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女真祭台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女真祭台遗址位于长白山天池北侧,由玄武岩石块人工垒成,直径2.5米,高0.7米,是女真人为祭祀长白山天池而筑。1999年,首次在女真祭台旁约3米处发现女真文字碑

建立的女真人将长白山视为“兴亡之地”。大定十二年(1172年),金世宗完颜雍册封长白山为“兴国灵应王”,并命翰林院修撰党怀英修撰《封长白山为灵应王册文》。明昌四年(1193年),金章宗完颜璟又进封长白山为“开天宏圣帝”,并修建庙宇以祭祀。

第一位发现长白山有祭坛者是清末候补知县刘建封,时任奉吉勘界委员。光绪三十四年(1908)踏查长白山后,著《长白山江冈志略》。他在书中叙述天池畔东40米钓鳌台,“台前后有一石堆,相传女真国王登白山祭天池,曾筑石于台上,故至今尚有遗迹”。

1999年8月19日,吉林省红学会秘书长陈景河同友人在白山内径池北钓鳌台,距天池40米的沙土苔草中,发现一块埋藏千载的金代女真碑石,碑面尚留有模糊的刻痕。经吉林省内金史和女真文字专家鉴定,碑石上刻有字痕,认定为金代女真文字碑。

相关[编辑]

大方顶子遗址位于吉林省抚松县万良镇附近, 一说为高句丽时期的积石墓,一说为古代女真人在长白山区祭祀的遗迹。

参看[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