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用户:Infomark12/highway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image:

台湾高铁路线图

台湾高速铁路(简称台湾高铁;过去规划时期亦称为“台湾南北高速铁路”)为连结台北高雄两大都市与台湾西半部各主要县市的高速铁路系统,路线全长345公里。它是台湾第一个、也是全世界最大规模,采取BOT模式(兴建、营运、移转)的公共工程,建设总成本估计约达新台币4,806亿元;计划总金额则约为6,313亿元。目前由“台湾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负责兴建和营运阶段的工作,特许期限为35年(自1998年起算;事业发展用地为50年),期限过后将以有偿或无偿的方式交还给政府经营。交通部高速铁路工程局为早期进行初步规划的机构,目前负责高铁的兴建、营运监督及高铁站区联外捷运系统的兴建计划工作。 台湾高铁2007年1月5日通车并进行试营运,2月1日开始正式营运,营运区间为板桥站—左营站;台北站—板桥站段于3月2日正式纳入营运区间。

系统[编辑]

台湾高铁700T型列车
高铁新竹站

台湾高铁采用日本新干线系统作为总体基础(新干线系统首次向海外输出,也因此其工程事业体注册为“台湾新干线”),不过在部分细部设计以及号志、机电系统方面则酌采欧洲规格。轨道方面比照一般高速铁路新线标准,全线皆以1,435mm的标准轨布设(与原有台湾铁路管理局路线的1,067mm轨距不同);路线的最小曲线半径为6,250m,最大坡度则为35/1000,隧道断面面积为90m²。

行车管理中心则将设置于桃园(青埔)站地上建筑内。设于桃园站旁的运务管理中心内,为高铁营运的核心枢纽。主要任务包括监控高铁行车状态,负责调度营运用车辆,以及设备控制、旅客资讯系统广播与紧急状况处理。 信号系统方面,采用相容于单线双向运行的数字化自动行车控制系统(ATC),使用的列车是由川崎重工日本车辆日立制作所生产的台湾高铁700T型,为JR东海与JR西日本设计的新干线700系列车改良而成;列车的最高营运速度设定为每小时300公里,台北至高雄南北交通的行车时间,将由目前台铁自强号列车的3小时59分,大幅缩短为1小时27分。

车站与营运服务[编辑]

规划在西部设置12个车站(暂时不含高雄站),南港站、台北站、板桥站与桃园站为地下车站,左营站为平面车站,其余皆为高架车站。目前有8个车站启用营运,另外4个则预定于2009~2011年间启用。

台湾高铁全线轨道配置图
台湾高铁全线轨道配置图

各车站内皆设有售票处与自动售票机(售票处可指定座位所在车厢、排次、号次;自动售票机不可指定靠窗或靠走道座位),可使用现金、金融卡信用卡购票。除了各车站的售票窗口外,亦开放35线人工接听的订位电话,协助旅客事先订位。取得订位代号后,于列车出发前30分钟至车站付款即可取票。此外,旅客亦可购买旅行社推出的套装行程,票务系统稳定后也将提供自动电话语音与网络订票服务。 每台车都会有经济与商务舱车厢,车厢内也提供无线上网的服务。依照搭乘的车厢等级与距离远近的差异,而有不同的票价;65岁以上年长者以及12岁以下儿童可享有五折优惠票价;10人以上团体可照章购买九五折优惠团体票,未满5元的部分以5元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