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河沈氏宗祠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白河沈氏宗祠
位置 台湾台南市白河区昇安里三间厝81号
坐标23°21′51″N 120°25′58″E / 23.36408°N 120.4328°E / 23.36408; 120.4328坐标23°21′51″N 120°25′58″E / 23.36408°N 120.4328°E / 23.36408; 120.4328
建成时间 清朝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1]
类型登录等级:历史建筑
登录种类:祠堂
白河沈氏宗祠在台南市的位置
白河沈氏宗祠
白河沈氏宗祠
白河沈氏宗祠在台南市的位置
详细登录资料

白河沈氏宗祠位于台湾台南市白河区三间厝,为沈氏家族的宗祠,该建筑于民国92年(2003年)1月22日公告为历史建筑[1]。宗祠的历史若依据据说曾存有的进士匾来推断,则在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已存在[2]:2-20。不过《台南县历史建筑白河沈氏宗祠修复及再利用调查研究》等书因未查到当地或沈氏原籍有进士记录,而依据“孝思堂匾”将创立年代推定在嘉庆五年(1800年)左右[2]:2-20[3]。沈氏宗祠原为五开间建筑,日治时期重修后成为现在的三开间建筑[3][2]:2-20

沿革[编辑]

白河沈氏宗祠据说原有收藏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的“进士匾”,但已失窃,现存有嘉庆五年(1800年)的“孝思堂”匾[3]。一般以进士匾之年代推断宗祠建于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但《台南县历史建筑白河沈氏宗祠修复及再利用调查研究》及黄明雅《南瀛历史建筑志‧白河沈氏宗祠》等书因为没有查到有三间厝沈家中过进士的文献纪录而对此保留,以“孝思堂”匾的落款推为创立年代[2]:2-20[3][4]

该宗祠原为五开间建筑,有燕尾脊,但燕尾即与两侧稍间可能在日治时期明治三十九年(1906年)因地震之故而毁坏,之后于明治四十二年(1909年)重修成今三开间格局[3]。又过了三年之后(1912年),宗祠登记为“沈世里祭祀公业”,由沈白、沈求与沈文池担任管理人[3]。在昭和五年(1930年)的新营地震中宗祠可能再次因地震受损,故于昭和八年(1933年)时进行整修[3]。昭和十九年(1944年)时祭祀公业改由38人持分共有并共同管理宗祠[3]。然而沈家宗祠的祭祀公业约在日治时期中叶到二次大战之间解散,在二次大战之后不再一同举行祭祀仪式[3]

二次大战后,由于宗祠在没有管理委员会的情况下是由祠后田产的佃租者负责,承租者不须交租,只要负责清扫宗祠与上香即可[3]。乡绅邱瑞寅曾于民国40年(1951年)商借在沈氏宗祠设立私塾教授汉文,借用到民国四十二年(1953年)为止[注 1][3][2]:2-21。而后隔年宗祠又为沈章成借来放置已装袋的收成稻谷[3]。民国五十三年(1964年)时宗祠又到白河大地震影响而受创,部分木结构变形[3]。到了民国七十年(1981年)时,沈有兴借用宗祠作为木材加工厂,期间曾协助维护宗祠,更换过5、6根腐朽的梁木[3]。民国九十年(2001年)为了古迹或历史建筑的申请,沈有兴配合环境需要而将木工场迁离[3]

由于921大地震的关系,宗祠结构受损更加严重,台南县政府文化局遂于2002年5月邀学者专家会勘,之后文建会来函表示若沈氏宗祠列为古迹的话可补助500万修缮经费,而仅列为历史建筑的话则补助款只有一半[3]。南县文化局在该年8月28日召开审查会后于隔年1月22日将宗祠公告为历史建筑,而宗祠代表沈丽祥在8月时签署自筹配合款250万元同意书后,台南县政府便于该年12月委托曾文吉建筑师事务所负责修复设计与监造事宜,而2004年2月出版了委托树德科技大学进行的调查研究[3][4]。宗祠的修复工程最后在2004年3月15日时动工,2005年9月8日竣工,不过该期工程主要仅修复主结构,不包括彩绘部分,台南县政府因此在2006年6月再次向文建会申请补助[3]。工程于2008年1月完工[4]

