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式陆用中级教练机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二式陆用中级教练机
K10W
概观
类型教练机
代号Oak
乘员2
首飞1941年4月
服役1943年6月
退役1945年8月
设计九州飞机公司日语九州飛行機
生产1943年2月 - 1944年3月
产量176[1]
现况退役
主要用户大日本帝国海军航空队
技术数据
长度8.83米
翼展12.36米
高度3.705米
翼面积20.58平方米
空重1,476千克
正常起飞重量2,038千克
发动机中岛寿二型改二空冷9汽缸发动机
性能数据
最大速度时速282公里/高度2,080米
巡航速度时速220公里/高度1,000米
爬升率291米/秒
实用升限6,770米
最大升限7,300米
最大航程1,095公里
翼负荷91.6千克/平方米
武器装备
机枪1挺九七式机枪

二式陆用中级教练机(日语:二式陸上中間練習機)是日本帝国海军航空队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操作的一款中级教练机,军内编号K10W,由九州飞机公司日语九州飛行機研发量产。该机型原本是为替换九三式中级教练机而开发,但因为设计修正耗时过长,最后并未成为主力教练机种。

简介[编辑]

在日本帝国海军在1930年代中期逐渐量产单翼战斗机种后,1930年代初研发的双翼中级教练机性能已不符未来需求,故开始物色新教具培训飞行员。日本帝国海军在昭和12年(1937年)委托三菱财阀向美国采购1架北美航空NA-16-4R、1架NA-16-4RW,两架飞机皆使用出力为450匹马力的引擎,但一架为搭配双叶螺旋桨的R-985引擎;另一架为搭配三叶螺旋桨的R-975引擎,日军内给予它们KXA之代号,2架飞机在昭和13年(1938年)运抵日本测试,日本海军对KXA机的评价相当满意,三菱另外还买下了NA-16-4R型机的生产授权许可,因此可以相信日本获得一部分的设计资料。日本海军将飞机交给渡边铁工厂提供作为技术参考样本,并要求该厂研发一款新型中级教练机。西方国家起初认为该机应该是NA-16的仿制品,但在日本战败后检查实机后,发现除了类似的骨架外,两架飞机基本上没有任何技术共通性。[1]

新教练机的计划在昭和14年(1939年)开始,代号14试陆上中间作业练习机。昭和15年(1940年)1月开始研制,昭和16年4月原型机首度试飞。[2]14试中练运用了平头铆钉铆接之应力蒙皮构造、略为前掠的主翼设计、高长宽比的水平尾翼、固定式起落架,以及出力600匹马力的发动机。但是在飞行测试时发现该机的纵向安定设计不足,飞行时会无预警地陷入螺旋状态,[2]且操作也过于复杂,不适合作为教练机使用。九州飞机为了解决设计瑕疵而增造16架原型机进行测试,最后改良的方案是将垂直尾翼的面积加大,自完成改良后直到测试核可并进入量产已经消耗2年的时间。

在二式陆用中教量产时,海军开始将性能不足以适应战场的旧式战机撤回日本国内,并转用于中级与高级教练用,这导致日军短期间增加许多可用的教练机。之前计划替换的九三式中级教练机则因为飞行稳定、操作容易、妥善率高因而转用为初级教练,二式反而沦为定位尴尬的产物,因此仅在1年内少量生产了176架即停产,其中150架为日本飞行机公司代工制造,最后一架于1944年8月出厂。[2]九州飞机在当时因为优先生产东海反潜巡逻机白菊教练机,因此工厂并未开设量产线,而仅少量再制造了9架同型机。

该型教练机由于缺乏炸弹挂架,因此日军并未计划用于自杀特攻,日本战败时仍有78架仍在使用中,后全数遭到销毁。

参考资料[编辑]

连结[编辑]

  1. ^ 1.0 1.1 Hagedorn, 1997,
  2. ^ 2.0 2.1 2.2 Starkings, 2007, pp.26–31

书籍[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