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小乘佛教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上座部佛教

佛教大纲英语Outline of Buddhism 佛教主题

shèng梵语हीनयान罗马化:Hīnayāna)是大乘佛教以往所划分的三乘教法中用来对于声闻乘独觉乘(缘觉乘)的统称,主要理由是基于这两乘不像菩萨乘以成佛为修行目标,因此不以菩萨道而以解脱道为修持之道的声闻乘与独觉乘被其视作是低下、低贱(Hīna的意思)的修行方法、交通工具(乘,yāna的意思)。

来自于欧美国家的早期的宗教学家使用“小乘佛教”一词来指称早期佛教[1]

现今的宗教学家大多认为“小乘佛教”一词不是被用来指称一个单独的宗教,而是被用来指称一套特定的理念或教义[2],例如只重视自己的得道丶 认可有说丶 只遵守五戒和不认同大乘佛教典籍的正统性。

词源

[编辑]

'hīnayāna'一词由'hīna'[3](“小”,“贫穷”,“低劣”,“被遗弃”,“不足”,“有缺陷”;和雅那(यान)的意思)和'yāna'[4](“车辆”的意思)所构成,其中“车辆”或“路径”的意思是“通往觉悟的道路”。巴利文协会所著的《巴利语-英语词典》(1921-25)对于'hīna'的定义更加偏激,其语义领域包括“卑鄙”等意思。

该术语由鸠摩罗什(Kumārajīva)和其他人翻译成古典汉文,称为“小乘”(“小”的意思是“细小”,“乘”的意思是“车辆”),尽管该术语也有更早的和更准确的翻译方式。 在蒙古文(Baga Holgon)中,小乘一词也意味着“小型”或“较小”车辆或更好的称为路径[5],而在藏文中, 至少有两个词来代替该术语,'theg chung'的意思是“小型的车辆”[6],'theg dman'的意思是“劣等的车辆”或“劣等的精神方法”[7]

藏传佛教祖古创古仁波切强调“小乘”一词绝对没有"低等"的意思。在他对无著《从法中辨别法》的翻译和注释中,他写道:“小乘、大乘和金刚乘三种传统在西藏都有被修持,而小乘的字面意思是‘更少的车辆’,丝毫不逊于大乘。”[8]

名称的起源

[编辑]

根据宗教学家那体慧(Jan Nattier)博士所提出的说法,“小乘”一词很可能晚于“大乘”一词出现,而且因菩萨乘与声闻乘之间在理念上的对立和冲突而在后来被发明出来的。 然后, 术语序列以菩萨乘开始,它被赋予了“大乘”的称呼。 直到后来, 在对于菩萨乘相关教义的态度变得更加具批判性之后,“小乘”一词才被创造出来,与已经确立的“大乘”一词形成鲜明对比[9]。最早的大乘佛教典籍经常使用“大乘”一词作为菩萨乘的绰号和同义词,但“小乘”一词在早期典籍中相对少见,在最早的翻译中通常根本找不到。因此, 关于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之间的对立性的说法往往是具欺骗性的,原因是这些术语事实上并不是在同一时期被创造出来的[10]

概述

[编辑]

在佛教文献上,巴利三藏的大藏经版本的任何内容记载中,佛陀从未认为声闻乘、独觉乘是小乘,亦即佛陀并未、也不可能自己抨击自己指导的声闻教法或提及的独觉法门为低贱;然而大乘佛教常常以自家教派所编辑的另一套大藏经版本中的某些佛经、论著内容记载为准,而在以往贬称以声闻乘、独觉乘为主要修行方法的部分为小乘,导致以往大乘佛教进而贬称未以成佛为目标、未以菩萨乘为修行方法的佛教相关教派所构成的整体为小乘佛教(英语:Hīnayāna buddhism)。

