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鹰哥与鸢妖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鹰哥鸢妖,是台湾传说中分别位于莺歌三峡的巨大妖鸟,两只鸟因为阻碍到郑成功的军队而被其所杀,死后化为当地的地标。

传说[编辑]

传说中,鹰哥和鸢妖是当地盘据的巨大妖怪,双方互相对峙、吐出毒雾笼罩当地,直到郑成功率军经过时,因为在毒雾中迷失方向,且士兵还被鸢妖吞食,因此下令炮击两只妖怪,鹰哥被打断颈部、鸢妖则被炸断下颚和鸟喙,两只妖鸟纷纷死亡,化为莺歌石鸢山,当时鸢山上还有留下被炮弹打中的痕迹[1][2]

其他传说[编辑]

另有传说认为,莺歌石本来就是颗长得像鹰哥的石头,它会散发毒气,并且碰到它的人或动物都会生病,之后才被打死。另外,平溪也有吞云吐雾的莺歌精被打死变成白莺石的传说,跟莺歌的传说相当类似,很有可能是变体版本[3]

另外,也有说法声称赛夏族的夏姓家族以前在大溪、莺歌、三峡一带跟郑成功的军队发生冲突,他们经常躲在石头后面将路过的汉人杀掉,因此被误认为是妖怪作祟而用大炮打它[4]

现代研究[编辑]

事实上,郑成功在占领台湾后很快就去世了,其势力也没有扩及北部区域,而且荷兰在被郑氏驱逐时,还占领了北部一段时间,基本上是不可能来到北部。这则传说很有可能是在郑成功的信仰传至北部后才逐渐出现、流传开来的,而赛夏族传说中的“郑成功”很有可能也只是汉人的代称[5],另外,“莺歌”一词最早源自“鹰哥”,之后变成“鹦哥”之后才又因改写而变成“莺歌”[6][7]

参见[编辑]

参考文献[编辑]

  1. ^ 陈培桂. 淡水廳志. 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1871. ISBN 9789860053463. 
  2. ^ 片冈岩. 台灣風俗誌. 台湾日日新报社. 1921(大正10年) [2020-04-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1). 
  3. ^ 连横. 雅堂文集. 国史馆台湾文献馆. 1992-03-01. ISBN 9789570007053. 
  4. ^ 赵金山,《赛夏族族谱汇编》,新竹县五峰乡赛夏族文化艺术协会,2011
  5. ^ 何敬尧. 妖怪臺灣地圖:環島搜妖探奇錄. 联经. 2019-05-09 [2020-06-11]. ISBN 9789570853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9). 
  6. ^ 【鶯歌與飛鳶|考據篇】鄭成功斬妖除魔的起點. [2018-04-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28). 
  7. ^ 陈佳穗,台湾地名传说所反映之居民集体意识研究,南亚学报,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