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淨瓶山大橋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淨瓶山大橋
淨瓶山大橋
承載環城南二路
跨越灕江
地點 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
設計參數
橋型五孔變高度預應力箱形連續梁
全長302.00公尺(990.81英尺)
寬度20公尺(66英尺)
負載限制汽—20、拖—100
歷史
設計師上海市政工程設計院
施工單位鐵道部大橋局二處
開工日1980年9月
完工日1983年5月

淨瓶山大橋橫跨灕江,位於廣西桂林市區內東南部,修建於八十年代,全長294米,西與環城南二路、東與環城南一路相接,連接了城南與城東,以橋西北1公里處的淨瓶山命名。

修建經歷[編輯]

由於桂林市區被灕江分為兩部分,隨著改革開放,桂林市區發展迅速。八十年代,整個桂林人口增長加快,在桂林南部,人口越發密集,由於市區內灕江南段沒有大橋連接東西兩部分,交通實為不便。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市政府召開了人大會議討論這個問題,馬上湊建工作正式展開。

該橋由上海市政工程設計院設計,採用五孔變高度預應力箱形連續梁橋型。鐵道部大橋局二處施工,1980年9月29日動工,1983年5月竣工,於同年11月17日驗收通車。投資870萬元。[1]

修建後[編輯]

修建後的淨瓶山大橋連通了瓦窯七星區,使得桂林市區南部的交通得到了平衡。

參考連結[編輯]

  1. ^ 《桂林市志·市政建设志·第二章 市政工程·第二节 桥梁、隧道》. [2013-12-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