另一方面, 宗教学家保罗·威廉姆斯(Paul Williams)名誉教授表示:“关于大乘对小乘的一种永不停止的、无处不在的激烈抨击的根深蒂固的误解,并没有得到我们的文本的支持。”[11]威廉姆斯指出,虽然在某些情况下有着关于它们之间的冲突的证据,但是也有大量证据表明两种传统之间和平共处[11]。保罗·威廉姆斯还指出,大乘佛教从未实践过与早期佛教教理不同的律宗或戒律传承,因此信奉大乘佛教的僧尼遵守早期佛教的戒律。 今天,东亚的佛敎师戒传承和藏传佛教的Mūlasarvāstivāda出家传承仍在继续。大乘佛教从来不是一个完全独立的宗教[12]。从前往印度的中华僧尼的作品中,人们能够发现印度的大乘佛教僧尼和不属于大乘佛教的僧尼经常住在同一个寺院里[13]

乔纳森·西尔克表示他认为“小乘”一词被用来指称大乘佛教在任何特定的场合所想要批评且没有被明确地分组的佛敎徒[14]

小乘佛教这个名称以往也常被用来指称印度佛教史上的早期所有传统部派佛教教派,以及现今的上座部佛教。因为“小乘”此字眼对于了解其在巴利语、梵语原意的有些信众会有贬义,在学者及佛敎徒间,长期存有争议,现今南传佛教不接受“小乘”的称呼。1950年召开的世界佛教徒联谊会达成明确共识,无论在西方或东方对于南传佛教的正当称呼应当一律使用“上座部佛教”一词而非“小乘佛教”一词[15]

音义

[编辑]
菩提树,公元前3世纪僧伽蜜多菩提伽耶移植到斯里兰卡。

中文小乘一词译自梵语 Hīnayāna,其中 Hīna 是“小的”、“低下的”的意思;yāna 意为乘、车子、舟船,引申为教法、或通往解脱之道;合起来是“小车子”、“小船”,即所谓“只顾自利、而无利他精神”的“小型教法”的意思,此概念相对于“大乘”而存在。这个名词起源不可考,但是没有自称为“小乘”的佛教教团,而是大乘佛教对于其他传统佛教宗派的泛称[16]

小乘的“乘”字在现代标准汉语中读作chéng/ㄔㄥˊ(音同“成”)。依古音亦读作shèng/ㄕㄥˋ(音同“剩”),目前在台湾读shèng/ㄕㄥˋ。在现代标准汉语中,“乘”是多音字,shèng多用在“史乘”“野乘”等词汇。

背景

[编辑]

灭度后,出现上座部大众部根本分裂,之后各地进一步形成20多个部派。在公元前一世纪左右,大乘佛教在印度兴起,但被印传佛教史上较后问世的某些典籍的作者贬称为“小乘”的解脱道传统佛教部派仍在继续流传。

历史

[编辑]

小乘佛教起源于天竺,它的出现是对大乘佛教兴起一事的回应,小乘佛教可能经西域传入中原

据传在汉明帝统治时期,《四十二章经》可能作为佛敎传入汉地的第一部典籍被译为汉文。《四十二章经》声称 即蕴我 寄生于四大所构成的肉躯和提倡持戒等等,因而被一些人视为小乘佛教典籍[17]。然而, 一些历史学家认为《四十二章经》在晋朝时期才正式面世[18]。在宋朝时期, 大乘佛教教内的禅宗修改《四十二章经》的内容,使之更加符合大乘佛教的教义,史籍把经过修改的此经称为《佛说四十二章经》[19]

在往后的数百年间,小乘佛教一直在中华流传,当时不少佛敎徒都是小乘佛教的信奉者。一些佛敎徒试图将其宗教信仰与儒教教义和道教教义结合在一起[20]

南北朝时期起,小乘佛教的地位开始被大乘佛教取代,自此之后 小乘佛教逐渐消亡。

影响

[编辑]

虽然严格来说部派佛教和小乘佛教不是同一回事,但是部派佛教常被贬斥为小乘,但在另一方面,部派佛教的教义也影响了汉传佛教藏传佛教

对汉传佛教的影响

[编辑]

