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化断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新化断层(英语:Hsinhua Fault),为右移断层,呈东北东走向,由台南市新化区那拔里向西延伸至北势里,长度约6公里。1946年12月5日里氏震级6.3的地震,为新化断层的再活动所造成[1]

总结与评估[编辑]

新化断层沿线的线形与1946年大地震后调查的断层位置相吻合;沿线地形特征也指示过去即活动过多次;由钻井岩芯中观察到的剪切叶理与岩芯对比,研判断层的倾角相当陡;由畜产试验所地面裂隙的分析结果,研判新化断层近期的活动以潜移作用为主。

新化断层有多次古地震事件,除最近的1946年地震之外,前一次约发生于1,200年前至1,900年前之间,而在1,900年前至10,000年前之间至少有另1次古地震事件,保守估计在10,000年内至少有3次古地震事件。

由1999~2005年的GPS测量结果,新化断层两侧的水平速度场增加约20 毫米/年,显示新化断层的运动以右移形式为主。由1999~2006年间横跨新化断层的速度场变化显示,主要位移方向平行断层的走向,显示断层在1999~2006年间为右移形式。

新化断层,列为第一类活动断层。

参考资料[编辑]

  1. ^ 经济部. 台灣活動斷層. 2016-02-09 [2016-0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