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用户讨论:Deleted User 0e7a47a2/Old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一定要有盘吗?[编辑]

嗨!您在Talk:棋盘游戏里谈到:“board game 的定义只是,一定要有一个盘存在”,不过,很多没有盘的纸牌游戏也被归类到board game。比方说,英语维基里头en:Bang!被放在en:List of board games中。--mingwangx (talk) 00:17 2006年6月8日 (UTC)

我摆了一个树状图上去。另外,我的讨论页有外部链接,所以要新添留言请点击上面那个“+”号。--mingwangx (talk) 01:46 2006年6月8日 (UTC)
谢谢。老实说,我从来未留意过 + 号有什么作用,这是第一次知道。 AbelCheung 02:45 2006年6月8日 (UTC)

阁下的言论[编辑]

Abel你好,本人看到阁下在Wikipedia:删除投票和请求蔡梓瑜杨诚中的言论有失礼仪,敬请留意。现在将有关页面列于下,敬请参详,并祝维基快乐。

zzz....很困 "Press" my name and Wake me up inside (UTC年号) 威尔士朝·津柏一世·维基百科6年07月7日03:50

Abel你好,请管理好你的情绪,遇到挑战不是坏事,但失去理智不能好好据理力争,情况只会更糟。--魔法设计师 04:16 2006年7月7日 (UTC)

谢谢你们的回应,杨诚那个我在投票页面解释清楚了,而蔡梓瑜的言论我很清楚礼仪方面的问题,但这是故意加上的,至于背后的目的为何,或许你们会估计到;不过也可能有什么万一,所以稍为解释一下。我是对这些情况失去耐性了:

之前已清理的投票应该还有不少相似的情况。删除投票开始不是用来进行删除投票了。 AbelCheung 18:01 2006年7月7日 (UTC)

有关Template:HKPublicHousing[编辑]

私自把你在{{HKPublicHousing}}加上的gimmicks(^^)修改了一些,都是有关分区的。

我把分区的自动分类取消了,因为现行的做法是把屋邨(比如说:彩园邨)放在Category:上水里,而非Category:北区 (香港)

此外,我把分区的连结也修改了,因为香港有些地区的名称(如北区中西区)会出现歧义,故我改为当{{{district}}}为北区时,连结为[[北區 (香港)|北區]];为中西区时,连结为[[中西區 (香港)|中西區]]。

已回应

Re: 铁路车站的排版[编辑]

不好意思,由于小弟近日工务繁忙,所以迟了一点儿回复。

其实铁路车站的接驳交通有一定存在的问题,正是旧有条目过量使用不少表格,方便读者阅读巴士、小巴路线。可是此举动往往忘记其他车站条目(如中环站大学站等条目)的格式,当部分表格化后,而有其他交通工具又无法表格化时,引致各个车站条目的接驳交通格式更为混乱,不便阅读。--Mtrkwt 07:16 2006年9月17日 (UTC)

仲裁委员会等[编辑]

你好,这么迟才回复你对不起。那边的讨论其实早已结束,那个连结也只是做返个record而已。我现在放下了香港布告版的版务管理、相关荣誉、制度设置等,如果你对版务等有兴趣,请到那边的讨论页、或者向其他较为活跃的维基人提出。祝编辑愉快!-- tonync (talk) 18:26 2006年9月27日 (UTC)

re:有关删除[编辑]

其实今次效果挺好呀, 有些人平日不停提交文章叫人删除, 令人以为他写的都是惊世之作, 怎知又不是。经过今次一役, 至少有一位兄台已收敛了, 余下几位就不知道了。--Yau 16:04 2007年1月8日 (UTC)

这种事的确很快会被人遗忘,但将来再有滥删讨论时,总会有一个半个的人想起,很久以前,好像有一个大家都忘了名字的用户走了,原因正是不满滥删的做法。太偏激,可能是吧,只是没有什么后果,正如这里的提删,大概就是因为毋须面对面质询、没有后果,所以如此变本加厉。对这种超现实的滥删态度,我也来一次无后顾之忧的抗议。--Yau 16:04 2007年1月8日 (UTC)

维基百科目标是成为一部值得信赖、自由的百科全书,而不是论坛、网志或民主试验场。[编辑]