随着佛教在公元1世纪开始由印度向东方传入,传统部派佛教和大乘佛教同期传入中国,中国开始有大量由梵文译作中文的佛经,当中以安世高译出部派佛教的大量典籍。汉传佛教的戒律主要传承自法藏部,以《四分律》为主流。部派佛教当中对汉传佛教影响最大的为说一切有部经量部。说一切有部的学说与戒律在魏晋南北朝期间对佛敎在中国的传播有着重要的影响,其后部派佛教在中国的地位被大乘佛教所盖过。

梁朝僧伽婆罗译有《解脱道论》,它的结构和内容与上座部佛教中总结佛教理论与实践的论书《清净道论》相一致,引起了十九世纪以来中外学者的兴趣。唐朝玄奘译有论书《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此论是说一切有部理论全面、系统的总结,只在汉传佛教中保存。

汉传佛教宗派中,“小乘”的传承主要有俱舍成实二宗,这两个宗派在唐初之后就已经衰微,丧失影响力。

对藏传佛教的影响

[编辑]

藏传佛教当中,并没有“小乘”的部派传承。但是格鲁派很重视俱舍论的研习,列为五部大论之一。藏传佛教中采用小乘的根本说一切有部戒律,最重要的论著是功德光尊者的《戒律根本论》(另译名为《律经》),这部著作同样属于格鲁派重视的五部大论。

在现代,第十四世达赖喇嘛倡议使用“基(础)乘”(英语:Foundational Vehicle)一词取替“小乘”来称呼南传佛教[21]

藏传佛教僧徒雷金纳德·雷(Reginald Ray)的一个简明分析中总结了“小乘”一词在指代任何当代现存流派时的错误和混淆:

'小乘'是指一套具批判性的但被严格限制的观点、实践和结果。 前大乘的历史传统,如上座部,比'小乘'的定义所允许的要丰富、复杂、深刻得多。... 因此,'小乘'一词是一种刻板印象,在谈论藏传佛教道路上的特定阶段时很有用,但是假设藏传佛教将小乘定义为一个古老的生活传统如上座部或任何其他历史上的学派这一行为确实是不合适的[22]

大乘判教理论

[编辑]

汉传佛教

[编辑]

随着判教理论的兴起,汉传大乘佛教认为,释迦牟尼佛根据弟子的不同根性,因时因地,而给与不同的教法。不同的教派有不同的分法,将佛法整体修行体系主要有分成一佛乘、三乘等说法。

三乘说

[编辑]

接受释迦牟尼佛陀四圣谛教法的弟子,因为是从佛亲闻教法,称为声闻乘,修习四圣谛的离苦和解脱之妙法,以成就阿罗汉果为最高目标。最后一世没有亲自遇到佛的教导,但以自己的努力与智慧,思维十二因缘而无师自悟证果的,称为独觉乘缘觉乘,成为辟支佛是他们的目标。大乘佛教批评这两类佛教徒,偏于重视自己的清净解脱和自我完善,缺乏帮助他人解脱离苦而成就圣果之慈悲心,但求小果,故称为小乘。大乘佛教则提倡佛弟子应当以佛陀为榜样,以自利利他成就佛果为目标。发起帮助他人解脱和觉悟的菩提心是成佛的种子,这类佛教徒被称为菩萨菩萨道是成佛的真正道路,因此大乘又称为菩萨乘[23]

禅宗则分为三乘,小乘,大乘以及最上乘[24]

密宗则把佛教分为小乘、大乘金刚乘

一佛乘说

[编辑]

虽然判教提出三乘说,但按照天台宗判教的理论,同时也提出佛陀在方等时说法,为了唤起、坚定僧徒对菩提道的向往和信心,多贬斥二乘为“小乘”,赞叹“大乘”,实际上法无定法,小乘是相对于大乘而言,两者皆是安立的假名,在《妙法莲华经》中明确指出,其实并无“小乘”与“大乘”的区别,佛法俱是一佛乘

藏传佛教

[编辑]

宁玛派把佛教分为九乘,声闻乘、独觉乘、菩萨乘是共三乘,事续行续瑜伽续是外三乘,最高级是内密三乘

教义

[编辑]

小乘佛教主张只重视自己的得道,也不认为众生都能成佛[25]

