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王泽戎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王泽戎(1912年—1993年),湖南祁东人。民族事务专家。公元1929至1932年就读于湖南第一师范第32班。家中祖业丰盈,广有田产。幼即入学,先后就读于衡阳省立第三师范附小和省立第五中学。1932年毕业于湖南一师后,回乡教书。1933年考入南京国民政府蒙藏委员会政治班第1期学习,1935年以优异成绩毕业,留会任见习员,次年任调查员。1939年升任蒙藏委员会调查组长,从事民族地区政治经济的调查研究。他遍历甘肃、青海、新疆、蒙古等少数民族地区,考察当地的经济、文化情况,写下了大量的调查笔记和文章。1939年撰写的《柴达木垦殖刍议》长文,发表在《蒙藏月刊>>和《边疆通讯》上,系统阐述了柴达木盆地的开发建设蓝图。该文曾被国民党中央大学《史地周刊》转载并作为教材,受到专家、学者的好评。有关新疆罗布泊的调查专论《黄番调查记》,1940年发表于《天山月刊》,为较早介绍罗布泊的文章之一。他因长期深入边疆地区,掌握了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情况的第一手资料,积极向蒙藏委员会和国民政府建议开发边疆民族地区,同时亲身实践开发计划。1940年主持成立柴达木屯垦督办,实行屯垦试点,取得了一定成效,引起各界人士的重视。1942年,调任重庆国民政府蒙藏委员会人事股长。1944年了月调任该会驻青海蒙古盟政府协赞专员。其时,正值抗日战争高潮时期,少数民族地区各种力量渗透,关系错综复杂,他克服困难,代表政府履行职责,团结蒙藏政教领袖参加抗日,组织祁连山藏族人民宣传抗日和慰劳前方抗日将士、安抚外蒙古和哈萨克族内移的人民,协助地方当局在蒙、藏聚居地区创办了红湾寺、西藏寺、莲花寺、永关寺等四所新式小学,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稳定和教育事业的发展。由于成绩卓越,抗战胜利后被国民政府授予胜利勋章。1947年,担任蒙藏委员会专员。1949年2月任该会驻桂林办事处主任。8月底,国民政府撤退,他返回老家祁东。1952年受到判刑处理,1984年祁东县人民法院作出撤销原判的决定,为其恢复名誉。1985年,经当地统战部门推荐,王泽戎被聘为省文史研究馆馆员。由于他长期在国民政府蒙藏委员会工作,对国民党时期的民族政策比较了解,掌握的资料甚多,入馆后积极撰写蒙藏地区的文史资料,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如《擒获额济纳旗日本特务机关长山本光治事略》和《顾嘉堪布抗战时期二三事》两文,为研究甘肃抗日战争时期的地方史志提供许多真实的史料,受到了甘肃省文史研究部门的高度重视。1993年在祁东老家因病去世,享年8l岁[1]

参考资料[编辑]

  1. ^ 《湖南第一师范名人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