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呂劇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呂劇
中華人民共和國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申報地區或單位山東省呂劇院山東省濟南市博興縣東營市東營區濱州市
分類傳統戲劇
序號717
編號項目Ⅳ—116
登錄2008年
2011年
2011年
2014年

呂劇中國山東省地方戲,舊稱「化妝揚琴」或「揚琴戲」,是山東的地方劇種,流行於山東大部和江蘇、安徽、東北三省的部分地區。呂劇起源於魯北黃河三角洲,由山東琴書演變而來。其音樂屬於板腔體,兼唱曲牌,主要伴奏樂器是墜琴(主弦)、揚琴、三弦、琵琶,稱「呂劇四大件」。

1900年前後,呂劇走上舞台;1917年,呂劇班社從魯北農村進入濟南、大連演出;1951年,第一個呂劇專業院團濟南市魯聲琴劇團(今濟南市呂劇院)成立;1953年,第一個省級院團山東省呂劇團(今山東省呂劇院)成立,這一時期出現了如郎咸芬、林建華、李岱江等藝術家,以及《姊妹易嫁》《逼婚記》《李二嫂改嫁》等劇目。鼎盛時期,中國有近百個專業呂劇院團,影響包括山東、江蘇(蘇北)、安徽(皖北)、河北、黑龍江、吉林、遼寧、新疆在內多個省市自治區。

起源

[編輯]

中國文化部將呂藝鎮評為「中國呂劇藝術之鄉」。
孫中新(1852—1930),博興縣純化鄉西王文村人。1880年,他和劉巒峰、張貴蘭、張保光一起賣藝,後來在自己多年的戲曲演唱生涯中,創造性地將扽腔、梆子、京戲、琴書的曲調、曲牌、打擊樂和表演藝術,運用到自己的戲中,改編了《看瓜園》《後娘打孩子》《崔金定上墳》《三賢》(即後來的《小姑賢》)等劇目。呂劇老藝人張傳海即出其門下。
呂劇老藝人時殿元(1863年-1948年)是廣饒縣牛莊鎮(現屬東營區)時家村人,故另有其與譚明倫、薛金田創辦呂劇的說法。

純化、呂藝、牛莊是三個相鄰的鄉鎮,方言習俗均相通,因行政區劃變遷而分屬兩個地市。

2008年,東營區牛莊鎮被文化部授予」中國民間文化藝術(呂劇)之鄉「榮譽稱號。

約1900年,樂安縣北部時家村(1138—1913年屬樂安縣,1914年後屬廣饒縣,1983年建立東營市後屬牛莊區,1987年7月歸屬東營區) 時殿元和崔心悅、譚明倫等人從京劇、五音戲的表演中受到啟發,第一次將琴書中的《王小趕腳》改為化妝演出,當地群眾稱之為」驢戲「,而演員自稱為」化妝揚琴「。其早期主要流行於鄉村集鎮,後逐漸在濟南等城市興起 。當時的主要伴奏樂器是揚琴和墜琴,主要曲調是」鳳陽歌「,後來發展成了」四平「這一板式,又增添了」二板「等。 2008年,東營區牛莊鎮被文化部授予」中國民間文化藝術(呂劇)之鄉「榮譽稱號。

關於呂劇的起源,還有一種說法,即膠東說。約在1894年,膠東琴書藝人翁老明在登州府(今蓬萊)內將《三打四勸》中的《蘇保送妹》一折舉行了「化妝跑圓場」的公開演出,群眾稱為「膠東蹦蹦戲」。「化妝揚琴」在濟南被定名為「呂劇」之後,蹦蹦戲隨之更名,老藝人組建了蓬萊建國劇團呂劇隊、萊陽專區呂劇團(今煙臺市呂劇院)。 

主要院團

[編輯]
  • 博興縣呂劇團
  • 廣饒縣呂劇團
  • 鄒平市呂劇團
  • 濱州市呂劇團
  • 濟南市呂劇院
  • 煙臺市呂劇院
  • 山東省呂劇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