小乘佛教认为佛陀去世后,其肉身虽已消散,但其教法仍然流传于世,是为法身。法身存在象征佛陀存在。

小乘佛教认为万物都不是实有的,而是由六大所构成的,而六大本身是实有的,小乘佛教主张了解万物的主体的虚无性,从而达至一切皆无的泥槃境界,后来这些观点受到大乘佛教论师那嘎呵朱讷的猛烈批驳[26]

小乘佛教认为四大非我丶 主张放弃对于假名我的执念[27],但不否认作为即蕴我的心魄是不灭的[28],这种观点与作为大乘佛教和上座部佛教教义一部分的无我论形成强烈对比。

与其他宗教之间的差别

[编辑]

上座部佛教与小乘佛教之间的差别

[编辑]

大乘佛教徒主要与萨瓦斯蒂瓦达的法有我无宗进行辩论,该教派拥有迄今为止尼卡亚学派中最“全面的教义系统学大厦”[29]。 考虑到这一点,有时有人认为小乘佛敎徒不会认为他们是“小乘”学派,因为与现已灭绝的受到大乘佛教所抨击的主要教派法有我无宗不同,上座部佛教并不声称存在独立的法体; 在这一点上,它保持了早期佛教的态度。此外,菩萨的概念是推迟觉悟而不是尽快觉醒的人,在上座部的文本或文化背景中没有根源,无论是当前的还是历史的。除了上座部佛教在地理上与大乘佛教相距甚远之外,小乘的区别还被用来指代大乘传统本身中发现的某些观点和实践。上座部和大乘学派都强调为了结束痛苦而实现自我觉悟的紧迫性[30][31][32]。因此,一些当代上座部佛教人物对《心经》和《中论》中的大乘佛教哲学思想表达认同的立场[33][34]

大乘佛敎徒被说一切有部经量部的实体论思想所困扰,在强调śūnyatā教义时,大卫·卡卢帕哈纳认为他们努力保存早期教义[35]。上座部佛教也驳斥了说一切有部和经量部(以及其他教派的追随者)所提出的说法,理由是他们的理论与正统教义中的无实体论相冲突。上座部佛教所提出的论点被保存在Kathavatthu中[36]

亣乘佛教与小乘佛教之间的差别

[编辑]

亣乘佛教是被简化了的大乘佛教。亣乘佛教流传于中华丶 相信万法唯[37][38][39][40][41]丶 佛陀是法力无边的神上神[42]丶 有着众多典籍[43]和认可因菓论[44][45]等等。与小乘佛教相比,亣乘佛教更加受普通民众所欢迎[46]

诤论

[编辑]

部派佛教对大乘佛教的抨击

[编辑]

在大乘佛教兴起初期,部派佛教教内的部分传统部派不认可绝大部分大乘佛教的来源传承[47][48],包括“诸天所传授、从梦中得来、从他方佛闻、从三昧中见佛闻法、自然呈现在心中、[49]得自龙宫、得自南天铁塔、来自窟外集结”,认为这些经典皆非释迦牟尼佛所说,这些保守部派判定大乘经典是违背佛教第一次结集》经典“非法说法”,认为“大乘”、“小乘”这些说法不是说,反对大乘经典使用“小乘”(Hīnayāna)一词贬称声闻、缘觉二乘

大乘佛教教内关于小乘佛教的争论

[编辑]

在大乘佛教内部,有着不同的意见。一部分人相信,小乘的教法只是暂时的,不了义的只能阶段性用以接引初机学佛的人,并不究竟。这派可以《维摩诘所说经》为代表,认为即使犯了五无间罪的众生,只要修行大乘佛法,也能得到解脱。但是修行小乘佛法,永远无法成佛。这一派认为小乘佛教是应该受到谴责的。但是另一部分人相信,小乘与大乘虽然修持方法不同,但同为通往解脱成佛的方法。此派以《妙法莲华经》为代表,它提出“三车喻”,以羊车(声闻乘)、鹿车(缘觉乘)、牛乘(菩萨乘)喻佛说三乘,认为这三乘是佛为不同根基的学生所说的教法,认为在终极意义上,并无“小乘”与“大乘”的区别,两者的归向是统一的,即一佛乘[50],虽有阶次之分,又彼此含摄,因此不应互相诽谤,要彼此尊重接纳,维护佛法的统一。按照大乘天台宗判教的理论,佛陀在方等时说法,为了唤起、坚定僧徒对大乘菩提道的向往和信心,多斥二乘为“小乘”,赞叹“大乘”;在般若时,开始抛弃大、小的分别执著;在法华涅槃时,宣布在究竟上法无定法,小乘大乘皆是安立的假名,佛陀的本怀是一佛乘[51]

