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伊予长滨站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伊予长滨站
伊予长滨站房(2015年5月)
伊予长滨站房(2015年5月)
日语名称
伊予長浜 – いよながはま – Iyo-Nagahama
车站概览
位置爱媛县大洲市长滨
地理坐标33°36′55.80″N 132°29′11.76″E / 33.6155000°N 132.4866000°E / 33.6155000; 132.4866000
管辖机构四国旅客铁道(JR四国)
途经线路
距离
  • 233.1公里(起点站:高松
车站构造
站体类型地面车站
站台2面3线
其他信息
车站代码
  • S12
电报码ナマ
历史
启用日期1918年2月14日
服务
予赞线(爱存在伊予滩线)
◄S11 喜多滩
(4.9公里)
伊予出石 S13►
(2.8公里)
备注
无人站。

伊予长滨站(日语:伊予長浜駅いよながはまえき Iyo-nagahama eki */?)是位在日本爱媛县大洲市、隶属于四国旅客铁道(JR四国)的铁路车站。车站编号为S12。是过往特急及急行列车的停车站,但自从予赞线新线开通后,特急列车不再行经旧线区域,只剩下普通列车停靠。2014年7月26日,观光列车“伊予滩物语”开始行驶,最初安排逢周末及假日,均安排所有班次停靠本站,但这个安排却只维持了半年,自2015年4月4日起,因应重新调配班次及开车时间,观光列车不再停靠本站[1]

从车站起约2分钟步行距离可到达长滨港日语長浜港 (愛媛県),可乘坐渡轮至12公里外的青岛 (爱媛县)日语青島 (愛媛県)—一个以“猫口”比人口还多而著名的小岛。

开站时站名称为“长滨町站”,1933年10月1日随爱媛铁道收归日本国铁而改称“伊予长滨”,要加上“伊予”的名字是因为国铁已在滋贺县北陆本线设有长滨站。1935年,予赞线由下滩站伸延至本站,自此起将高松、松山及宇和岛连接起来。同时为配合列车运行,须将原爱媛铁道路段的路轨更改至1067mm,而原来的车站位置令弧度过大,不能接驳,所以遂将车站晌东移至现址,沿用至今。

车站结构[编辑]

现时使用的站舍为迁站起一直服务至今,为单层木制建筑物,属于一般规模,中间为玄关及改札口,左边为原售票处、验票窗口、自动售票机及设有服务柜位的站务室,2010年无人化后,所有房间都一直空置中;右边为面积颇大的候车大堂,设有多张座椅供旅客使用,洗手间则位于站舍外右边的独立建筑物,可分别供站内及站外人士使用。[2]

至于原爱媛铁道车站,则座落于国道378号日语国道378号爱媛县道24号日语愛媛県道24号大洲長浜線交界,建筑物已不再存在,现址现时为油站1座。

设有侧式月台岛式月台各1个,共提供2线3面的配置,但现时2号月台并不使用[3],岛式月台的有效长度为5辆,而侧式月台的有效长度则为4辆。1号轨为主线道;2、3号轨则为侧线路轨。另外1号月台末端向喜多滩方向设有原货物列车停靠的侧轨及货物月台。[4][5]

因站舍的水平位比月台为低,通过改札口后,要沿梯级或斜道才可到达1号月台[2]。月台之间以平交道相连,但因为出入口及平交道都设于车站内,部分月台边沿被开凿为上落用梯级[6],其中1号月台的梯级位处中央,把月台分成2部分。向喜多滩一方只有2辆长度、而往伊予出石方向则连2辆也不足,因此每天06:31往松山的3辆编成普通列车,要改于3号月台上车,亦成为了上行线唯一一班列车使用3号月台上下客;而岛式月台因为上落楼梯位设于向伊予出石方向的最末1节中,对列车并未有做成影响。

各月台上均设有有盖候车亭及座椅,其中岛式月台的候车亭长度超过1辆车厢长度,而侧式月台的上盖则能覆盖至改札口。[5][7]

月台配置[编辑]

月台 路线 方向 目的地
1、3 予赞线(爱存在伊予滩线) 上行 伊予市松山方向
下行 伊予大洲八幡滨宇和岛方向
2 (停用)

历史[编辑]

  • 1918年2月14日:随爱媛铁道本站~大洲站(即现时伊予大洲站)开业而启用,最初定名为“长滨町站”。
  • 1933年10月1日:爱媛铁道国有化,改为国铁属下车站,并改名为“伊予长滨站”。
  • 1935年10月6日:下滩站至本站开通,车站迁移至现址,改轨道间距,并改编入予赞本线。
  • 1986年3月3日:予赞线新线开通,特急列车改经内子线及新线而不再停靠本站。
  • 1987年4月1日:日本国铁分割民营化,车站的营运由JR四国继承。
  • 2010年10月1日:因业务精简关系,降为无人站[8][9],至此旧线全线除业务委托站,所有分站皆无人化。
  • 2014年7月26日:观光列车“伊予滩物语”开始营运,本站为停车站。
  • 2015年4月4日:观光列车“伊予滩物语”不再停靠本站,回复至只停普通列车。

相邻车站[编辑]

四国旅客铁道(JR四国)
予赞线(爱存在伊予滩线)
喜多滩(S11)-伊予长滨(S12)伊予出石(S13)

注释[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