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清宁宫 (台湾)

坐标22°58′17″N 120°15′04″E / 22.97125°N 120.25117°E / 22.97125; 120.25117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仁德清宁宫
基本信息
位置 中华民国台湾台南市仁德区仁德里中正路二段1247号[1]
主神文衡圣帝
建立时间清乾隆十年(1745年)
地图
地图
清宁宫内部

清宁宫位在台湾台南市仁德区,主祀文衡圣帝,原祀福德正神[2]。过去辖境涵盖整个仁德北里,现在主要是羌市庄的庄庙[2]

沿革[编辑]

清宁宫创建于乾隆十年(1745年),原是土地公庙[2][1]。约在嘉庆年间有土库仔糖间的黄艺[注 1]倡建新庙,且将附近聚落所奉祀神明集中奉祀[注 2],再另迎文衡圣帝为主神[2]。当时庙宇约位在今址东北50米处[2][1]

日治时期的明治四十年(1907年),仁德区长黄加隆、仕绅卢乞等人集资重修[1]。昭和十三年(1938年),因开辟中山路(市道182号部分路段),清宁宫被迫拆除,庙中神明被各聚落迎回奉祀[2]。二次大战后,当地居民于民国46年(1957年)重建庙宇,于两年后(1959年)完工,将各神明迎回[2][1]。但到了民国67年(1978年),因为拓宽中正路导致清宁宫再次被拆,各庄神明被迎回并各自建庙,而主神文衡圣帝则由各庄头轮祀[注 3][2][1]。直到民国81年(1992年),才由卢炎炭、陈文汉等人集资在今址重新建庙[2][1]。工程自该年(1992年)4月开始,并在次年(1993年)1月10日[注 4]庆成安座[1]

注释[编辑]

  1. ^ 《仁德乡志》记为“黄公艺”[1]
  2. ^ 土库仔保生大帝、锺厝福德正神、菅林墘中坛元帅、狗肉玄天上帝、林仔注生娘娘[2][1]
  3. ^ 依序是菅林墘、狗肉、锺厝、林仔、土库仔[2][1]
  4. ^ 《仁德乡志》原文写说在“同年农历十二月十八日”[1],但民国81年对应壬申年,其农历十二月十八日已是1993年1月10日,故实为民国82年的事。

参考来源[编辑]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宋义祥 主修. 《仁德鄉志》. 仁德乡公所. 1994: 页955、956. 
  2.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许永河. 《遇見182:從府城到龍崎》. 台南市政府文化局. 2014-12: 页242、243. ISBN 978-986-04-3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