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利川鈴蟾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利川鈴蟾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兩棲綱 Amphibia
目: 無尾目 Anura
科: 鈴蟾科 Bombinatoridae
屬: 鈴蟾屬 Bombina
種:
利川鈴蟾 B. lichuanensis
二名法
Bombina lichuanensis
(Ye & Fei, 1994)

利川鈴蟾(學名:Bombina lichuanensis),一種分布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湖北省利川縣四川省馬邊縣等地區的兩棲動物,隸屬於鈴蟾科鈴蟾屬[2]

分類地位[編輯]

2013年,研究人員利用粒線體全基因組研究結果,認為強婚刺鈴蟾Bombina fortinuptialis)和利川鈴蟾形成姐妹群微蹼鈴蟾Bombina microdeladigitora)作為二者的外群,但三者之間分化較小,同時認為三者之間的拓撲結構難以確定,因此認為應暫時將強婚刺鈴蟾、利川鈴蟾和微蹼鈴蟾都作為同一物種(微蹼鈴蟾)。[3]

形態特徵[編輯]

成年雄蟾體長53~63毫米,雌蟾體長57~70毫米。身體背面瘰疣密集,眼後部上方有一個橢圓形大瘰粒,腹側疣粒較為扁平。背面灰褐色或灰綠色;腹面橘紅色碎斑多,似雲斑狀;股部腹面基部有一對橘紅色斑塊。[2]


參考文獻[編輯]

  1. ^ Fei Liang, Zhao Wenge. Bombina lichuanensis.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04: e.T54446A11146727. [2021-12-10]. 
  2. ^ 2.0 2.1 吳雲鶴. 利川铃蟾. 中國兩棲類. [2021-12-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10). 
  3. ^ Maciej Pabijan, Anna Wandycz, Sebastian Hofman, Karolina Węcek, Marcin Piwczyński, Jacek M. Szymura,. Complete mitochondrial genomes resolve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within Bombina (Anura: Bombinatoridae). Molecular Phylogenetics and Evolution. 2013, 69 (1): 63–74. doi:10.1016/j.ympev.2013.05.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