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稿:曲德义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曲德义(1952年生),师承台湾现代艺术之父李仲生,是台湾抽象绘画的艺术家与艺术教育工作者。

生平简介[编辑]

曲德义,祖籍山东,1952年生于韩国井邑,大学时期返台就读于国立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开始接触绘画艺术,并且定期从台北南下彰化跟从台湾现代绘画先驱李仲生学习。李仲生跳脱学院教育藩篱的前卫艺术教学方式,启动了曲德义自我心灵的艺术探索,他展开对艺术创作的独创性之追求、尝试与研究[1]。1976年师大毕业后即赴法国深造,分别于1983年及1984年获法国国立高等设计学院美术设计硕士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造形美术硕士学位。其时适逢国立艺术学院(现国立台北艺术大学)成立,遂受聘返国投入艺术教育工作,期间逾30年,先后任国立台北艺术大学美术系主任(兼任美术史研究所所长)、动画学系主任、国际交流中心主任、研发长、电影与新媒体学院院长、美术学院院长、及关渡美术馆创馆首任馆长(且一任10余年直至退休)等职务。曲德义的艺术启蒙受惠于李仲生,虽然自身从事的是抽象绘画创作,但是其教学理念也源自李仲生的启发,学生无论在创作类型或媒介上,亦皆有极为多样且独特性的表现。曲德义于2018年退休,目前为国立台北艺术大学名誉教授。[2]

创作风格[编辑]

曲德义既是教育者,更是创作不辍的艺术家。早期师承引领他进入抽象绘画创作的李仲生,对于艺术独创性,及探索画家自我潜意识方面,有长年专注的经营。旅法期间则投入对绝对主义画家马勒维奇(Kasimier Malevitch)的研究,对于形式、色彩与空间的相互关系有深度的专研,探索纯粹造型如何直指本心[3]。曲德义抽象绘画创作的主轴,可以说是在寻求绘画性的空间表现。从作品形式上来看,他的绘画从1980年代起即多以两个以上的画幅并置而成,这种形式上“一加一”或者“一加一加一”的构成方式,是曲德义跳脱画布规格的独创做法,且一直沿用着,也打破观众惯于特定比例画面框限的视觉经验[4]。而在画面内部的经营上,曲德义擅用各种媒介物,如利用亚克力颜料的可塑性制造平面、使用透明剂携是颜料、增加流畅度及淋漓效果,制造“类水墨”意像、用白胶作为辅助的作画材料,先在画面塑造不规则的块面,然后施以层叠的颜料、笔触,最后再把白胶撕除,露出有陷落感的底层形色,创造出画面的实质空间感;此外,他也运用打磨的技法,将亚克力颜料堆叠之后加以打磨,使颜料的次序性及笔触、肌理等等模糊的作法,解构画面的空间伦理。[5]

曲德义投身抽象绘画逾40年,作品获得国立台湾美术馆、台北市立美术馆、高雄市立美术馆、澳洲白兔美术馆、韩国首尔市立美术馆、光州市立美术馆、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与私人收藏。


参考资料[编辑]

  1. ^ 吴垠慧. 嚴謹又抒情 曲德義加減搞抽象. 伊通公园. 2012-05-11 [2023-10-30]. 
  2. ^ 曲德義. 关渡美术馆. [2023-10-30]. 
  3. ^ 陈, 英德. 曲德義. 台中市: 臻品艺术中心. 1992: 2–4. 
  4. ^ 张, 晴文. 尋找空間之外的空間─國立台灣美術館「形形色色:曲德義個展」. 台中市: 国立台湾美术馆. 2013. ISBN 978-986-0363-975. 
  5. ^ 倪, 再沁. 幻象空間的開拓者:曲德義的抽象繪畫,形形色色:曲德義個展. 台中市: 国立台湾美术馆. 2013: 7. ISBN 978-986-0363-975. 

Category:台湾1000专案草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