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用户讨论:老陈/存档3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欢迎参与基础条目的提升[编辑]

您好,先告诉您一个有关中文维基基础条目的好消息,自从基础条目攻坚战成立以来,中文维基基础条目已有以下的提升:

  • 加权长度小于10K的条目:由224篇缩减到3篇。
  • 加权长度大于30K的长条目:由393篇扩充到665篇。
  • 若只看基础条目,中文维基百科的名次由第9名提升到第4名。

现在在基础条目攻坚战中有列出一些篇幅比较接近30K的作品,邀请您针对其中有兴趣的条目进行扩充,让条目的加权长度可以超过30K,期待您的参与,祝编安

邀请你的维基人是:Wolfch (留言)-欢迎扩充基础条目 2014年1月7日 (二) 14:24 (UTC)[回复]

Re: 光电效应[编辑]

只是尽维基人的权利。也祝你新年快乐!—ArikamaI 在没有人有枪的国度里,一把手枪的人就是国王谢绝废话|战斗记录2014年1月8日 (三) 11:38 (UTC)[回复]

re:[编辑]

谢谢对于基础条目的支持,Wikipedia:基础条目/扩展/自然科学/物理惯性定律也已修改,祝新年快乐--Wolfch (留言)-欢迎扩充基础条目 2014年1月8日 (三) 14:32 (UTC)[回复]

re:泊肃叶定律[编辑]

泊肃叶定律的第一段是原来就有的,所以当初没有重写,刚刚已经略作修改,压力差也改为压力损失,另外此条目只是参考日文维基的架构而已,我的日文能力还没办法翻译日文维基百科呢。--Wolfch (留言)-欢迎扩充基础条目 2014年1月8日 (三) 14:32 (UTC)[回复]

不好意思,原来我只改了条目中的一个压力差,谢谢您的修正--Wolfch (留言)-欢迎扩充基础条目 2014年1月8日 (三) 23:46 (UTC)[回复]

Re: 光电效应[编辑]

谢谢您不断努力改进条目光电效应才可能申优成功!我投票只是尽维基人的权利和义务。也祝新年快乐!Joeinwiki留言2014年1月8日 (三) 14:39 (UTC)[回复]

《维基人》2014年1月 第10期[编辑]

  • 本期概要
    • 南京 
    • 欢迎!欢迎你来到南京——一座被冠以“博爱”之名的城市。
      自公元前472年范蠡在此筑越城以来,这座长江之畔的城邑一直在扮演着难以忽视的角色。
      这里的人乐于用“六朝古都,十朝都会”这句话来囊括她璀璨的过去,时至今日就算已经褪去了都城的光环,南京依然凭借着这座城市独有的气质,吸引着各地的人来到这里……


    点击下载(简体)点选下载(繁体)

  • --《维基人》月刊代理邮递员 2014年1月18日 (六) 15:12 (UTC)[回复]

    神户市[编辑]

    您好。神户市条目现在正在参加特色条目评选。因您之前曾参与该条目的投票,若有空的话还请考虑参与神户市的特色条目评选投票。十分感谢。--ICOCAで行こか?/なんでやねん! 2014年1月19日 (日) 10:48 (UTC)[回复]

    打个招呼[编辑]

    先向您道个歉,前一阵子有点忙,所以没有对您的信息及时回复,向您致歉。

    另外有关条目重审或评优,本人才疏学浅,另编辑经验不足,恐难堪此任。

    在这先拜个早年。-Harkalelibre留言2014年1月27日 (一) 10:19 (UTC)[回复]

    Re:您的问题[编辑]

    呃,您太过客气了。

    我的编辑目标和正在进行的编辑的条目基本上会在我的用户页上写(不知道这合不合适)。不过最近可能会把热力学定律条目先放在几个热力学基本概念条目(比如正在编辑的热力学系统)之后。

