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WZT-3装甲救济车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WTZ-3
WTZ-3M装甲救济车
类型装甲救济车
原产地 波兰
服役记录
服役期间1989 -
使用方使用国家
生产历史
研发者波兰汽车与装甲技术军事研究所
研发日期1986- 1988
生产商Bumar集团天鹅城工厂
印度BEML公司
生产日期1989-2010年代
制造数量超过600辆
基本规格
重量42公吨
长度6.95 米
宽度3.6 米
高度2.71米
操作人数4

装甲铸造钢装甲,最大厚度100毫米
主武器1挺NSVT重机枪,备弹720发
副武器12具81毫米烟幕弹发射器
发动机V-46-6气冷式12汽缸柴油引擎(WTZ-3)
S-12柴油引擎(WTZ-3M)
780匹制动马力(580千瓦特)(WTZ-3)}
850匹制动马力(630千瓦特)(WTZ-3M)
功率/重量18.6 hp/t (WTZ-3)
20.2 hp/t (WTZ-3)
变速ESM 350半自动变速器
悬挂扭力杆
底盘高度43公分
燃料容量450升
作战范围600公里
速度时速60公里 (铺装路面)
时速35-45公里 (越野)

WTZ-3装甲救济车波兰语Wóz zabezpieczenia technicznego直译技术保障车第3型)是波兰T-72主战坦克底盘为基础改造的装甲救济车,除了波兰陆军外,一些采购T-72的国家亦向波兰采购技术授权制造改装同型车辆。

简介[编辑]

波兰在引进T-72M生产线后,现役由T-55底盘打造的WTZ-2装甲救济车重量较轻,且出力稍弱,不适合拖曳重量大增到45公吨级的T-72,因此波兰军方也依循苏联设计开发本国版BREM,波兰汽车与装甲技术军事研究所提出技术规格后,由位在格利维采的Bumar集团天鹅城工厂在1986年完成原型车,1989年开始量产。WTZ-3的设计概念与苏联原版差距不大,1990年代波兰研发出PT-91主战坦克并量产后,WTZ-3接受了相同的动力升级套件,引进S-12U柴油引擎的版本称为WTZ-3M,可从旧有量产车进行更新。

WTZ-3为一辆具备全车封闭式核生化防护设计的装甲救济车。设计为4人车组,乘员有驾驶、车长、机械工程师、工程装备操作员。车辆配备的工程设备具有独立吊挂T-72炮塔或是拖曳T-72整车的动力能量,可为T-72进行标准野战维修。

  • TD-50型可伸缩吊臂液压起重机:吊臂长可从5.8米至8米间调整,可吊运重量13.5公吨(8米状态)-15公吨(5.8米状态)。
  • 机械式绞盘英语Windlass(主要):拉力280千牛顿,绞盘缆绳最大长200米
  • 液压绞盘(辅助):拉力20千牛顿,绞盘缆绳最大长400米
  • 推土铲:直径全长360.5公分、高90公分
  • 电气焊接、乙炔焊割机床
  • 空气压缩机等标准机械修护工具

车辆后方的储物区可以放置3.5公吨重,供坦克维修使用的零件储备。

采用国家[编辑]

由于T-72普遍授权给华沙公约组织国家,因此在冷战期间WTZ-3主要供应波兰陆军自用。在冷战结束后,波兰为了扩展市场,积极向东欧圈以外的国家推销波兰武器,一部分使用T-72或是PT-91的国家也引进了WTZ-3M装甲救济车,在国际上小有所获。

  •  印度:556辆,目前最大的使用客户。1999年订购44辆WTZ-3,总价3,200万美元,引擎使用印度库存品,在2000年4月至2001年5月间完成交车。2002年订购第二批80辆,总价8000万美金,车辆在2003-2004年间交货。2004年3月30日,订购了第三批,共228辆WTZ-3,总价2.1亿美元,在2004至2007年间交车。2011年,订购第四批WTZ-3,采购数量204辆,总价2.75亿美元,印度得到波兰许可在印度当地设厂组装,并使用60%的印度自制零件。
  •  科威特:从南斯拉夫获得WTZ-3,南斯拉夫采购了40份改造套件,但不确定实际拨交数量,外界推测有15-22辆。
  •  马来西亚:与PT-91主战坦克同时采购,精确数量不明,但外界推估采购了10-14辆WTZ-3M
  •  波兰:原始使用国,1989至2003年采购了20辆WTZ-3与9辆WTZ-3M,原先的旧版车在2003年后已接受WTZ-3M标准升级。
  •  南斯拉夫:获得波兰授权生产WTZ-3,实际产量不明,南斯拉夫解体后其车辆分别由塞尔维亚与克罗地亚接收,另外还转售给科威特。

相关条目[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