--67.15.183.5 18:55 2007年1月23日 (UTC)

re:巴士路线模板[编辑]

对于Abel你制作的模板感到欣喜,但建议该模板只用在一些旅游景点或交通设施上,其他条目希望能配合隐藏模板使用,以减少滥用情况,例如一个码头,它的陆上交通配套是有不少密切关系的。但一座商业大厦或屋邨,在条目内写上它的交通设施的确是有助别人查询该处附近的交通状况,但毕竟百科不是交通指南,交通内容占板位多且在这里只是辅助作用,为次要性质,建议像陈露条目一样,在部分条目将交通内容隐藏起来。不知你意下如何?
看到你的用户页中有一项“屋邨页面的标准”,我也甚感兴趣,之前还设立了专题作讨论,不知你是否有积趣与我讨论一下相关细节?
对于你说要永久离开维基,甚感惋惜,未知你能否告诉我原因,看看是不是那些维基上的因素令你不悦,还是...?Stewart~恶龙 07:50 2007年1月25日 (UTC)
已回应
原来如此,我能明白你的原因,事实上也有一些维基人因对中文维基感到灰心而离开,但作为一个用户,作为一个管理员,我对于维基的未来发展仍然是看好的。事实上维基上看到的互助客栈讨论只是冰山一角,我们还有Skype上的讨论、google group的讨论、IRC讨论、QQ讨论、批踢踢讨论等,再者我们还有各式形式的聚会和年会,使不同地区、不同意见的维基人互相交流。我们经过不断的沟通与接触与其他维基人达成一点点的交织,当然喇有时新来的维基人尚不理解,也有一些长期破坏者无法改变,但这个不只发生在维基,什么地方也可发生。或许你能够作为一个桥梁,将你看到的一面告诉大家,的确有一些管理员及用户的维护工作已经很机械化,他们不自觉有问题,而需要别人的提点。
交通方面的隐藏模板我想可以先在太和邨条目(虽然条目本身不是写得很完整)试行。然后扩展到其他条目。
专题方面,我也有点意志消沈,一直在等待有心人能够加入讨论,以好好整顿一下现时条目。
大家本身都是抽时间上来维基的,因此不可能全程投入,不妨试试减少编辑量,轻松一下心情,不要给自己太多压力。你说到要“永久离开维基”实在太令人感慨了,不需要吧?!Stewart~恶龙 04:01 2007年1月26日 (UTC)
已回应
你这建议当然不错,以后有一个格式会方便一些。对于你永久离开维基一事,我也觉得有一点点失望,不过我也会尊重你的决定,但是如果你“回心转意”我会很高兴。--エンオウイ (talk) 08:24 2007年1月25日 (UTC)
已回应

您这些模板意念不错,但我比较担心的是模板过于复杂,难以被其他人明了和更新。别人难于上手,后果就是一些资料会随时日而 out date 但又没有人懂得改。--Hello World! 15:11 2007年1月25日 (UTC)

已回应
嗯!改善了的模版使页面看起来清爽了很多,却不失页面的方便性(虽然仍会使开启时间增加,但问题不严重。)我最终希望能将一些条目推至优良条目水平,甚或特色条目水平,以作“模范条目”。因我最近你所写的屋邨页面的标准所激发,“的起心肝”开始写了User:Stewart/住宅条目编写格式,请你务必也帮忙修整一下,在进一步完成后希望移动到Wikipedia:专题/香港住宅屋宇及商业物业中给大家一个参照,以改善目前被人质疑的条目质量。
另外发现一些巴士路线中的“↔”变成了“↺”,目前已修正了部分。未来巴士路线的维护和增减希望能加入一些教学和编辑按钮(template:ed),当然更希望你能够继续关注。
关于“大陆和台湾都有类似的维基组织”,2006的中文维基年会是首次举行,所以内地和台湾也未曾举办过,不过今年台北将会举办国际维基媒体大会2007,平时也有聚会考察团的举行。至于跨地域的交流方面可参看此页,我们一般有在Skype上讨论不少事,然后再放到互助客栈中公开讨论。内地维基人则似乎多用google group及QQ,台湾方面则是以IRCBBS为主。对了,我已在MSN messenger中加了你。
繁简转换和用词转换方面之前几个月经过了一番颇长的讨论,不知你有没有看到? 联络zhengzhu方法只有email,但他好像已没公开。我在MSN Messenger上给你吧。Stewart~恶龙 03:24 2007年3月9日 (UTC)
已回应

