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爾利斯·烏曼尼斯
卡爾利斯·烏曼尼斯 Kārlis Ulmanis | |
---|---|
第4任拉脫維亞總統 | |
任期 1936年4月11日—1940年7月21日 | |
總理 | 自己 奧古斯特·基興施泰因(蘇聯佔領下) |
副總統 | 雅尼斯·巴洛季斯 |
前任 | 阿爾貝茨·克維埃西斯 |
繼任 | 奧古斯特·基興施泰因 (代理,蘇聯佔領下) 阿納托利斯·戈爾布諾夫斯 (代理,重獲獨立後) |
第1任拉脫維亞總理 | |
任期 1918年11月19日—1921年6月18日 | |
總統 | 雅尼斯·恰克斯特 |
前任 | 職位設立 |
繼任 | 齊格弗里茲·安納·梅耶羅維茨 |
任期 1925年12月24日—1926年5月6日 | |
總統 | 雅尼斯·恰克斯特 |
前任 | 胡戈·采爾明什 |
繼任 | 阿爾圖爾斯·阿爾貝林斯 |
任期 1931年3月27日—1931年12月5日 | |
總統 | 阿爾貝茨·克維埃西斯 |
前任 | 胡戈·采爾明什 |
繼任 | 馬爾格爾斯·斯庫耶涅克斯 |
任期 1934年3月17日—1940年6月17日 | |
總統 | 阿爾貝茨·克維埃西斯 自己 |
前任 | 阿道夫斯·布羅德涅克斯 |
繼任 | 奧古斯特·基興施泰因(蘇聯佔領下) |
拉脫維亞外交部長 | |
任期 1926年5月4日—1926年12月17日 | |
總理 | 阿爾圖爾斯·阿爾貝林斯 |
前任 | 赫爾曼尼斯·阿爾巴茨 (代理) |
繼任 | 菲利克斯·切連斯 |
任期 1931年3月24日—1931年12月4日 | |
總理 | 自己 |
前任 | 胡戈·采爾明什 |
繼任 | 卡爾利斯·賴因霍爾德·扎林什 |
任期 1934年3月17日—1936年4月17日 | |
總理 | 自己 |
前任 | 沃爾德馬爾斯·薩爾奈斯 |
繼任 | 威廉·蒙特斯 |
個人資料 | |
出生 | 俄羅斯帝國庫爾蘭省貝爾澤 (今 拉脫維亞澤姆加爾計畫區貝爾澤) | 1877年9月4日
逝世 | 1942年9月20日 蘇聯土庫曼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克拉斯諾沃茨克 (今 土庫曼土庫曼巴希) | (65歲)
死因 | 痢疾 |
墓地 | 未知(可能在土庫曼巴希) |
國籍 | 拉脫維亞 |
政黨 | 拉脫維亞農民聯盟 (1917–1934) |
母校 | 內布拉斯加大學林肯分校 |
簽名 |
卡爾利斯·奧古斯茨·威廉斯·烏曼尼斯(拉脫維亞語:Kārlis Augusts Vilhelms Ulmanis,發音:[ˈkaːrlis ˈɑuɡusts ˈvilxɛlms ˈuɫmɑnis];1877年9月4日—1942年9月20日),拉脫維亞獨立運動領袖,拉脫維亞農民聯盟創始人,拉脫維亞國家元首(1918年,1936年–1940年),並5次擔任拉脫維亞總理。
生平
[編輯]烏曼尼斯出生於俄羅斯帝國庫爾蘭省貝爾澤,早年在瑞士聯邦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和德國萊比錫大學學習農業。在拉脫維亞當過作家、講師和農業經理。他在1905年俄國革命期間積極參加政治活動,努力爭取拉脫維亞擺脫俄國一百多年多年的統治,曾在普斯科夫短暫入獄,隨後逃離拉脫維亞。流亡美國期間,在內布拉斯加大學林肯分校獲得農業學士學位。在內布拉斯加大學任農學院講師一段時間之後,烏曼尼斯搬到了德克薩斯州休士頓,在那裡買了一個乳製品工廠。
1913年,烏曼尼斯在俄國沙皇宣布大赦後返回拉脫維亞。不久一戰爆發。1917年他創建拉脫維亞農民聯盟,主張獨立,其後協助建立國民議會。1918年11月18日拉脫維亞宣布脫離俄羅斯獨立。烏曼尼斯參與成立拉脫維亞人民委員會,成為雅尼斯·恰克斯特領導下的臨時政府首腦,在英法海軍和波蘭軍隊的援助下清除了內外敵人[1]:153-155。他於1920年組織制憲會議選舉,當選為拉脫維亞獨立後首任總理,同年與蘇聯締結和約。1925年至1926年及1931至1932年再度擔任總理。
