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煦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吳煦(1809年—1873年),字曉帆,又字曉舫晚清浙江錢塘(今杭州)人,監生出身。

生平[編輯]

吳煦在1828年~1860年先後於浙江、江蘇任幕僚、知縣、監督江海關等職。也曾經是慈禧太后的英語教師,1860年任蘇松太常道道台,奉署巡撫薛煥命令,向英美法借洋兵,抵抗太平軍。他和楊坊密商,由華爾組織洋槍隊,引英法軍隊進上海城,阻擊太平軍。1862年太平軍再度進攻上海時,又協助淮軍對太平軍作戰。升任江蘇布政使,後被以貪污公款、中飽私囊為由革職。

吳煦為官期間,有收集檔案、保留往來書信的習慣。1953年,他遺留的文獻資料在杭州重新被「發現」,稱之《吳煦檔案》。包括太平軍攻上海時之淮軍常勝軍成立之珍貴史料數萬件。現為國家一級文物

參考資料[編輯]

  • 編纂委員會. 《上海旧政权建置志》. 上海: 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2001年. ISBN 7-80618-881-9. 
  • 《新修宜興縣誌》、嘉慶《新修荊溪縣誌志》、道光《緒纂宜荊縣誌》
  • 編纂委員會. 《上海租界志》. 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2001年. ISBN 9787806189092. 
前任:
薛煥
蘇松道道員
1858年-1862年
繼任:
黃芳
前任:
陳培之
清朝江蘇宜興縣知縣
道光二十九年 - 道光三十年
繼任:
唐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