    至于您说的条目的参考来源及编法。先说下参考来源吧,主要参考来源是国内几本较为权威的教材(如秦允豪先生编的《热学》),其次有关某些细节问题会查下CNKI上的文献。而对于英文维基条目的态度,如您所见,我没有选择照翻(所以我在编辑记录上写的是“参考”,而非“翻译”)。一部分原因是,有些东西确实是我因为知识水平原因不大敢翻(比如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统计力学解释部分,不过几个月后,也许会对这一部分动手);另一部分原因则是个人的一点私心,我希望这个条目中能有我对这个条目能融入我对于这个条目的理解,当然是确保这个理解是立得住脚(有参考来源)而且能比英文条目中写法更容易使对于这个条目陌生的人理解。而后几个定律的条目可能会与英文条目会有更大的出入,主要是结构上的,会基本沿用第二定律条目的结构。而至于我能否使条目成为优良条目的问题,我只能说我不会强求,我只是尽己所能去扩充。

    至于找您来帮忙,主要就是希望您对于条目内容进行检校,让它基本立得住脚,防止贻误读者。当然,如果您能抽出时间对这些条目进行栽培,进一步建设,那自然是幸事了。

    敬祝编安 -Harkalelibre留言2014年1月27日 (一) 17:49 (UTC)[回复]

    热力学系统[编辑]

    先给您拜个年。最近自英文维基“搬运”了热力学系统条目,现已基本译毕并提交DYK条目候选,希望您能抽出您宝贵时间校阅一下此条目。另祝编安 -Harkalelibre留言2014年2月1日 (六) 06:12 (UTC)[回复]

    拜个晚年[编辑]

    今天是初五,按照规矩,应该还给您拜个年。先感谢您对热力学系统的斧正。这个条目有些节,比如热力学系统#流动过程翻译得有点苦手,在翻时基本就是在堆术语了( 囧rz……)(这一部分英文维基中的叙述与自己所学的热力学课程中多有不同),在您修改下,才有了可读性。打算在假期里多从英文维基搬运些与热力学及统计力学有关、相对重要的条目,正在搬运路德维希·玻尔兹曼,近日内应该可以搬完。另外,最近有从英文维基“搬运”原子理论条目,参加自己第一个优良条目评选的计划,到时希望能继续得到您的扶助(比如,对于流程的指导以及内容的扶正)祝编安。-Leo W. Talk Contributions 2014年2月4日 (二) 05:47 (UTC)[回复]

    覆:麦克斯韦方程组[编辑]

    由于ds一般是微小线元素的符号,而微小面元素应该用dA或dS。我没有仔细查看,所以A和磁向量势冲突了。改为dS就可以解决。另外我建议更改整套符号:Ω和∂Ω分别表示闭曲面内的空间和它的边界曲面,∑和∂∑分别表示固定曲面和它的边界曲线。这样的符号更为直观。最后建议加入类似的方程,以显示麦克斯韦方程组与高斯定理、斯托克斯定理等的关系,也就是边界积分与内部整体积分的关系。钢琴小子 打个招呼 查看贡献 2014年2月4日 (二) 07:13 (UTC)[回复]

    给您一个星章![编辑]

    原星章
    谢谢您扩充基础条目伦理学,盼望您可以继续地扩充基础条目,祝编安 Wolfch (留言)-欢迎扩充基础条目 2014年2月6日 (四) 13:09 (UTC)[回复]

    给您的布朗尼![编辑]

    谢谢指正“光生伏打效应”。 Agboh留言2014年2月14日 (五) 00:01 (UTC)[回复]

    Tomasulo算法[编辑]

    感谢前辈关注此条目。这个名字似乎不是很典型的英语名字,很多书籍的译者在翻译的时候无处参考,所以就留下了其原名。保留其原名,有利于读者查询相关文献。大多数有兴趣查阅此条目的读者,相信看到这个名字的英文原文,也不会陌生。因此我建议暂且不改,希望您能理解~ AndyHe829留言2014年2月22日 (六) 07:34 (UTC)[回复]

    Re: 薛定谔方程[编辑]

    不用客气。为维基服务就是为知识服务—ArikamaI 在没有人有枪的国度里,一把手枪的人就是国王谢绝废话|战斗记录2014年2月15日 (六) 10:07 (UTC)[回复]

    Re: 薛定谔方程[编辑]

    谢谢您不断努力改进条目薛定谔方程才可能申优成功!我投票只是尽维基人的权利和义务。-- Joeinwiki留言2014年2月22日 (六) 19:44 (UTC)[回复]

    重力波发现[编辑]

    重力波[编辑]

    • 找到了。“Sources of gravitational waves”当中的哑铃例子来源也找到了:[1]

    The gravitational wave amplitude gives the fractional change in the difference

    in light travel times along two perpendicular paths whose endpoints are marked by

    freely-falling test masses.