现今的宗教界相关观点

[编辑]

圣严法师认为小乘佛教可以成为大乘佛教的基础,不应该予以轻视[52]。因为第十四世达赖喇嘛的支持,藏传佛教信徒通常也避免使用“小乘”作称呼,改称为“基乘”(基础乘)。正如“小乘”为小学,“大乘”显宗为中学,金刚乘的弟子还认为“金刚乘”(密宗)为大学;当入了中学后,则可以理解小学的境界,进而有能力再进入小学帮助小学生学习,但小学是通往中学、大学的基础,不可或缺。“回小向大”(从“小乘”信仰转向“大乘”信仰)不是再作为凡夫入轮回,而是“乘愿再来”,所作也是“清净业”,但菩萨境界无论是多么不可思议,它的基础仍然是二乘,也就是佛陀所教导的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三十七道品三无漏学等。虽然因对佛法存在不同的观点而形成了三股大的宗派,但全球佛教界达成共识,不应该执著于大、小之别,而应维护佛教的统一,遵从佛说三乘俱是一乘的旨意。近年来,随着南传、北传的交流增多,以及藏传利美运动的兴起,佛教派别之间臻于理解与和平相处。

不过,由于“小乘”一词的历史使用时间较久等原因,近现代尤其是学术界,仍然有人沿用“小乘”称呼声闻乘、缘觉乘佛法,而南传佛教主要传承了保守的赤铜鍱部大寺传统,以声闻、缘觉教法为主流,否认大乘佛教提出的“小乘”说法,故大乘佛教地区也常用“小乘佛教”称呼南传佛教[52]。1950年,世界佛教徒联谊会决定使用“上座部佛教”一词称呼南传佛教,不应再使用“小乘”的称呼。目前,东亚各国官方已响应决议,不再使用“小乘”称呼南传佛教,不过在部分研究文献和民间当中仍然有人沿用“小乘”一词。至于在汉字文化圈,中文的表面字义上,“小”的贬义色彩貌似已经大大降低,但相关中文作品若被翻译为非汉字的语言去让非汉字文化区的读者阅读时,汉字“小乘”在外文中最相符的翻译字眼不免仍是回归为“Hīnayāna”,不免仍显示出相关作者贬称解脱道为“低贱的(Hīna)交通工具(yāna)”的句意。虽然因为对佛法存在不同的观点而形成了三股大的教派(若再从大乘佛教中分别出秘密大乘佛教),但全球佛教界达成共识,不应该贬称佛陀的解脱道教法为低贱,而应维护佛教的统一,遵从佛说三乘俱属于佛陀的教法的旨意。

达摩难陀长老在《佛教徒信仰的是什么》表示:

参见

[编辑]

