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邹狭胸菊虎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邹狭胸菊虎
邹狭胸菊虎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纲: 昆虫纲 Insecta
目: 鞘翅目 Coleoptera
科: 花萤科 Cantharidae
属: 狭胸菊虎属 Stenothemus
种:
邹狭胸菊虎 S. cou
双名法
Stenothemus cou
Hsiao, 2015

邹狭胸菊虎学名Stenothemus cou)为花萤科狭胸菊虎属的一种。

物种描述[编辑]

形态学[编辑]

本种头部及前胸成暗红至褐色,前胸背板前后缘成黄褐色。触角触角暗褐色,每节触角小节基部淡黄色;大颚黄褐色,末端暗褐色;小颚须、下唇须黄褐色;足基节、转节、腿节基部淡褐色,余腿节、胫节端部、跗节暗褐色至褐色,余胫节、跗节基部、爪黄褐色;翅鞘黄褐色,表面散布暗色小圆斑。全身覆满淡黄色细毛,头楯前缘着生淡色刺毛,触角和足除了黄色细毛并参混褐色刺毛[1]

头部后侧稍微隆起,侧缘至头楯前缘则略为凹陷,头楯前缘中央有一凹口,表面布满细微点刻而无光泽,触角窝后有一矩形凹陷,触角向后延伸至翅鞘2/3。前胸背板近正方形,侧缘微呈拱形,侧缘后侧近后缘角略为隘缩;表面隆起,尤其是后面的部分,前侧缘则凹陷,中线有一纵沟现于中后部;无光泽。小楯板三角形然末端圆弧。翅鞘除基部较为光滑外表面点刻紧密。足修长[1]

雌虫及雄虫在体色、毛列和点刻上大致相同,但雌虫复眼明显小于雄虫,体幅较雄虫宽,且触角也短于雄虫,仅向后延伸至翅鞘1/2[1]

分类学[编辑]

本种隶属花萤科狭胸菊虎属[2]

发现过程[编辑]

2013年11月,台湾大学昆虫系学生萧昀南投县仁爱乡山区采集时发现了一种未曾描述过的物种。并于隔年向农业试验所伦敦自然史博物馆,商借到一批采集自南投信义乡和嘉义阿里山乡形态相似的标本进行比对。然而在检查生殖构造时,意外发现又是另一个未描述过的独立新种。由于两物种的模式标本采集地分别属于赛德克族和邹族的传统领域。因此两物种分别命名为赛德克狭胸菊虎Stenothemus seediq)、邹狭胸菊虎(Stenothemus cou[3]

分布与栖地[编辑]

本物种目前仅知分布于台湾,居住于中部海拔约2000米左右之阔叶林带。

参考文献[编辑]

  1. ^ 1.0 1.1 1.2 Stenothemus cou Hsiao, 2015 鄒狹胸菊虎. taibif.tw. [2017-08-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09) (中文(繁体)). 
  2. ^ Hsiao, Yun. Description of two new species of the genus Stenothemus from Taiwan (Coleoptera: Cantharidae). Zootaxa. 2015-03-25, 3937 (2) [2017-08-09]. ISSN 1175-5334. doi:10.11646/zootaxa.3937.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16) (英语). 
  3. ^ 兩種以臺灣原住民族命名的菊虎新種:賽德克狹胸菊虎、鄒狹胸菊虎 - PanSci 泛科學. PanSci 泛科学. 2015-04-08 [2017-08-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09) (中文(台湾)). 

外部链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