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法兰西王位觊觎者列表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自1830年8月9日波旁王朝查理十世宣布退位、1848年2月24日奥尔良王朝路易-菲利普一世宣布退位、1870年9月4日拿破仑三世宣布退位以来,法国王位的争夺主要出现在这三个家族即现在的正统派奥尔良派波拿巴派。目前这些家庭成员所持有的爵位都是礼称。他们传统上被承认,但没有合法存在,根据法兰西共和国的法律,统治家族的领袖没有授予荣誉和荣誉标志或头衔的能力。

正统派 波旁王朝[编辑]

1792年—1814年:第一共和国到帝国时代[编辑]

画像 觊觎者 任期 头衔 备注 纹章
路易十六
路易-奥古斯特
Louis-Auguste
1754年8月23日—1793年1月21日
1792年9月21日

1793年1月21日
(122天)
贝里公爵
法国王太子
法国和纳瓦拉国王
法兰西人的国王
1774年5月10日起为法国和纳瓦拉国王,1792年9月21日被废黜并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在保皇党心里路易十六仍然是法国国王直至1793年1月21日被处决。
Louis XVI 路易十七
路易-夏尔
Louis-Charles
1785年3月27日—1795年6月8日
1793年1月21日

1795年6月8日
(2年138天)
诺曼底公爵
法国王太子
路易十六的儿子。在父亲去世后,被保皇党拥立为王位觊觎者,他当时被囚禁在圣殿塔,直至1795年6月8日去世。
路易十八
路易·斯坦尼斯拉夫·格扎维埃
Louis Stanislav Xavier
1755年11月17日—1824年9月16日
1795年6月8日

1814年4月11日
(18年307天)
普罗旺斯伯爵 路易十七的叔叔。在侄子作为王位觊觎者期间,路易十八自称摄政王。在路易十七去世后,被拥立为王位觊觎者。1814年4月6日,法国皇帝拿破仑一世宣布退位。几经周旋,路易十八代表波旁王朝,在1814年4月11日复辟王政时代。

1815年—1815年:百日王朝时代[编辑]

画像 觊觎者 任期 头衔 备注 纹章
路易十八
路易·斯坦尼斯拉夫·格扎维埃
Louis Stanislav Xavier
1755年11月17日—1824年9月16日
1815年3月20日

1815年7月8日
(110天)
普罗旺斯伯爵
法国和纳瓦拉国王
1815年3月20日,拿破仑重返法国,自称皇帝。而路易十八及王室成员出逃。直至同年7月8日,拿破仑在滑铁卢战役战败,再次退位。路易十八复辟。

1830年—1883年:七月王朝到家族直系的灭亡[编辑]

画像 觊觎者 任期 头衔 备注 纹章
查理十世
查理-菲利普
Charles-Philippe
1757年10月9日—1836年11月6日
1830年8月2日

1836年11月6日
(6年96天)
阿图瓦伯爵法语Liste des comtes d'Artois
蓬蒂厄伯爵法语Liste des comtes de Ponthieu
法国和纳瓦拉国王
1824年9月16日起为法国国王。1830年,法国爆发七月革命,并在荣耀三日后退位,放弃自己和儿子昂古莱姆公爵路易王子的继承权,支持孙子阿图瓦的亨利继承王位。但这一切并没有实现。查理作为王位觊觎者直至去世。
路易十九
路易-安托万
Louis-Antoine
1775年8月6日—1844年6月3日
1836年11月6日

1844年6月3日
(7年210天)
昂古莱姆公爵法语Liste des comtes et ducs d'Angoulême
法国王太子
查理十世的儿子,在1830年8月2日父亲退位后,是法理上的法国国王。但在20分钟后,他被迫签署放弃继承权的协议。在父亲去世后,被认为是王位觊觎者路易十九直至去世。
亨利五世
阿图瓦的亨利
Henri d'Artois
1820年9月29日—1883年8月24日
1844年6月3日

1883年8月24日
(39年82天)
尚博伯爵法语Château de Chambord
波尔多公爵法语Liste des comtes de Bordeaux
查理十世的孙子;路易十九的侄子,在1830年8月2日祖父和伯父放弃王位后,是法理上的法国国王。9日,在众议院敕令下,亨利被迫放弃王位。在伯父去世后,被认为是王位觊觎者亨利五世直至去世。在1870年法兰西第二帝国灭亡后,然而,他对保留白旗作为法国国旗的执著,导致法兰西再无王政。
在亨利去世后,所有路易十五的合法男嗣灭亡

奥尔良派 奥尔良王朝[编辑]

画像 觊觎者 任期 头衔 备注 纹章
路易-菲利普一世
奥尔良的路易-菲利普
Louis-Philippe d'Orléans
1773年10月6日—1850年8月26日
1848年2月24日