    或者另一种等效的定义([2]第三页):

    The strength of a gravitational

    wave is then best expressed as a dimension-less quantity, the strain h which

    measures the relative length change ∆L/L.

    钢琴小子 打个招呼 查看贡献 2014年4月1日 (二) 03:49 (UTC)[回复]

    • 谢谢你找到这么有用的文献。此外加入了三四个可靠来源,并重写、改写了好几部分。现在已经翻译好的部分应该每句/段都有来源了。其他部分的补充来源工作着实是个浩大的工程,不知你对于一段段寻找来源、重写意愿如何?我认为再多翻译一点点,就应该先把较为简短的内容更新上去,以后再慢慢处理剩余的部分。你看怎么样?钢琴小子 打个招呼 查看贡献 2014年4月2日 (三) 23:00 (UTC)[回复]

    重力波天文学[编辑]

    • 重力波天文学中有讲解重力波的理论和相关公式、各种重力波源以及研究它的重要性。我认为重力波天文学条目过于冗长,不易阅读,而许多资料却更适合重力波主条目。我建议把当中的一大部分内容搬移过来,换上简短的概述,这样两边的质量都可以提高。鉴于是一篇特色条目,不敢轻举妄动,你怎么看?老实说,这篇条目许多章节缺乏来源,在今天应该是无法通过特优评选的。钢琴小子 打个招呼 查看贡献 2014年4月4日 (五) 04:44 (UTC)[回复]

    宇宙暴胀[编辑]

    • 高深难懂的内容我可以翻译,我担心的是,条目在如此简短的叙述中并没有清晰地解释这些概念,很多时候只是向读者抛掷大量术语。这样的内容收录在条目中,只会吓怕读者,适得其反。我很希望翻译条目有始有终,把我认为可取的内容先翻译了,再考虑如何处理其余的段落。钢琴小子 打个招呼 查看贡献 2014年5月28日 (三) 13:29 (UTC)[回复]

    有关条目质量提升计划[编辑]

    老陈您好,我在维基百科:条目质量提升计划/基础条目攻坚战#基础条目攻坚战是否仍要继续中,提议讨论有关此质量提升计划是否是继续,欢迎您提供意见,谢谢--Wolfch (留言)-欢迎扩充基础条目 2014年3月26日 (三) 11:44 (UTC)[回复]

    有关扩展基础条目中的红扳手条目[编辑]

    老陈您好,说明一下扩展基础条目和基础条目中图示的差异。

    扩展基础条目中标示条目篇幅的模版是{{va}},而Wikipedia:基础条目中标示条目篇幅的模版是{{va2}},两者计算篇幅的方式不同(扩展基础条目是依中文条目长度,基础条目是以加权长度为准),所以相同的条目,在扩展基础条目和基础条目可能会有不同的图示,例如杜拉铝,若用{{va2}}模版会是基础条目(3至10KB) 杜拉铝,若用{{va}}模版会是基础条目(3至10KB) 杜拉铝,我将Wikipedia:基础条目/扩展/自然科学/化学的内 容,改用{{va2}}模版后的版本放在使用者:Wolfch/基础条目扩展化学,可以看一下两者的差异--Wolfch (留言)-欢迎扩充基础条目 2014年3月27日 (四) 04:10 (UTC)[回复]

    中间名[编辑]

    您好!看到您将一些人名条目移动到没有中间名的方式,简约固然是好的,但也要考虑到他国人名的习惯,有些人就是常用中间名。而且,移动到没有中间名可能是没有歧义的,但为何在正文中也要去掉中间名?私以为这样就丢掉了应有的讯息。望您三思。——苏州宇文宙武的主页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4年4月28日 (一) 03:40 (UTC)[回复]