注释

[编辑]
  1. ^ Monier-Williams Sanskrit-English Dictionary (Oxford, 1899), "Proper Noun: simpler or lesser vehicle. Name of the earliest system of Buddhist doctrine (opposite to the later Mahayana; see Yana)."
  2. ^ Nattier 2003,第193-194页.
  3. ^ Sanskrit Dictionary for Spoken Sanskrit. [2010-06-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09). 
  4. ^ Sanskrit Dictionary for Spoken Sanskrit. [2009-04-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09). 
  5. ^ "It is also certain that Buddhist groups and individuals in China (including Tibet), Korea, Vietnam, and Japan have in the past, as in the very recent present, identified themselves as Mahayana Buddhists, even if the polemical or value claim embedded in that term was only dimly felt, if at all.", Macmillan Encyclopedia of Buddhism, 2004, page 492
  6. ^ Rangjung Yeshe Wiki - Dharma Dictionary:theg chung. Rangjung Yeshe Wiki. Tsadra Foundation. [2023-09-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03). 
  7. ^ Rangjung Yeshe Wiki - Dharma Dictionary:theg dman. Rangjung Yeshe Wiki. Tsadra Foundation. [2023-09-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31). 
  8. ^ Rinpoche 2004,第113页.
  9. ^ Nattier 2003,第174 (footnote 6)页.
  10. ^ Nattier 2003,第172页.
  11. ^ 11.0 11.1 Williams & Williams 2004,第43页.
  12. ^ Williams 2009,第4-5页.
  13. ^ Williams 2000,第97页.
  14. ^ Jonathan A Silk. What, if anything, is Mahayana Buddhism? Numen 49:4 (2002):335-405. Article reprinted in Williams, Buddhism, Vol III, Routledge, 2005
  15. ^ 世界佛教徒联谊会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1950年成立大会
  16. ^ 庄崑木译,平川彰著《印度佛教史》第3章〈初期的大乘佛教〉:“大乘是Mahāyāna(摩诃衍)的译语,是大车的意思;小乘则是Hīnayāna的译语,是小车的意思。但Hīna的原意是‘已被舍弃的’,也有‘卑下’、‘劣等’的意思,因此小乘是鄙视的称呼,是大乘教徒视部派佛教的称呼,也就是说,并没有自称小乘的教团。”
  17. ^ 佛說四十二章經淺釋. book.bfnn.org. [2023-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01). 
  18. ^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表示:“汤用彤先生就主张此经是初传经典。但也有人不相信,因为从经录的记载、译文的体裁、学说的内容等,都引起人们的疑惑。到了近世,东西方学者对此经是否由原文译出,也未得到最后的定论。我们认为《四十二章经》不是最初传来的经,更不是直接的译本,而是一种经抄。就内容看,是抄自《法句经》,我们对出来的有二十八章,占全经的三分之二。……我们认定此经是东晋初抄出的。”
  19. ^ 简基益. 《四十二章經》的文獻與義理研究 (PDF). 南华大学图书馆. [2023-09-0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03-12) –通过南华大学宗教学研究所. 
  20. ^ 饶宗颐. 三教论. 香港宝莲禅寺. 2014-11-03 [2023-09-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03). 
  21. ^ His Holiness the Dalai Lama Bestows Ordination Vows. The Office of His Holiness The Dalai Lama. March 15, 2010 [Sep 23, 2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21). 
  22. ^ Renginald Ray. Indestructible Truth: The Living Spirituality of Tibetan Buddhism. 
  23. ^ 《妙法莲华经》:“舍利弗,若有众生,内有智性,从佛世尊闻法信受,殷勤精进,欲速出三界,自求涅槃,是名声闻乘。......若有众生,从佛世尊闻法信受,殷勤精进,求自然慧,乐独善寂,深知诸法因缘,是名辟支佛乘。......若有众生,从佛世尊闻法信受,勤修精进,求一切智、佛智、自然智、无师智、如来知见、力无所畏,愍念、安乐无量众生,利益天人,度脱一切,是名大乘,菩萨求此乘故,名为摩诃萨。”
  24. ^ 《景德传灯录》:“禅有浅深阶级,一小乘,一大乘。顿悟自心无漏智,此心即佛,曰最上乘。”
  25. ^ happy的芋头. 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区别!(下). 微信公众平台. [2023-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01). 