1850年8月26日
(2年183天)
奥尔良公爵
法兰西人的国王
1830年8月9日起为法兰西人的国王。1848年,法国爆发二月革命,并退位。1848年2月24日起作为王位觊觎者直至去世。
路易·菲利普二世
奥尔良的菲利普
Philippe d'Orléans
1838年8月24日—1894年9月8日
1850年8月26日

1883年8月24日
(32年363天)
巴黎伯爵
王家亲王法语Prince royal
路易-菲利普一世的孙子,在祖父退位后,仍是法理上的法国国王。在1883年,亨利五世去世后,被一部分的正统派主义者认为是正统派的菲利普七世。

正统派 波旁-安茹王朝[编辑]

1883年,尚博伯爵亨利的去世成为法国王位继承的一个转折点。在这个最后一位波旁王朝直系合法成员去世以后,大多数正统派转而支持奥尔良派菲利普,并融入了奥尔良派。有部分正统派乌得勒支和约视为无效,不排除已成为外国王子的波旁王朝成员,即西班牙国王费利佩五世的最长的后裔——蒙提宗伯爵胡安被视为法国王位继承人。波旁王朝直系消亡以后,波旁王朝安茹分支,即西班牙分支成为长系。

画像 觊觎者 任期 头衔 备注 纹章
让三世
胡安·德·波旁
Juan de Bourbon
1822年5月15日—1887年11月18日
1883年8月24日

1887年11月21日
(4年89天)
蒙提宗伯爵英语Count of Montizón 在远房堂兄阿图瓦的亨利于1883年8月24日去世以后,胡安便成为了波旁王朝辈分最大最长的成员。也是雨果·卡佩路易九世亨利四世后裔中辈分最大最长的成员。部分正统派视其为法国和纳瓦拉王位的觊觎者。同时,胡安也是卡洛斯主义的王位觊觎者。
查理十一
卡洛斯·德·波旁
Carlos de Bourbon
1848年3月30日—1909年7月18日
1868年10月3日

1909年7月18日
(40年288天)
马德里公爵英语Duke of Madrid 在父亲胡安·德·波旁去世以后,卡洛斯便成为了波旁王朝辈分最大最长的成员、法国和纳瓦拉王位的觊觎者以及波旁王朝的领袖。同时,卡洛斯也是卡洛斯主义的王位觊觎者。
雅克一世
海梅·德·波旁
Jaime de Bourbon
1870年6月27日—1931年10月2日
1909年7月18日

1931年10月2日
(22年76天)
马德里公爵英语Duke of Madrid
安茹公爵
在父亲卡洛斯·德·波旁去世以后,卡洛斯便成为了法国和纳瓦拉王位的觊觎者。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海梅获得了安茹公爵的头衔。这个头衔由祖先费利佩五世登上西班牙国王王位之前所使用。此后大多数法国正统派继承人,都持有这个头衔。同时,海梅也是卡洛斯主义的王位觊觎者。
查理十二
阿方索·卡洛斯·德·波旁
Alfonso Carlos de Bourbon
1849年9月12日—1936年9月29日
1931年10月2日

1936年9月29日
(4年363天)
圣海梅公爵英语Duke of San Jaime
安茹公爵
在兄侄都去世后,阿方索·卡洛斯成为法国和纳瓦拉王位的觊觎者。阿方索·卡洛斯同时持有安茹公爵头衔。同时,阿方索·卡洛斯也是卡洛斯主义的王位觊觎者。在阿方索·卡洛斯去世以后莫里纳伯爵卡洛斯的后裔绝嗣。
阿尔方斯一世
阿方索十三世
Alfonso XIII
1886年5月17日—1941年2月28日
1936年9月29日

1941年2月28日
(4年152天)
西班牙国王
托莱多公爵英语Duque de Toledo
西班牙国王阿方索十三世。1931年,被流放以后,辗转到罗马。为阿方索·卡洛斯的堂弟,在阿方索·卡洛斯死后,被视为波旁王朝的法国和纳瓦拉王位觊觎者。
亨利六世
海梅·德·波旁
Jaime de Bourbon
1908年6月23日—1975年3月20日
1941年2月28日

1975年3月20日
(34年20天)
西班牙王子
塞戈维亚公爵
马德里公爵英语Duke of Madrid
安茹公爵
阿方索十三世的次子。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海梅被视为波旁王朝的法国和纳瓦拉王位觊觎者,持有安茹公爵的头衔。同时,海梅也想收回自己放弃西班牙王位的话,视为卡洛斯主义的王位觊觎者。在儿子阿方索的要求下,还是放弃宣称西班牙王位的想法。
阿尔方斯二世
阿方索·德·波旁
Alfonso de Bourbon
1936年4月20日—1989年1月30日
1975年3月20日