    没错,确实是见仁见智,但也要看到华语用户未必知道外国人的习惯,让他们看到应有的讯息也是应当的。更何况现在都有了重定向,并不影响简约的用法重定向到主条目。我认为可以按照外文版的习惯来命名,如果大多数外文版不用中间名,中文版也不用,正如您移动的一些,我就没有动。但如果大多数外文版用中间名,那中文版用中间名也并无不妥。至于正文,如果他本来就有中间名,是不宜去除的。君不见那些皇室成员名字一大堆,也没有人想着说要去除来简化?——苏州宇文宙武的主页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4年4月28日 (一) 04:52 (UTC)[回复]

    请问这个名称是阁下所创吗:google:"真空剧变"?虽然catastrophe可译为剧变、灾难等义,但似乎此处并无剧变,与紫外灾难中的含义更为接近?--HNAKXR6572014年5月4日 (日) 14:06 (UTC)[回复]

    这个词好像确实没有正式的翻译,不过(用词上)类似的“Vacuum metastability event/collapse/catastrophe”有媒体译为真空亚稳态灾难。--HNAKXR2132014年5月5日 (一) 04:32 (UTC)[回复]
    抱歉是我没说清楚,我只是觉得两个名词字面上相似,翻译可以借鉴一下。
    你觉得-{zh-cn:真空灾难;zh-tw:真空災變}-如何?--HNAKXR9222014年5月5日 (一) 05:59 (UTC)[回复]
    既然都可以,那就灾变吧,免得再转换了。--HNAKXR6502014年5月5日 (一) 06:16 (UTC)[回复]

    哪个译名较常用[编辑]

    在下在扩充科普利奖章时,发现1986年得主 Rudolph Peierls 的姓 Peierls 译名较多,排尔斯、佩尔斯应力、派尔斯应力……

    想问阁下哪个较常用,顺便想请阁下帮忙把“获奖理由”里有关物理的译一下,在下怕出错。

    --向端粒向酶解投上冷冷的一眼骑士呵,向前2014年5月6日 (二) 11:49 (UTC)[回复]

    优良条目评选:布拉汉姆[编辑]

    您好!一级方程式条目布拉汉姆正在进行优良条目候选,还望阁下前往指教、支持。--WeiHsiang Wang留言2014年5月7日 (三) 03:55 (UTC)[回复]

    《维基人》2014年4月 第11期[编辑]

  • 本期概要
    • 带你领略从19世纪至今世界著名的摩天大楼! 

    • 你知道世界上第一栋摩天大楼只有42米高吗?

      你知道曾有一栋建筑因为高调的“装逼”而引火烧身,痛失“世界第一高楼”的宝座吗?在摩天大楼“大跃进”时代,全世界的高度竞赛如火如荼!从42米到828米,从被人屁股坐就碎的砖头到直冲云霄的强化钢铁,为了追求荣誉和财富,贪婪邪恶的人类正在将大楼越堆越高……


    点击下载(简体)点击下载(繁体)

  • --《维基人》月刊代理邮递员 2014年5月10日 (六) 17:47 (UTC)[回复]

    RE:偏振[编辑]

    老陈您好,很高兴知道条目偏振已成功通过优良评选。

    谢谢您邀请提升物理学条目,我想我目前还是会比较关注维基百科:基础条目的扩充,在维基百科:基础条目/科学、数学与技术#物理学中还有一些条目是蓝色勾勾,加权长度在0K到30K之间,像金属条目,条目长度6K,我想这会是我关注的目标之一,设法将这些条目扩充到加权长度超过30K,暂时不考虑将条目提升到优特条目

    祝编安--Wolfch (留言)-欢迎扩充基础条目 2014年5月16日 (五) 04:27 (UTC)[回复]

    偏振[编辑]

    好条目我自然应该支持。说来惭愧,虽然高中是理科生,但大学后就转为文科生了,数理化基本忘得差不多了,也就化学、生物和天文还算有点兴趣吧,我会尽力的。——苏州宇文宙武的主页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4年5月16日 (五) 04:31 (UTC)[回复]

    re:偏振[编辑]

    物理条目本身数量就没那么多吧?地球科学主要是台风类的条目,每年都有好些可以写的。英语物理类特色条目好像多数都翻译了,就差一个AdS/CFT。优良条目倒是有量子电动力学凝聚态物理学等几个还很欠缺。不知协作翻译条目或者讨论翻译中的问题通常是在什么版面?--HNAKXR7502014年5月16日 (五) 05:27 (UTC)[回复]