沈氏家族[编辑]

三间厝沈家祖籍福建省漳州府南靖县,其福建开基祖为“廷辅公”,传数代之后到“万七郎”[注 2],因在宋理宗时期(1224年-1264年)迁到“永定塘背”而为永定塘背开基祖[3][2]:2-12[4]。而从万七郎起算起的第八世“永达公”为南靖象溪开基祖,第九世“义正公”为梅坪开基祖,第十世“万全公”为竹溪开基祖,三地均位于南靖县[3]。而基于陈运栋指出永定县为纯客县,南靖县部分为客家人的论点,祖先曾居住在永定、南靖的三间厝沈氏可能为客家人[注 3][3][2]:2-12。不过《台南县历史建筑白河沈氏宗祠修复及再利用调查研究》一书也表示,沈氏家族基本上仅能说有可能是客家人,或是福佬客,因为相关证据不够充分,且该家族目前并无任何客家习俗存留[2]:2-13。此外传统客家宗祠会在后方设置“化胎”,为一高起的土丘,有靠背、靠山的含意,但沈氏宗祠后面虽留设空地,但并未设有化胎[注 4][2]:3-8

而据谱系记载,三间厝沈家开台祖为从“万七郎”算起的第十五世的“肇卜公”(1695年-1775年)与肇藩、肇刊、肇符四位[3][2]:2-15[4]。他们约在清康熙或雍正年间来台[注 5],不过三间厝沈氏全为“肇卜公”之后代,其他三位为何无传的原因则不明[3][4]

建筑[编辑]

沈氏宗祠现为三开间建筑,共十五架楹,空间分为步口(檐廊)、明间(公妈厅)与左右次间,明间的神龛为作主要的祭祀空间,而左右次间过去分别祭祀土地公与祖先牌位[3]。其屋瓦使用黑色仰合瓦,屋顶为悬山顶,屋脊则为大脊[3]。整体彩绘装饰并不多,主要以素色髹漆处理,不过步口与明间的瓜柱、梁坊仍有几幅落款日昭和癸酉年(1933年)南式彩绘[3]

其他[编辑]

日治后期因受到寺庙整理运动的影响,三间厝全安宫曾将两尊玄天上帝神像藏在沈氏宗祠内,直到二次大战后才迎回全安宫内[2]:2-19

注释[编辑]

  1. ^ 12到15人,因为学童需要帮忙农耕,所以上课时间在晚上[2]:2-21。后来因为学生不足而停办[2]:2-21
  2. ^ 廷辅公又称“八木公”,有八子,分别是长椿一郎、次楸二郎、三松三郎、四柏四郎、五桂五郎、六榕六郎、七根七郎、八枝八郎[2]:2-12[4]。八枝八郎公的长子是“千五郎”,育有七子,万七郎为第七子[2]:2-12[4]
  3. ^ 白河地区除了三间厝沈氏之外,被认为是客家人家族的还有三间厝黄家、客庄内张家、内角魏家、海丰厝林家、海丰厝刘家、诏安厝李家、枋子林张家、草店李家、柑宅郑家、外崎内李家[2]:2-15
  4. ^ 《台南县历史建筑白河沈氏宗祠修复及再利用调查研究》一书中所比较的白河区现存宗祠中,只有枋子林张氏宗祠有明显的化胎[2]:3-8
  5. ^ 宗祠内旧的公妈牌上面有“皇明”二字,但开台祖是否在明郑时期就来台仍需考证[4]

参考资料[编辑]

  1. ^ 1.0 1.1 白河沈氏宗祠. 文化部文化资产局.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6). 
  2.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树德科技大学. 《台南縣歷史建築白河沈氏宗祠修復及再利用調查研究》. 2004-02. 
  3. ^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3.13 3.14 3.15 3.16 3.17 3.18 3.19 3.20 3.21 3.22 3.23 3.24 3.25 黄明雅. 白河沈氏宗祠. 《南瀛歷史建築誌》. 台南县政府. 2009-03: 126-135. ISBN 978-986-00-9689-7. 
  4. ^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王念湘、沈识鹤、郭百超、李丽菁、潘丰富. 《南瀛宗祠誌》. 台南县政府. 2009-11: 64–71. ISBN 978-986-02-06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