1934年3月烏曼尼斯重新掌權,5月15日,指使沃爾德馬斯·奧佐爾斯(Voldemārs Ozols)中校等右翼極端分子發動政變,頒布戒嚴令,解散議會和包括農民聯盟在內的一切政黨,實行獨裁統治[1]:155-156。忠於烏曼尼斯的軍隊和國民警衛隊(Aizsargi)軍官掌握關鍵政府部門、通訊和運輸設施。許多反對政變的民選官員被非法拘留關押,所有隸屬於政黨或組織的報紙被關閉。
1939年,由阿道夫·希特勒領導的德國和約瑟夫·史達林所領導的蘇聯簽署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其中包含一個分割東歐的秘密議定書(到1945年才被公開)。根據該議定書,拉脫維亞被劃入蘇聯的勢力範圍。1939年之後在蘇聯的最後通牒下,烏曼尼斯不得不讓蘇聯在拉脫維亞建立軍事基地。1940年6月,拉脫維亞完全被蘇聯占領。烏曼尼斯下令拉脫維亞人不得抵抗蘇聯軍隊,他在全國廣播講話中說「我將繼續待在我的崗位上,你們也待在你們的崗位上」。
1940年7月21日烏曼尼斯被迫辭職。他要求蘇聯政府提供養老金,並允許他移居瑞士。但他隨即被蘇聯逮捕,押送至現在俄羅斯的斯塔夫羅波爾,在那裡的一個集體農莊當了一年農藝師。1941年7月,他被囚禁。一年後,當德國軍隊逼近斯塔夫羅波爾時,他和其他囚犯被轉移至克拉斯諾沃茨克(位於今土庫曼斯坦巴爾坎州)的監獄。在途中感染痢疾,並於1942年9月20日去世,一生無嗣。他常說,他娶了拉脫維亞[2]。
拉脫維亞1991年再度獨立後,烏曼尼斯仍然很受歡迎,其侄孫貢季斯·烏曼尼斯在1993年當選為第5任總統。
拉脫維亞首都里加的一條主要道路以他的名字命名(拉脫維亞語:Kārļa Ulmaņa gatve,之前以恩斯特·台爾曼命名)。2003年,烏曼尼斯紀念碑在里加市中心一個公園揭幕。
參考
[編輯]- ^ 1.0 1.1 張明珠. 《波羅的海三小國史》. 台北市: 三民書局. 2004. ISBN 9789571439563.
- ^ LETA. Aprit 75 gadi kopš Kārļa Ulmaņa rīkotā valsts apvērsuma Latvijā. Diena. 15 May 2009 [15 May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5-16) (拉脫維亞語).
外部連結
[編輯]- (拉脫維亞文) Biography
- Documents obtained and donated by Paul Berkay and transcribed by Sherri Goldberg and Margaret Kannensohn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Kārlis Ulmanis, Latvian, and Baltic History Collection at the University of Nebraska-Lincoln
官銜 | ||
---|---|---|
前任: 首任 |
拉脫維亞總理 1918年11月19日 - 1921年6月18日 |
繼任: 齊格弗里茲·安納·梅耶羅維茨 |
前任: 胡戈·采爾明什 |
拉脫維亞總理 1925年12月24日 - 1926年5月6日 |
繼任: 阿爾圖爾斯·阿爾貝林斯 |
前任: 胡戈·采爾明什 |
拉脫維亞總理 1931年3月27日 - 1931年12月5日 |
繼任: 馬爾格爾斯·斯庫耶涅克斯 |
前任: 阿道爾夫斯·布羅德涅克斯 |
拉脫維亞總理 1934年3月17日 - 1940年6月17日 |
繼任: 奧古斯特斯·基爾亨什泰因斯 |
前任: 阿爾貝茨·克維埃西斯 |
第4任拉脫維亞總統 1936年4月11日-1940年7月21日 |
繼任: 貢蒂斯·烏曼尼斯 (1993年-1997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