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雾计算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雾计算(英语:Fog Computing)或雾联网Fog Networking,或Fogging),是使用最终用户终端装置或连接最终用户装置的边缘装置,以分布式协作架构进行资料存储(相较于将资料集中存储在云数据中心),或进行分布式网络数据包传输通信(相较于透过互联网骨干路由),或相关分布式控制或管理。雾计算是由思科(Cisco)在2014年所提出的概念[1],为云计算的延伸,这个架构可以将计算需求分层次、分区域处理,以化解可能出现的网络塞车现象。

雾计算的应用和物联网(IoT)及智慧联网(M2M)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在物联网中,我们日常使用中的大多数装置将被彼此连接,最为具体概念为缩短处理资料时间,亦TSN(Time Sensative Networking),多数应用为医疗、智慧工厂、智慧车、智慧电网等。在讲求AI的时代,雾计算可以协助后台计算运作更有效率,在靠近IOT Device端就具备计算、监控、收集资料的功能,之后再将资料传至数据中心做更随为大量的资料分析及演算。

发展历史[编辑]

2014年,思科公司在Cisco Live 2014首度提出这个概念。

相关条目[编辑]

参考文献[编辑]

  1. ^ Cisco IOx in Cisco Live 2014: Showcasing “fog computing” at work, cisco.com, 2014-05-13 [2016-05-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