曾被5次提删后又恢复的条目--高琳琳[编辑]

关于高琳琳一传奇条目,曾被5次提删,4次恢复(最新一次是我按Wikipedia:删除检讨#高琳琳中的意见而恢复的)。最初2次提删,条目均几乎一面倒支持删除。之前我一直担心若我改善了条目后仍被提删,不是变得徒劳无功?所以只是花了少少时间在收集相关的报导上,并提出待条目被确定保留后,会为条目作改善。第3次提删时,我提出条目曾被多次重建是值得考虑的因素之一,且第2次提删时Wing在没有确实共识下删除,于是条目又被重建,然后在一个小时内又被提删,但是以这个没什么内容的版本被提删当然看的人会认为没重要性。条目每一次被恢复的版本也是较简陋的,所以我便翻查一般用户看不到的纪录而恢复条目,之后在支持、移动、反对的意见相持下(第3次),条目最后以“无共识”暂告一段落,暂时保留。事隔约2、3星期后,有人再次提删条目(第4次),这次意见比较一致,因以无人作出改善为提删理由(这是我事后返查纪录而得知的),但却较少人投票,最后在4票删除,2票移动下,条目再被删除。直至最近我看到Wikipedia:删除检讨#高琳琳中有意见希望恢复条目,我认为再次投票讨论一个大家被多次提删、多次反对的条目没意义,于是我立意先恢复条目,将资料整理,然后再重写条目。故事还未结束,最近被提请快速删除了。

这次我将条目先扩写了。然而,这个版本又是否符合著目性、显著性、重要性?条目又是否应(►)移动高琳琳事件(±)合并先天性横膈疝气?请大家看完条目后到Talk:高琳琳表达意见一番,踊跃提出批评及需改善地方。这次我已通知包括阁下在内曾投票此条目去留的用户,希望得到较全面的回向。Stewart~恶龙 12:07 2007年3月5日 (UTC)

Re: 巴士路线模板[编辑]

原来如此,看来我大大误会了,不过我认为倒不如像一些网站显示香港字时一样,制作一个像循环一样的图像,放在模板上给使用,可以简单一点如{{z}}。或是索性放弃,改在后路线后注明,如:5D 德福花园↔黄埔花园(循环线)。Stewart~恶龙 11:14 2007年3月29日 (UTC)
你是担心人们看不懂那个符号?如果是的话,我较支持制作一个简单的小图示放进去(或者 unicode 有个适当的符号就更好了)。 AbelCheung 11:52 2007年3月29日 (UTC)
对,你可以弄一个吗?! 我最近比较忙……Stewart~恶龙 13:59 2007年3月29日 (UTC)

夏聚以后[编辑]

遽闻君是不请自来协会的成立晚宴,此实乃吾等之荣幸。晚宴上憾无机会详谈,招呼不到,敬望赎罪。望君日后能拨冗出席社群一些聚会,当中可能不乏同道之人,哪怕无,也是表达意见的另一种好途径。最后再次感谢君拨冗出席协会成立的相关活动。----Meilleures salutations,   D. G.    JéRRy    ~    雨雨   2007年7月19日 (四) 12:52 (UTC)[回复]

维基研究协助[编辑]

AbelCheung您好,我是就读于中国文化大学新闻研究所的学生邱家纬,目前正进行一项对两岸三地维基人的研究,需要许多维基用户的协助。这份研究曾在07年的维基年会发表过,也访问过来自中国大陆、香港与台湾的维基用户。现在更需要大量的问卷资料辅助,希望您能够提供维基的编辑经验。这份问卷只需要花您两分钟时间,但是对维基领域研究有很大贡献,谢谢您的帮忙!

这份问卷的询问范围仅于编辑过程与经验,不涉及私人资料,请您安心。

问卷网址:http://www.my3q.com/home2/184/loat5oo/88988.phtml

看在我挨家挨户去留言的份上,帮帮我吧!—樱花猴 2007年11月4日 (日) 13:25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