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尉景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尉景 简表
国家 中国
生存朝代 北魏东魏
籍贯 善无
士真
性别
妻子 常山君
儿子 尉粲
职业类别 官吏
官别 大司马

尉景(?—547年6月25日),胡姓尉迟氏[1],胡名副羽[2],字士真善无(今山西右玉东南)人,东魏时期军事家、政治家,北齐高祖高欢的姐夫,官至大司马,爵封长乐郡公

生平[编辑]

尉景个性温和宽厚,为人有侠气,曾担任怀朔镇狱掾,高欢年少时便成长在尉景家,北魏孝昌(525年—527年)年间,六镇之乱爆发,尉景和高欢等人先跟随杜洛周军队,之后再前往秀容投奔尔朱荣

对尔朱兆作战[编辑]

尔朱荣死后,永安三年(530年)十二月,尔朱兆攻下洛阳,软禁孝庄帝,当时尉景以都督身份在尔朱兆军中,私下写信给高欢告知朝廷军队已被击败,使高欢能够即时和尔朱兆阵营修补关系。高欢曾和尔朱兆在营帐中饮宴,尉景在外头埋伏壮士,准备擒杀尔朱兆。高欢见状咬尉景手臂制止,认为现在己方阵营羽翼未丰,不能和对方决裂。以军功拜安北将军、光禄大夫,封为博野县伯

普泰元年(531年)与高欢在信都起兵反对尔朱氏。隔年(532年)闰三月,双方展开了韩陵之战,战争结果由高欢阵营获胜,但只有尉景这支部队失利了。战后高欢领军入洛阳,留下尉景镇守太昌元年(532年)七月,兖州城民据城动乱,由侯景都督济州刺史蔡儁和当时担任齐州刺史的尉景一同攻打兖州,成功破城,进封为博野县公。

对西魏作战[编辑]

尉景的妻子常山君是高欢的亲姊。他以贵戚身份,每逢有军事行动,都与厍狄干一同被委以重任。天平三年(536年)尉景升任太保,天平四年(537年),东西爆发沙苑之战,战后东魏所属的东雍州诸城池被西魏占据,高欢派遣斛律金、厍狄干、尉景领兵攻讨,西魏派金祚镇守此地,但被尉景打败,金祚投降,后改封长乐郡公

征召回朝[编辑]

兴和二年(540年)转任太傅,兴和四年(542年)因为隐藏逃犯被发现遭到弹劾软禁在家,尉景叫崔暹高澄说:“你跟阿惠(高澄)讲,富贵发达了,就要来杀我了吗?”高欢听闻此事后,奔赴朝堂向孝静帝元善见请罪,于是贬职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事后高欢拜访尉景,尉景愤怒卧床不动,大叫:“杀我的时刻终于来了吗?”常山君也跟高欢说:“我们年纪已老离死不远,怎么忍心如此逼迫啊!”高欢因此屈膝跪下安抚尉景。

晚年[编辑]

不久后改任为青州刺史,在州任内素行颇有改善,百姓安于他的治理。征召他为大司马。但是得病,武定五年五月戊午(547年6月25日)死在青州[3][4],朝廷赠予太师、尚书令。北齐建国后,因尉景是元勋,齐文宣帝高洋于天保元年六月壬午(550年7月3日)诏令,已故太保尉景等人辅佐先帝,协助治理皇室基业,有的不幸早年去世,有的以身殉职,可以派遣使者到墓地进行祭奠,并安抚慰问他们的妻子儿女,安慰兼及活着或死去的人[5][6]皇建元年,追赠尉景长乐王、假黄钺,谥号武恭[7],十一月庚申(560年12月15日),齐孝昭帝高演诏令将尉景等十二人合祭于高欢的宗庙之中[8][9]

人物性格[编辑]

尉景始终汲营于财货利益之事,高欢常对此不满加以责备,担任冀州刺史期间,又大肆纳贿,曾经征发伕役打猎,一次就死了三百人。有次尉景与厍狄干在高欢住处,厍狄干对高欢说希望能当御史中尉,高欢问:“为什么要当个低微的官职呢?”厍狄干开玩笑回答:“因为要来抓拿尉景啊。”高欢大笑。高欢又曾令俳优石董桶戏耍尉景,石董桶剥下尉景的衣服说:“明公您剥削百姓,董桶我又为何不能来剥您。”高欢因此告诫尉景不要过于贪夺,尉景反讥:“和你比生活是谁比较厉害呢?我只从一般人手上取钱财,你却从天子那边割赋税。”高欢笑而不答。

尉景有匹果下马,是匹罕见的马,高澄前来索取但尉景不给,对高澄说:“堆积土壤可以成墙、受人推举可以成王;一匹马被我套上了马索也不能饲养吗?”于是高欢在尉景和常山君面前责打高澄。

家庭[编辑]

曾祖[编辑]