  26. ^ 张祥龙. 佛家的緣起終極觀與龍樹的中觀 (PDF). 普门学报. 2005-07, 2005 (28): 1-11 [2023-09-01]. ISSN 1609-476X.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07-05). 
  27. ^ 《四十二章经》记载:“佛言:‘熟自念身中四大,名自有名都为无吾,我者寄生,生亦不久,其事如幻耳。’”
  28. ^ 理惑论》记载:“问曰:‘佛道言:   人死当复更生。仆不信此之审也。’牟子曰:‘人临死, 其家上屋呼之。死已, 复呼谁?’或曰:‘呼其魂魄。’牟子曰:‘神还则生, 不还, 神何之乎?’曰:‘成鬼神。’牟子曰:‘是也。魂神固不灭矣,但身自朽烂耳。身譬如五谷之根叶,魂神如五谷之种实;根叶生必当死,种实岂有终亡,得道身灭耳。老子曰:  “吾所以有大患?以吾有身也。若吾无身,吾有何患?”  又曰:  “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  ’”
  29. ^ ""one does not find anywhere else a body of doctrine as organized or as complete as theirs". . . "Indeed, no other competing schools have ever come close to building up such a comprehensive edifice of doctrinal systematics as the Vaibhāśika." The Sautrantika theory of seeds (bija) revisited: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 ideological continuity between Vasubandhu's theory of seeds and its Srilata/Darstantika precedents by Park, Changhwan, PhD,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2007 pg 2
  30. ^ Hoffman & Mahinda 1996,第192页.
  31. ^ King 1999,第86页.
  32. ^ Thera & Bodhi 1998,第42页.
  33. ^ Lopez 2005,第24页.
  34. ^ Fronsdal, Gil. Emptiness in Theravada Buddhism. Insight Meditation Center. [August 21, 2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28). 
  35. ^ Kalupahana 2015,第6页.
  36. ^ Kalupahana 2015,第24页.
  37. ^ 釋迦牟尼的「主觀唯物論」和創建「主觀唯物宗」的可能性. laotzutao.com. [2023-09-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04). 
  38. ^ 「性空」不是佛法(上). laotzutao.com. [2023-09-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04). 
  39. ^ 「性空」不是佛法(下). laotzutao.com. [2023-09-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04). 
  40. ^ 「心」極惡極毒,道家道教要用「泛神論」的「唯道唯靈,不唯心」來殺死「唯心論」的病毒. laotzutao.com. [2023-09-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04). 
  41. ^ 大乘佛教如脫韁野馬,外道個個爭相騎乘. laotzutao.com. [2023-09-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04). 
  42. ^ 「神通」是佛教的親生兒. laotzutao.com. [2023-09-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04). 
  43. ^ 「大乘非佛說」與「清靜經非老說」. laotzutao.com. [2023-09-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04). 
  44. ^ 婆羅門教的「因果輪迴」百分之百是宿命論. laotzutao.com. [2023-09-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04). 
  45. ^ 黄启江. 佛教因果論的中國化. www.chibs.edu.tw. [2023-09-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3). 
  46. ^ The Impact of Mahayana Buddhism on Sri Lanka. Buddhistdoor Global. [2023-09-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04) (美国英语). 
  47. ^ 般舟三昧经》卷上:其人闻是三昧已。不乐不信。不入中。反作轻戏语。佛亦有深经乎。亦有威神乎。反形言。世间亦有比丘如阿难乎。佛言。其人从持是三昧者。所去两两三三。相与语云。是语是何等说乎。是何从所得是语乎。是为自合会作是语耳。是经非佛所说
  48. ^ 道行般若经》卷第六:若前从我所闻受者,今悉弃舍,是皆不可用也。若自悔过,受疾悔之。随我言者,我日来问讯汝,不用我言者,终不复来视汝。若莫复说是事,我不复欲闻,是故说是皆非佛所说,余外事耳。汝今更受我所语,我所说皆佛语。
  49. ^ 印顺《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第十五章初期大乘经之集出和持宏,第二项法门传出的实况
  50. ^ 《妙法莲华经》〈方便品〉:“如来但以一佛乘故,为众生说法,无有余乘,若二若三。”
  51. ^ 开创中国特色的天台宗学说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香港佛教联合会
  52. ^ 52.0 52.1 圣严法师. 圣严法师学佛三书·正信的佛教.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ISBN 9787561340561. 
  53. ^ 世界佛教徒联谊会,1950年成立大会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