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喀爾巴阡山軍團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1939年7月11日成立的喀爾巴阡山軍團波蘭語Armia Karpaty),由陸軍少將卡齊米日·法布里西波蘭語Kazimierz Fabrycy統領。主要由配置在塔爾努夫和利維夫間突出部的後備兵團編成。據波蘭歷史學家Czesław Grzelak和Henryk Stańczyk的說法,最初軍團由兩個山地旅組成,即利維夫國防旅旅和一個匈牙利營組成,有26個營、160門大炮和16架飛機。

任務[編輯]

截至8月31日雙方部隊部署和德國的進攻計劃
截至9月14日的部隊部署,以及截至該日的部隊動向
9月14日之後的部隊部署,在此日期之後有部隊調動

該集團主要任務是防禦喀爾巴阡山脈從喬爾什騰克羅茲欽到波蘭和羅馬尼亞邊境間的山路,記總長350公里,防禦Centralny Okręg Przemysłowy工業區。還負責保障克拉科夫軍團南翼,及波里斯瓦夫和德羅霍比茨的石油豐富地區。1939年8月下旬,喀爾巴阡山軍團尚未完成展開,因為該軍團只有在波蘭軍隊完成動員後才能完全投入作戰。而該軍團也是1939年所有波蘭軍隊中最弱的一支軍團,不僅缺乏重型裝備,且軍官團組成較為年長。戰爭爆發後最初幾小時,喀爾巴阡山軍團就面對著準備充分的德國山地師,因此德軍在此獲得優勢。

作戰史[編輯]

起初,該軍團由兩個臨時的山地旅和一些較小的部隊編成,但在德國入侵波蘭後不久的9月6日,併入正在撤退的克拉科夫軍團,並更名為小波蘭軍團。從1939年9月11日起,軍團由卡齊米日·索斯科夫斯基接任指揮。9月1日上午,該軍團在喬爾辛地區遭到了德意志國防軍陸軍第四輕裝師的攻擊,且進攻部隊得到第二山地師支援。而後,在斯洛伐克一個師協同下,德國師成功地突破了廷巴克和利馬諾瓦附近的波蘭陣地,使喀爾巴阡山集團軍和撤退的克拉科夫軍團間出現缺口。而後,波蘭統帥部下令撤軍。在波蘭戰役頭幾天,喀爾巴阡山集團軍缺乏後備部隊增援,因為它的主要部隊,第24和第11步兵師,要麼仍在動員中,要么正在前往塔爾努夫地區的路上。最後,該軍團在通過桑河撤退時傷亡慘重,在9月20日的利維夫戰役中被殲滅。

組織[編輯]

喀爾巴阡山軍團由陸軍少將卡齊米日·法布里西波蘭語Kazimierz Fabrycy統領,參謀長是維托爾德·齊爾日克拉伊-莫拉夫斯基英語Witold Dzierżykraj-Morawski上校。

此外,動員計劃要求組建塔爾努夫師團,由以下組成:

9月4日,軍團得到後備部隊增援:

參考資料[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