  • 尉乌地延[1]

祖父[编辑]

  • 尉初崘,北魏酋长、军将[1]

父母[编辑]

  • 尉陵,北魏高车军主,追赠使持节、都督定州诸军事、卫将军、仪同三司、定州刺史[7]
  • 贺示回,北魏平西将军、雍州刺史、始平公贺干曾孙女,库部尚书贺敦孙女,云中都牧令贺娄之女,追封武邑郡君[10][11]

兄弟[编辑]

  • 尉州,正光五年十月于恒州北二百里凉城郡去世,虚岁二十四,追赠征虏将军、常山郡太守,永熙三年正月廿六日葬于中山行唐的秘村[1][7]

夫人[编辑]

儿子[编辑]

  • 尉粲,北齐太傅、长乐文成王

注释[编辑]

  1. ^ 1.0 1.1 1.2 1.3 董文强; 周晓薇, 《墓志所见中古尉迟氏祖源建构与华夏认同》, 《 宁夏社会科学》 (第6期), 2021年, (第6期): 196–203 [2021-1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20) 
  2. ^ 《金石录·卷二十二》:右《北齐长乐王尉景碑》。案《北齐书》,景字士真,而《碑》云:“字副羽”,盖《传》之误。
  3. ^ 《魏书·卷十二·帝纪第十二》:戊午,大司马尉景薨。
  4. ^ 《北史·卷五·魏本纪第五》:戊午,大司马尉景薨。
  5. ^ 《北齐书·卷四·帝纪第四》:诏故太傅孙腾、故太保尉景、故大司马娄昭、故司徒高昂、故尚书左仆射慕容绍宗、故领军万俟干、故定州刺史段荣、故御史中尉刘贵、故御史中尉窦泰、故殷州刺史刘丰、故济州刺史蔡俊等并左右先帝,经赞皇基,或不幸早徂,或殒身王事,可遣使者就墓致祭,并抚问妻子,慰逮存亡。
  6. ^ 《北史·卷七·齐本纪中第七》:壬午,诏故太傅孙腾、故太保尉景、故大司马娄昭、故司徒高敖曹、故尚书左仆射慕容绍宗、故领军万俟干、故定州刺史段荣、故御史中尉刘贵、故御史中尉窦泰、故殷州刺史刘丰、故济州刺史蔡俊等,并左右先帝,经赞皇基,或不幸早殂,或陨身王事,可遣使者就墓致祭,并抚问妻子。
  7. ^ 7.0 7.1 7.2 大同北朝艺术研究院. 《北朝艺术研究院藏品图录》. 北京: 文物出版社. 2016年5月: 92、195–196. ISBN 978-7-5010-4630-0 (中文(简体)). 
  8. ^ 《北齐书·卷六·帝纪第六》:庚申,诏以故太师尉景、故太师窦泰、故太师太原王娄昭、故太宰章武王厍狄干、故太尉段荣、故太师万俟普、故司徒蔡俊、故太师高干、故司徒莫多娄贷文、故太保刘贵、故太保封祖裔、故广州刺史王怀十二人配飨太祖庙庭,故太师清河王岳、故太宰安德王韩轨、故太宰扶风王可朱浑道元、故太师高昂、故大司马刘丰、故太师万俟受洛干、故太尉慕容绍宗七人配飨世宗庙庭,故太尉河东王潘相乐、故司空薛脩义、故太傅破六韩常三人配飨显祖庙庭。
  9. ^ 《北史·卷七·齐本纪中第七》:庚申,诏以故太师尉景、故太师窦泰、故太师太原王娄昭、故太宰章武王库狄干、故太尉段荣、故太师万俟普、故司徒蔡俊、故太师高干、故司徒莫多娄贷文、故太保刘贵、故太保封祖裔、故广州刺史王怀十二人配飨太祖庙庭;故太师清河王岳、故太宰安德王韩轨、故太宰扶风王可朱浑道元、故太师高昂、故大司马刘丰、故太师万俟受洛干、故太尉慕容绍宗十一人配飨世宗庙庭;故太尉河东王潘相乐、故司空薛修义、故太傅破六韩常三人配飨高祖庙庭。
  10. ^ 吴磬军 刘德彪, 《新出"魏尉陵、贺夫人墓志铭"浅说——兼谈隋尉仁弘墓志铭》, 《荣宝斋》 (第3期), 2005年, (第3期): 140–145 [2021-1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20) 
  11. ^ 南泽, 《北魏《尉陵》《贺夫人》墓志研究》, 《书法》 (第9期), 2020年, (第9期): 194–199 [2021-1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20) 

延伸阅读[编辑]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北齐书·卷15》,出自李百药北齐书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北史·卷054》,出自李延寿北史

参考文献[编辑]

  • 北齐书》卷十五,列传第七。
  • 北史》卷五十四,列传第四十二。

其它连结[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