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安德列·纳瓦拉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纳瓦拉摄像

安德列-尼古拉·纳瓦拉(法语:André-Nicolas Navarra;1911年10月13日—1988年7月31日),法国大提琴家,教师[1]

生平[编辑]

早年[编辑]

纳瓦拉在比亚里茨一个意裔家庭出生。在正式接触乐器之前,双亲安排他先行研习乐理、视唱等基本音乐能力。七岁起学习大提琴,九岁进入图卢兹音乐院,1924年以第一奖毕业[2]。之后赴巴黎高等音乐院进修,向儒勒·勒布法语Jules Loeb学习大提琴演奏,也同夏尔·图内米尔研修室内乐课程。仅费二年时间,再次取得第一奖成绩,顺利毕业[1][3][4]

巴高毕业后,基本自学,这点即使在一流职业演奏家的行列中,仍属少见。纳瓦拉参考了一些小提琴家的练习系统,转译为大提琴的语法,这包括了弗莱什舍夫契克等人[2]。这个时期的纳瓦拉,积极参与巴黎的音乐活动,与名家费尔曼科尔托蒂博卡萨尔斯等均有往来[2],另外也与作曲家伊贝尔施米特奥涅格建立了情谊。

职业生涯[编辑]

1929年,十八岁的纳瓦拉加入克雷特利四重奏团英语Krettly Quartet(顶替皮埃尔·富尼埃英语Pierre Fournier),维持了七年的合作关系。二年后,与巴黎的科隆管弦乐团英语Concerts Colonne一同登台,演出爱德华·拉罗的大提琴协奏曲,这是他的独奏初登场。1933年纳瓦拉成为巴黎歌剧院的首席大提琴,同时间开始以独奏家的角色活跃于欧洲乐坛[1][2][3]

1937年获得维也纳国际音乐大赛首奖,使纳瓦拉声名大噪。不过随着战端加剧,纳瓦拉中止了演奏家的日程,接受法军征召并投入战场[2]。战后,透过额外的练习,使自己回到演奏水平之后,他在1949年接受了母校巴黎高等音乐院的教职(再次接替富尼埃)。同时纳瓦拉的行迹伸向美国、亚洲,甚至南非与苏联境内,与许多指挥者与乐团合作演出[注 1]。巴黎之外,他也定期在锡耶纳圣让德吕兹代特莫尔德、伦敦、维也纳等地作教学[1][2][6]

作品[编辑]

首演纪录[编辑]

商业录音[编辑]

纳瓦拉拿手的曲目包括绝大部分的大提琴协奏曲,他的埃尔加特别受到好评(与约翰·巴比罗利合作)[1][2][6]。1954年录下德沃夏克大提琴协奏曲(新伦敦交响乐团,鲁道夫·施瓦茨英语Rudolf Schwarz (conductor))。

轶事[编辑]

  • 业余时的消遣是运动,会从事游泳、拳击等活动,对于演奏者的体力亦有正面的助益

注释[编辑]

  1. ^ 曾在1965年、1969年、1973年赴南非巡回演奏[5]

参考资料[编辑]

参照
  1. ^ 1.0 1.1 1.2 1.3 1.4 Oron, Aryeh. André Navarra (Cello, Conductor) - Short Biography. Bach Cantatas Website. 2003.4 [2007-05-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25). 
  2. ^ 2.0 2.1 2.2 2.3 2.4 2.5 2.6 Stevenson, Joseph. André Navarra: Biography. Allmusic. [2007-06-04]. 
  3. ^ 3.0 3.1 Andre Navarra, cellist. Internet Cello Society. [2007-05-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8). 
  4. ^ Crichton, Ronald. Navarra, André(-Nicolas). Grove Music Online. [2007-06-08]. [永久失效链接] 需注册
  5. ^ photos of acclaimed Southern Africa tours. [2022-04-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07). 
  6. ^ 6.0 6.1 Genuit, Claudio. André Navarra, Violoncello. 2002 [2007-05-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3) (德语). 

参见[编辑]

外部链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