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无厘头文化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本条目为
香港人口文化系列之一
香港人口普查
2021年人口普查
香港人  新界原居民
海外港人
宗教与风俗  哲学
语文  用语  文学
殡仪  节日与公众假期
购物  饮食  烧烤文化
传媒  电视  电影
艺术  漫画  动画
音乐  流行音乐
教育  补习文化
体育  赛马
网络文化  电子竞技
建筑  法定古迹
非物质文化遗产
香港次文化
港式幽默
无厘头文化
MK文化
MK Pop
铁路迷文化
巴士迷文化
小贩文化
街车文化
街机文化
其他香港系列

无厘头文化原是一种香港次文化,后来逐渐演变成香港流行文化,无厘头文化透过香港影视作品得以大力发展,后被华语地区广泛接受。无厘头的幽默源于令人惊讶和不协调的元素,以及文化微妙的复杂相互作用。这样的偏离带有幽默、反讽的意味。无厘头的典型组成部分包括荒谬的模仿、对比的并置、口语对话和行动中的突然夸张。

语源

[编辑]

无厘头原写作“莫釐頭尻”,是广东南海一带的粤语俚语。莫釐是指“没有道理,分不清楚”,则指脊骨尾部或还没长成的尾巴,读作“Kao1[1],在这里引申为“末端、最尾”之意思。“莫釐頭尻”,可以解为“不分头尾”,意思是:形容人或事分不清次序和头尾,毫无逻辑[2]

莫釐”后来变音成“無釐”,又或者是“莫”通“无”而假借;“”字由于读音与粤语粗口“”字同音,为求避讳而去掉。再因为“”通“厘”,常年简略下变形成为“无厘头”。

缘起

[编辑]

无厘头文化充斥草根式笑话、触动受众神经质幽默表演,并利用表面毫无逻辑关联的语言和肢体动作,表现出人物出人意表、看似矛盾的行为方式来嘲讽别人或是制造一些气氛,效果往往滑稽可笑。然而这种方式往往需要对该幽默的起源能有充份的认识或是明白事情的来龙去脉才能明了。

“无厘头文化”刚出现时受过教学界大加鞭鞑,认为对青少年构成不良影响,但近年这种文化已开始受到广泛研究。

有论者认为,随着1990年代,香港步入“后六四事件”时代,第二度移民潮爆发,主权移交问题困扰香港政治及民生,无厘头文化以至卡啦OK兴起,反映港人当时的消极态度,宁愿沉醉于自恋式的消费模式,同时1980年代香港音乐及电影讽刺时弊的现实元素渐受冷落,娱乐文化转而追求即时快感。[3]

手法

[编辑]

电影、电视剧对白

[编辑]

无厘头表演形式最早来自曾志伟的香港电影《小小小警察》(1989)。周星驰的电视剧作品《盖世豪侠》是最早创立的无厘头文化,剧集中周星驰的口头禅,例如“坐低饮啖茶,食个包”(粤语,即“坐下来喝口茶,吃口包”),“你讲嘢呀?”(字面解释为“你有在说话吗?”,按照一般粤语使用习惯此处应该为“你没开玩笑吧?”或者“你说的不是废话吗?”),及剧中的地方名“段古母辛府”(断估冇辛苦,即“随意瞎猜不会辛苦”),成为了当时不少香港人的口头禅,做成一种社会现象。其中“你讲嘢呀?”暗讽对方说废话。但不同文化亦会以“你讲嘢呀?”作相同功用。如法文有所谓“tu parles!”,意即“你讲嘢!”

角色

[编辑]

周星驰的电影中,角色的编排亦多次营造荒谬、突兀、粗俗的喜剧效果。在他早年的电影中,吴君如等女角会突然造出夸张的表情、更甚是下流不文的动作,触动观众的神经。在《唐伯虎点秋香》中,由李健仁反串的女角如花以中指挖鼻的场面,首次在银幕出现,此后在他多部电影中有类似的安排,更成为他后来为生力啤拍摄的广告的压轴角色、以及成为了丑女的代名词。又例如刘以达在《食神》中扮演梦遗大师的诡异形像,以及《国产凌凌漆》中的罗家英怪博士角色,都是无厘头角色的代表。

在《家有囍事》中,周星驰饰常欢以《南拳北腿孙中山》的续集《醉拳肯尼迪》,其中铁拳无敌孙中山亦成为日后其他恶搞文化的根源。 周星驰演古装剧时,会刻意采用现代语、现代观念,角色、场景与时空的矛盾穿梭影片,充分发挥无厘头精神,亦成为周星驰电影的重要标记。

歌曲

[编辑]

在无厘头文化草创之时,当年香港新扎女歌手甄楚倩有一首极为流行的士高歌曲《今天天气呵呵呵》,亦是利用了无厘头手法,借助天气来掩饰自己的内心对白。“今天天气呵呵呵”一句后来亦被另一位流行歌手周慧敏引用,指自己不会为了讨好别人而对人说一些无关痛痒的闲聊对话。

无厘头文化亦出现在一些完全没有关连,但含有近似词语的废话来回应废话的场合。例如:有人在洗手间门外把朋友截停问:“喂,你去边呀?”(“你要去哪里?”)有时回应者可能会冷冷的回一句:“去金边呀!”。曾志伟林敏骢的《冇有线电台》中的一首歌《皮球大合唱》便充斥着一大堆这样的对白:

呢度畀唔畀搭台呀?
呢度畀唔畀搭咀呀?
呢度畀唔畀搭棚呀?
喂,你去边呀?
我去金边呀!
我去扎辫呀!(对话者是男生)

小说

[编辑]

很多时要对当地(主要是香港)的文化有一定认识,才能够明白无厘头对白的含意。例如:在梁望峰的一本小说中,一对兄妹有这样的对白:

兄(小说中化名“泥明”):我来自北京!
妹(小说中化名“泥明C”):(头也不回的回答)停不了的爱!

乍看之下的确是完全没有关系的回答,但若明白当时的流行文化,这两句对白的解读如下:

兄:我来自北京!(歌手黎明的歌,暗指“其实我是黎明”)
妹:停不了的爱!(歌手黎明诗的歌,暗指“如果你是黎明的话,那么我就是黎明诗了。废话!”)

参见

[编辑]

参考

[编辑]
  1. ^ 九声。苦刀切”
  2. ^ 香港商业电台雷霆881《光明顶》(2010年6月21日)节目内查证
  3. ^ 《粤语流行曲的发展与兴衰》 黄霑博士论文 香港大学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