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颜惠庆摄政内阁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颜惠庆摄政内阁是1924年在北京政变中倒台的第二次颜惠庆内阁于1926年5月13日恢复,但在奉系的压力下,于1926年6月22日倒台。随后海军总长杜锡珪得代理国务总理(同时代行大总统职),成立杜锡珪临时摄政内阁。因本内阁摄行大总统职权,故为摄政内阁。[1]:297本内阁实际未能就职。本内阁的法源是《中华民国宪法》。

简介

[编辑]

1926年初,冯玉祥国民军吴佩孚张作霖的直奉联军爆发战争,直奉联军取得上风。因此政治问题便开始突出。吴佩孚的总部派员来上海顾维钧汤尔和罗文干孙丹林接触,并计划安排他们在1926年3月12日在汉口吴佩孚将军处祝贺其生日,在汉口小住以同吴佩孚商讨政府改组方案。吴佩孚当时最倾向于恢复1924年冯玉祥等人发动北京政变时倒台的第二次颜惠庆内阁。当时在南京的长江下游五省联军总司令孙传芳没有去为吴佩孚祝寿,孙传芳在上海有丁文江等人作为代表,丁文江时常同顾维钧、汤尔和、罗文干有接触,并曾为孙传芳传话,请他们去叙谈。[1]:277-282

最后,吴佩孚发出邀请电,请顾维钧等人去汉口会商,而没有提祝寿的事,尽管吴佩孚的寿筵将同时举行。顾维钧等人到汉口后,吴佩孚和他们会谈两三次。吴佩孚表示恢复颜惠庆内阁只是权宜之计,因为他关心的是整个中国特别是华北的政局,这需要张作霖的帮助,而张作霖对颜惠庆并无好感。虽然张作霖仍不同意吴佩孚恢复颜惠庆内阁的想法,但吴佩孚自信可以劝说张作霖接受。会谈结束后,其他人回上海,顾维钧被吴佩孚单独留下作进一步商谈。在两人多次密谈中,吴佩孚希望顾维钧能直接从汉口去北京,吴佩孚还认为尽管要恢复颜惠庆内阁,但内阁阁员需要调整。吴佩孚和颜惠庆及在北京的同僚商量后,想请顾维钧取代王克敏任财政总长,由施肇基任外交总长,施肇基到任前由颜惠庆兼任外交总长。1924年颜惠庆内阁时,王克敏和颜惠庆的关系就很僵。但顾维钧拒绝任财政总长,只勉强答应先回上海考虑一下。吴佩孚托顾维钧在回上海途中拜会一下南京的孙传芳。约十天后,4月29日顾维钧返回汉口又见吴佩孚,拒绝了任财政总长的邀请,随后奉吴佩孚之命带着吴佩孚修改过的内阁名单去北京。[1]:277-282

1926年4月25日,直奉联军击败冯玉祥的国民军,迫走段祺瑞,直奉双方一致同意恢复宪法,恢复颜惠庆内阁作为过渡。[2]:220-2211926年5月6日,顾维钧乘火车抵达北京,除颜惠庆外的原颜惠庆内阁几乎全部阁员到火车站迎接。随后顾维钧被送往颜惠庆寓所,同颜惠庆开会议论内阁名单。名单显示这是吴佩孚和张作霖双方的联合内阁。[1]:277-2821926年5月13日,颜惠庆内阁全体阁员宣布“依法复职”,并重行任命各部总长,同时宣布大总统曹锟于1926年5月1日辞职,依法由国务院摄行大总统职权。[2]:220-221[3]尽管内阁名单已揭晓,内阁任命已公布,但内阁会议尚不能举行,且顾维钧仍拒绝任财政总长。张作霖对内阁名单也尚不满意,为满足他的愿望,张景惠可能被提名为陆军总长,郑谦为内务总长,但张作霖想要的是没有颜惠庆的内阁。所以虽然颜惠庆内阁恢复,但无法行使职权,张作霖方面的张景惠、郑鸣之也没有就任这两个总长。此后,张作霖派杨宇霆、郑谦为代表,吴佩孚派张鸣岐白坚武为代表,在天津开会以图就内阁达成折中办法。张鸣岐后来到北京后向顾维钧透露,张作霖的代表提议顾维钧为国务总理,顾维钧曾在颜惠庆内阁任外交总长,也是华盛顿会议的代表,吴佩孚表示接受这一提议,因为这将使以华盛顿会议的代表为国务总理的原则得以延续。但孙润宇告诉张志潭,发表顾维钧主持内阁将会引起日本人来找麻烦,张志潭将此告知在天津的直系保定派首脑们,于是天津会议的公报被扣下不发表。[1]:277-282

当时天津有人(顾维钧认为可能是被排除在恢复后的颜惠庆内阁之外的张志潭)提议,在澄清日本人的态度期间,可由某人代理国务总理。颜惠庆内阁1926年5月恢复后,会商仍在进行,内阁会议一直未举行,这是因为尽管6月8日前后顾维钧就任财政总长,但被提名的奉系人员并未到职,所以该时期实际上是政治真空。[1]:277-2821926年6月22日,一直未就职的颜惠庆内阁举行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内阁会议,决定颜惠庆辞职照准,改派海军总长杜锡珪兼代国务总理。[2]:220-221最终海军总长杜锡珪经劝说而在7月6日就任代理国务总理,随后成立杜锡珪临时摄政内阁[1]:277-282

内阁成员

[编辑]

内阁成员如下(附国务院秘书长):[2]:29-30[2]:61-62

国务总理、各部及秘书长 各部总长 各部次长
国务总理 颜惠庆(1926年5月13日复职—6月22日辞免) ——
外交部 施肇基(1926年5月13日任—6月22日;未就,国务总理颜惠庆暂兼代) (空缺)
内务部 颜惠庆(1926年5月13日复职,免兼)→
郑谦(1926年5月13日任—6月22日;未就,代次长刘馥代)
刘馥(1926年5月15日—6月22日;暂代)
财政部 王克敏(1926年5月13日复职,免)→
顾维钧(1926年5月13日任—下届续任;代次长袁永廉代)
袁永廉(1926年5月15日—6月22日;代)
(空缺)
陆军部 陆锦(1926年5月13日复职,免)→
张景惠(1926年5月13日任—6月22日;未就)
(空缺)
(空缺)
海军部 李鼎新(1926年5月13日复职,免)→
杜锡珪(1926年5月13日任—下届续任)
(空缺)
司法部 张国淦(1926年5月13日复职—下届续任) (空缺)
教育部 黄郛(1926年5月13日复职,免)→
王宠惠(1926年5月13日任—6月22日;未就)
(空缺)
农商部 高凌霨(1926年5月13日复职,免)→
杨文恺(1926年5月13日任—下届续任)
(空缺)
交通部 吴毓麟(1926年5月13日复职,免)→
张志潭(1926年5月13日任—下届续任;次长陆梦熊代)
陆梦熊(1926年5月13日—6月22日)
国务院秘书长 (空缺) ——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顾维钧. 顾维钧回忆录(第一分册). 北京: 中华书局. 1983. 
  2. ^ 2.0 2.1 2.2 2.3 2.4 钱实甫 编著,黄清根 整理. 北洋政府职官年表.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1. 
  3. ^ 郭廷以. 中華民國史事日誌(二). 台北: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