被修改,以承認載人航天的技術成就是人類的發射、繞行和安全返回,而不是他們降落的方式。加加林和季托夫的FAI記錄保持不變,而體育機構本身則設立了加加林獎章,每年頒發一次,以表彰人類航天領域的最大成就。加加林是國際公認的第一個在太空飛行的人類和第一個環繞地球的人。[1][17][18]

參考資料[編輯]

  1. ^ 1.0 1.1 1.2 1.3 Why Yuri Gagarin Remains the First Man in Space, Even Though He Did Not Land Inside His Spacecraft. airandspace.si.edu. [5 August 2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18) (英語). 
  2. ^ Tillman, Nola Taylor. Yuri Gagarin: First Man in Space. Space.com. 12 October 2018 [5 August 2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20) (英語). 
  3. ^ Fédération Aéronautique Internationale (FAI) - Aviation and Space World Records. Fédération Aéronautique Internationale. 26 July 2009 [5 August 2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6 July 2009). 
  4. ^ ЗВЕЗДНЫЙ РЕЙС ЮРИЯ ГАГАРИНА. epizodsspace.airbase.ru. [5 August 2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10) (俄語). 
  5. ^ Yuri Gagarin, 12 April 1961: "I come from outer space!" (1). www.reflexions.uliege.be. [5 August 2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6) (英語). 
  6. ^ 'The first spaceman landed in my field' 60 years ago. BBC News. [5 August 2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6). 
  7. ^ Cassopolis native was first man in space. South Bend Tribune. [5 August 2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2 October 2017). 
  8. ^ 8.0 8.1 Oberg, James E. Red star in orbit 1st. New York: Random House. 1981: 55. ISBN 978-0394514291. 
  9. ^ Gagarin's Falsified Flight Record. Seeker. [5 August 2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1-28) (英語). 
  10. ^ Garmon, Jay. Geek Trivia: A leap of fakes. TechRepublic. 14 September 2004 [5 August 2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24). 
  11. ^ Williams, Matthew S. Ad Astra: The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of spacecraft. interestingengineering.com. 28 April 2022 [5 August 2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10). 
  12. ^ Vostok/Mercury. abyss.uoregon.edu. [5 August 2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8-05). 
  13. ^ Burgess, Colin. The first Soviet cosmonaut team : their lives, legacy, and historical impact. Berlin: Springer. 2009: xxiii. ISBN 978-0387848235. 
  14. ^ Everington, Keoni. Anonymous hacks Chinese real estate site in revenge for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defacement | Taiwan News | 2022-08-23 19:10:00. Taiwan News. 23 August 2022 [23 August 2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21). 
  15. ^ News, Taiwan. Anonymous posts Taiwan independence flag on UN website | Taiwan News | 2022-09-05 18:49:00. Taiwan News. 2022-09-05 [2022-1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21). 
  16. ^ 국제해커집단, 유엔 웹사이트 해킹해 '대만 지지' 글 등 게시. Yonhap News. [8 September 2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08). 
  17. ^ 'Let's go!' – FAI celebrates 60th Anniversary of Gagarin's space flight | World Air Sports Federation. www.fai.org. 22 March 2021 [5 August 2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03) (英語). 
  18. ^ Yuri Gagarin: Who was the first person in space? - BBC Newsround. [5 August 2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08). 

參見[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