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瓦斯电力工业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东京瓦斯电力工业(日语:東京瓦斯電気工業、とうきょうがすでんきこうぎょう)通常略称成瓦斯电,乃是日本明治末期至昭和初期曾存在的公司,专门开发制造铁道机车车辆汽车航空器等产品。该公司为现今五十铃汽车、日野汽车、胡斯克瓦那全能(ハスクバーナ・ゼノア株式会社)等公司的前身,另外小松制作所DMG森精机等公司亦延续其中一部分事业。

沿革与概要[编辑]

1885年(明治18年)10月涩泽荣一、浅野总一郎等人从东京府接手了东京瓦斯局,创立“东京瓦斯会社(东京瓦斯前身)”,后来欲出售其机械部门。前佐贺县知事德久恒范日语徳久恒範自身出资25万日圆,另募得1百万日圆,以125万日圆之资本购入,1910年(明治43年)8月遂于东京市麹町区有乐町成立东京瓦斯工业,生产制造瓦斯金属器具。然而德久社长同年12月不幸病殁,且工厂遭受水灾肆虐,幸亏内阁总理大臣松方正义的五男松方五郎继续领导该公司,翌年在本所区业平町设立新工厂,总部迁移至现今隶属于墨田区的业平桥,并开拓珐琅铁器等新事业。1913年投入生产家用电器产品,且改称东京瓦斯电力工业。1914年7月28日欧洲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该公司在大阪炮兵工厂的技术辅导下所生产的引信大量销往战场,是当时日本唯一外销军需品的民间企业[1]。该公司短时间获取巨额利润,遂投资采购更多机械设备,开始投入工作母机、纺织机、飞机和汽车发动机等之研发;另一方面瓦斯计量器的业务也逐渐扩大,1917年(大正6年)增资至3百万日圆,翌年5月更增至1千万日圆之谱[2]

TGE-A型卡车

1917年陆军大阪炮兵工厂委托该公司、发动机制造(大发工业前身)、川崎造船所(川崎重工业前身)等试作5辆军用四吨卡车,并提供详细图纸、材料、模具、相关费用等。因此该公司积极招聘汽车相关人才,除了延请以开发“山羽式蒸气巴士”出名的山羽虎夫[3]担任技术顾问外,并从当时最大进口车商、具有车体架装实绩的日本汽车公司日语日本自動車挖角星子勇[4],担任汽车部门主管。1918年大森工厂落成启用,开始试作军用四吨卡车;同年经德国戴姆勒正式授权,生产出Da式一〇〇马力水冷式直列六缸发动机,这是日本第一家民营企业完成的飞机用发动机。1919年星子领军的汽车部门终于完成5辆军用四吨卡车,并通过军方检验核可。在此同时,汽车部门还仿制美国共和卡车公司英语Republic Motor Truck Company产品,开发出“TGE-A型”卡车。这辆卡车搭载4.4L直列四缸汽油引擎,可输出30ps马力,并通过军用汽车补助法日语軍用自動車補助法的资格检定,成为该条法令实施以来第一辆军用保护车辆。后来TGE-A型卡车陆续因不同配备进化到TGE-G型,1917年俄国革命日本出兵远东,这款TGE卡车在战场上发挥了作用,加深了军方与瓦斯电的信心。

1920年经法国诺姆和罗纳发动机英语Gnome et Rhône公司正式授权,开始制造Ro式八〇马力发动机和Ro式一二〇马力发动机。1922年根据掳获飞机的奔驰发动机,仿造量产出Be式一三〇马力发动机;1928年开发出日本第一具国产航空器发动机“神风日语神風 (エンジン)”(军方代号Ha-21)。1930年完成新设计TGE-L型、后二轴以蜗杆驱动的六轮二吨卡车TGE-N型,翌年则完成四轮刹车的一吨卡车TGE-O型。此时该公司又替铁道省营巴士公司(国铁巴士日语国鉄バス前身)制作出TGE-ST型,这是车头为平头式卡车,尾端拖着巴士车身的试验车辆。1931年宫内省购入TGE-MP型卡车,由于皇居位在千代田城,翌年开始将TGE-N型改名成“千代田(ちよだ)”。千代田P型搭载直列六缸引擎,铁道省营巴士公司采购使用,并进化至千代田Q、R、S型等。1931年(昭和6年)发生昭和恐慌日语昭和恐慌,在商工省的主导下参与“商工省标准形式汽车(后来的五十铃TX40日语いすゞ・TX)”计划,负责车轴的设计开发。1932年陆军命令瓦斯电制作指挥官用乘用车,遂以美国哈德逊汽车的哈德逊Special为蓝本,试作出“千代田H型菊1号”;翌年投入开发小型民航客机“KR-1”。1934年生产千代田HS型,此车乃是H型菊一号的三轴六轮版本,为首辆国产军用乘用车。后来经军方采用为九三式六轮乘用车,后四轮附有履带,适合崎岖地形使用。1936年追加千代田HF型,乃九三式六轮乘用车的二轴四轮版本,后来军方纳为九三式四轮乘用车;该二种车款之月产量合计达80辆。

瓦斯电替东京帝国大学航空研究所组装的长距离飞行实验飞机“航研机日语航研機”于1938年5月15日创下世界纪录,该机以62小时22分49秒航行10,651.011公里,平均每小时飞行186.192公里。虽然这个纪录翌年被意大利打破,但却是日本航空史上唯一受到国际航空联合会认定的世界纪录。1939年2月航空机部门被日立制作所收购,5月独立成子公司“日立航空机”。战后依据《企业再建整备法日语企業再建整備法》的规定,1949年8月日立航空机成为东京瓦斯电力工业(第2次设立)的附属企业,专门制造发动机、等民生必需品;1953年5月立川工厂并入富士汽车

瓦斯电和石川岛汽车制作所(1929年自石川岛造船所独立)、达特汽车等三家公司在昭和初期被称为“国产三社”或“保护汽车三社”,他们之间也有一段曲折的过程,诞生了日产汽车五十铃汽车及日野汽车等。1931年承袭快进社而来的达特汽车制造公司(ダット自動車製造株式会社)成为福冈县户畑铸物公司(戸畑鋳物株式会社,社长鲇川义介)的汽车制造部门,1932年石川岛汽车与达特汽车合并成“汽车工业公司”(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1933年汽车工业公司与瓦斯电共同出资成立销售体系“协同国产汽车公司(協同国産自動車株式会社)”,同年12月26日户畑铸物以70万日圆购入达特汽车的大阪工厂,成立“汽车制造公司”(自動車製造株式会社),翌年改称日产汽车公司。1937年(昭和12年)汽车工业公司、东京瓦斯电力工业、协同国产汽车等三家公司合并成“东京汽车工业公司”(東京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5],1941年又更名成“柴油汽车工业(ヂーゼル自動車工業)”,1942年日野工厂(旧瓦斯电汽车制造部门)独立成日野重工业,战后更名为日野产业,即日野汽车之前身。至于柴油汽车工业,则于1949年改名为五十铃汽车。

参见[编辑]

参考资料[编辑]

  1. ^ (日语)家本洁氏:瓦斯电から日野自动车へ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页4。
  2. ^ 参考(日语)大阪毎日新闻 1919.3.31(大正8):东京瓦斯电気工业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発展と増资”之段落。
  3. ^ 请看(日语)日本の自动车技术240选 - 山羽式蒸気バス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4. ^ 星子勇为商工省公费留学生,曾远赴美国英国研习汽车相关学问,当时年仅33岁。
  5. ^ 社长为松方五郎,而星子勇亦为董事之一。

外部链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