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文杞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何文杞
出生(1931-02-26)1931年2月26日
日治台湾屏东街屏东(今屏东县屏东市
逝世2023年1月10日(2023岁—01—10)(91岁)
国籍 日治台湾(1931—1945)
 中华民国(1945—2023)
教育程度台湾省立师范大学艺术系毕业
台湾省立屏东师范学院
职业画家教师
家乡台湾屏东
受影响于
影响于

何文杞(1931年2月26日—2023年1月10日),台湾著名画家。今日国立屏东科技大学设有“何文杞台湾乡土美术馆”。

生平[编辑]

何文杞公元1931年生于日治台湾屏东街大埔[1],父亲从商,曾经营杂货店、洗衣店等。何氏幼时就读于屏东公学校时,受级任导师汪乃文启发而产生对绘画的兴趣[1]。公元1950年自台湾省立屏东师范学校(今国立屏东大学)四年制普通科毕业后,投考台湾省立师范学院(今台湾师范大学)艺术系,并在公元1956年毕业,师承著名画家廖继春[2],同窗好友有陈景容刘文炜郭东荣等人。毕业后回屏东,在屏东工业职业学校屏荣商职屏东女中担任美术教职。公元1960创立翠光画会,是南台湾最早的画会之一[2]。何氏甚早就与日本、美国画家交流,他在1962年于美国华盛顿举行首次个展,之后在台、日、韩等地举办个人画展六十余次,并提出“钻石派画法”的概念。

何氏曾任全省美展评审,并主办第4届亚细亚国际现代水彩画展。曾获英国剑桥世界名人录中心“ 2005世界杰出百人艺术家奖”、美国北卡传记协会“国际名人录杰出艺术领导奖”等奖。作品获日本全国水彩联盟展、日本全国水彩画展、日本东京都美术馆日本白亚美展特别优秀奖等国际大奖肯定。

2023年1月10日逝世。

2024年5月,何文杞妻子何邱金菊国立屏东大学55幅何文杞画作,并另外提供48幅代表作品,包括水彩、油画、蛋彩、粉彩等合计103幅作品,同时国立屏东大学成立“何文杞美术馆”,展出多幅何文杞艺术艺术家的画作。[3]

风格[编辑]

何文杞作品风格,早年大致上从英国式的透明画法出发,尝试西方各种现代艺术流派之风格[4]。四十岁后回归乡土写实画风,并以高屏地区的传统古厝以及传统民宅的“马背”特写树立其鲜明之个人风格[4]。当中台湾政权的交替,艺术家对政治的诉求,作品都流露出对家乡土地的热爱[2]

参考书目[编辑]

  1. ^ 1.0 1.1 乡土是永远的爱恋 — 我所认识的台湾乡土画家何文杞。林寿英
  2. ^ 2.0 2.1 2.2 《爱乡•恋土•何文杞/曾长生 著,台中市:国立台湾美术馆,2014》, 家庭美术馆出版
  3. ^ 【展覽】國立屏東大學藝文中心榮譽呈獻 — 山河繪語 何文杞美術館隆重開幕. artscenter.nptu.edu.tw. [2024-05-25] (中文(台湾)). 
  4. ^ 4.0 4.1 屏東縣文化處本縣視覺藝術工作者:何文杞(1931年~).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28). 

外部链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