    优良条目[编辑]

    祝贺您的努力获得了社群的认可!如您所说,自然科学、工程技术领域的条目虽然也在增长,但是比起其他方面的发展,则略显不足。我无意贬低他人成果,但是不得不指出,近几年中文维基百科里一些冷门条目大量占据版面,作为科学技术专业的学生,我认为我们需要做就是迎头赶上。早些年一些贡献卓著的老编辑如今仍然活跃在第一线的似乎只有您和少数其他几位前辈。我也希望能够成为您这样的编者。不过近期学校学习实在令人难以分身,如果假期有空,我会尽量完善自己熟悉领域的条目,争取做些微薄的贡献!祝编安! AndyHe829留言2014年5月16日 (五) 05:40 (UTC)[回复]

    Re:偏振[编辑]

    很高兴得知您使维基又新增了一篇优良条目。不过我并不擅长物理,只能修饰语句或修正笔误来贡献了。其实化学也存在您所说的现象,中文维基只有6篇特色和11+16(元素)=27篇优良,而英文有37+2(人物)=39篇特色和119篇优良,一百一十多种元素里有大约80余篇特色和优良。可见维基仍然非常需要自然科学的贡献,起码要先将英文维基的条目翻译过来(待我有空,一定会尽可能多地为维基做出贡献)。也欢迎您多关注化学的条目。祝编安。--砜中嘌呤的白磷萃取 打谱 2014年5月16日 (五) 07:37 (UTC)[回复]

    您说的很有道理,谢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砜中嘌呤的白磷萃取 打谱 2014年5月17日 (六) 06:40 (UTC)[回复]

    又来打扰[编辑]

    又来打扰。关于原子理论条目,看到了您的编修,十分高兴。虽然此前没能促成这一条目成为GA多少有点沮丧,但本人还会继续努力改进这一条目。现在正打算依据对于这个条目的同行评审进行调整扩充。还望您能抽出时间对这个条目继续关注栽培。祝编安。 -Leo W. Talk Contributions 2014年5月28日 (三) 11:39 (UTC)[回复]

    原子理论条目已经进行了结构和内容上的调整,希望您能关注,并提出您的修改意见。祝编安。--Leo W. Talk Contributions 2014年5月30日 (五) 01:31 (UTC)[回复]

    墨子那段话已加上今译,不过手上的那本《墨子今注今译》中偏巧没有《经说下》这篇,所以参考了网上的译文进行了翻译,请您校阅下译文。

    另:第一段的标题条目的结构现在进行了一定修改,不过不知道是否合适,希望得到您的意见。

    多谢您给出的建议。--Leo W. Talk Contributions 2014年5月31日 (六) 01:22 (UTC)[回复]

    再另:不知道这个条目现在再次提交优良条目评选是否合适,希望得到您的意见。-Leo W. Talk Contributions 2014年5月31日 (六) 04:02 (UTC)[回复]

    感谢您提出的意见。 -Leo W. Talk Contributions 2014年5月31日 (六) 18:40 (UTC)[回复]

    量子力学[编辑]

    感谢邀请!不过我去看的时候条目已经锁定,可惜的是锁定在被删除的版本上,阁下可以联系一下管理员恢复到原有版本,毕竟原有版本没有争议,是删除后才产生了争议。——苏州宇文宙武的主页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4年6月1日 (日) 05:15 (UTC)[回复]

    已前去支援,不过我现在能做的只有回退破坏和劝说管理员,最后还是要看管理员的行动。——苏州宇文宙武的主页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4年6月1日 (日) 05:52 (UTC)[回复]
    阁下客气了,我只是举手之劳,深深佩服阁下在自然科学领域的贡献。——苏州宇文宙武的主页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4年6月1日 (日) 06:57 (UTC)[回复]

    “”

    量子力学[编辑]

    谢谢您对该条目的贡献,有关量子力学条目,目前已被保护,不过“请注意保护并非对当前版本的认可”,因此要不要将您原来的修改和现在的差异列在讨论页上,再请管理员进行相关的修改?祝编安--Wolfch (留言)-第十二次动员令开始筹备 2014年6月1日 (日) 14:12 (UTC)[回复]

    覆:破坏性编辑[编辑]