1989年1月30日
(13年316天)
勃艮第公爵
波旁公爵
加的斯公爵
安茹公爵
海梅王子的长子。在父亲死后,成为波旁王朝的法国和纳瓦拉王位觊觎者。也是雨果·卡佩最长的后裔。
路易二十
路易斯·阿方索·德·波旁
Luis Alfonso de Bourbon
1974年4月25日—至今
1989年1月30日

至今
(35年146天)
都兰公爵英语Duke of Touraine
波旁公爵
安茹公爵
阿方索的长子。在父亲死后,成为波旁王朝的法国和纳瓦拉王位觊觎者。也是雨果·卡佩最长的后裔。同时也是弗朗哥公爵英语Duke of Franco的继承人(2022年前)。

融合派 奥尔良王朝[编辑]

1883年,尚博伯爵亨利去世后,奥尔良派想要成为传统王位的继承人而非七月王朝的继承人。奥尔良派将奥尔良派正统派融合,成为融合派。大多数正统派也转而支持奥尔良派菲利普。当时奥尔良派的继承人菲利普·德·奥尔良原本被称为“路易·菲利普二世”,而在1883年后被称为“菲利普七世”。尽管奥尔良公爵路易-菲利普二世参与了处决路易十六的投票法语Votes sur la mort de Louis XVI路易-菲利普一世仍然在波旁复辟时期被封为第一血亲亲王法语Premier prince du sang。这足以消除某些正统主义者最后的不情愿,他们准备将政治机会主义置于尊重基本。这些正统主义者将成为融合主义保皇派的一部分,考虑到尚博伯爵亨利无嗣,他们设想在奥尔良的支持下两个敌对王朝结盟。在他去世后,1883年8月24日巴黎伯爵菲利普因此成为法国王位的融合派王位觊觎者。

对于对法国王位的纷争法语Querelles dynastiques françaises奥尔良派根据以下几个论点来证明自己对法国王位的主张:

画像 觊觎者 任期 头衔 备注 纹章
菲利普七世
菲利普·德·奥尔良[1]
Philippe d'Orléans
1838年8月24日—1894年9月8日
1883年8月24日

1894年9月8日
(10年349天)
巴黎伯爵
王家亲王法语Prince royal
从1883年起,菲利普成为所有卡佩家族的王位觊觎者,而非只是单单的奥尔良家族。他放弃了祖父的自由主义。他的支持者不再像以前那样称他为“路易·菲利普二世”,而是“菲利普七世”,以声称与瓦卢瓦王朝波旁王朝有延续性。
菲利普八世
菲利普·德·奥尔良
Philippe d'Orléans
1869年8月24日—1926年3月28日
1894年9月8日

1926年3月28日
(31年201天)
奥尔良公爵 菲利普是菲利普·德·奥尔良的儿子, 1894年至1926年间为法国王位觊觎者。他也是一位著名的探险家、博物学家和作家。
让三世
让·德·奥尔良
Jean d'Orléans
1874年9月4日—1940年8月25日
1926年3月28日

1940年8月25日
(14年150天)
吉斯公爵 让是菲利普·德·奥尔良的堂弟兼妹夫、罗贝尔·德·奥尔良的儿子。在菲利普无嗣而终后,成为法国王位觊觎者。
亨利六世
亨利·德·奥尔良[2]
Henri d'Orléans
1908年7月5日—1999年6月19日
1940年8月25日

1999年6月19日
(58年298天)
巴黎伯爵 亨利是让·德·奥尔良的儿子。从1940年到1999年,亨利成为法国王位的觊觎者之一,随后被认为是法国国王“亨利六世”,而“亨利五世”是查理十世的孙子尚博伯爵亨利
亨利七世
亨利·德·奥尔良
Henri d'Orléans
1933年6月14日—2019年1月21日
1999年6月19日

2019年1月21日
(19年216天)
巴黎伯爵
克莱蒙伯爵法语Liste des comtes de Clermont-en-Beauvaisis
莫尔坦伯爵法语Comte de Mortain
法兰西公爵法语Duc de France
亨利是亨利·德·奥尔良的儿子。1999年父亲去世后,亨利成为法国王位觊觎者,拥有巴黎伯爵和法兰西公爵的礼节头衔。由于他是奥尔良公爵菲利普一世最年长的男性后裔,因此他自称为“法国王室的元首” 。
让四世
让·德·奥尔良
Jean d'Orléans
1965年5月19日—至今
2019年1月21日

至今
(5年155天)
巴黎伯爵
旺多姆公爵
让是亨利·德·奥尔良的儿子。自2019年,让成为法国王位觊觎者,自称为“法国王室的元首” 。

参见[编辑]

参考文献[编辑]

  1. ^ Prince Philippe, Count of Paris. Comte de Paris Letters, 1875-1894. 1875. 
  2. ^ Goyet, Bruno. Odile Jacob , 编. Henri d'Orléans, comte de Paris (1908-1999) : le prince impossible. 2001. ISBN 9782738109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