    我也注意到了这个情况,会加强留意。不知他动机为何?不像是明显以破坏作为目的。钢琴小子 打个招呼 查看贡献 2014年6月1日 (日) 14:33 (UTC)[回复]

    Re:量子力学[编辑]

    已恢复编辑战前版本。与其认定其为“破坏”,不如去对方讨论页留下言吧……我是这么想的。--广雅 范 2014年6月3日 (二) 09:22 (UTC)[回复]

    关于条目广义相对论[编辑]

    感谢阁下对维基百科条目所作出的贡献。在下在阅读条目广义相对论时,发现相对于其他段落,相对论的概括爱因斯坦方程等几段文字似乎仅有很少的可供查证的参考来源,并不足以覆盖全段内容,而以在下能力所限,并不能及时补充可支撑相关内容的可靠来源,再三思量遂加挂维护模板,希望今后有力所能及的编者能协助补充。--JuneAugust留言2014年6月4日 (三) 06:03 (UTC)[回复]

    Re:相对论[编辑]

    抱歉这么晚才回复,貌似问题已经解决了 囧rz……虽然不太擅长这方面,不过的确觉得其行为不妥当,留着毕竟可以再增补嘛。如果再遭破坏就申请保护吧。 --砜中嘌呤的白磷萃取 打谱 2014年6月5日 (四) 13:57 (UTC)[回复]

    阁下您好,叙利亚2014年总统选举正在进行DYK投票,欢迎阁下前往发表意见。-- パンツァー VI-II Fu7ラジオシャナ俺の嫁留言于民国103年暨 2014年6月6日 (五) 01:38 (UTC)[回复]

    来打扰了[编辑]

    老陈前辈好。最近正在翻译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条目(现在的具体进度可以看下我的沙盒),翻译过程中从您主编的几个相关条目中受益颇多(尤其是麦克斯韦的那几篇论文的条目)。翻译工作应该能在近日内完成,希望您到时能对于条目进行校阅(特别是其中涉及麦克斯韦电磁理论部分)。

    另外条目中有一首麦克斯韦本人戏仿Robert Burns的Comin' Through the Rye所作的诗Rigid body Sings(暂译为《刚体吟》)的开头几行:

    对于个中玄妙确实参悟不透,翻译上确实犯了难,不知道前辈对于它有什么理解,希望能得到您的翻译建议。--Leo Wang Talk Contributions 2014年6月6日 (五) 11:49 (UTC)[回复]

    老陈前辈好。首先感谢您对于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以及原子理论两个条目的校阅与支持。最近考试临近,我可能需要暂时中止维基方面的工作到7月上旬。

    另外我计划在复工后翻译这两个条目:

    • 第一个是约西亚·吉布斯Josiah Willard Gibbs),英文维基的条目我已经通读几遍,并对其中引言部分进行了试译。整体上感觉这个条目的质量要比麦克斯韦以及原子理论的要高不少,无论从用词、语言的组织还是从内容的详实度上。另外基本没有什么“地雷”,比如失效的外链之类的(这可能与它是条比较新的FA有关)。个人觉得,如果本人的翻译过关的话,这个条目应该还是很有成为特色条目的潜力的。另外条目涉及的领域也是个人比较擅长的,我应该应付得来编修的工作。希望您到时能关注支持一下这个条目。
    • 第二个是热力学Thermodynamics)。这个条目让我有点头疼,不仅仅是因为它的长度(长于90k),这个条目本身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比如结构组织混乱(整体上以及基本热力学概念引入顺序方面)以及叙述上的冗余(从我现在已经试译的两小段来看)。另外,由于现在热力学方面的条目建设现状,这个条目本身也成为了一个大工程(比如其中的许多模版需要从英文维基中搬运)。希望您到时候能在内容取舍以及结构的组织上提出您的意见。

    p.s. 最近从英文维基搬运了三个模板:Template:以人名命名的国际单位制单位Template:以人名命名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Template:以人名命名的化学元素。如果您有空的话,希望您能把它们加到相应的条目中去。多谢。

    祝编安。--Leo Wang Talk 2014年6月13日 (五) 11:44 (UTC)[回复]

    抱歉,留言看漏了没及时回复。在阅读量子力学条目时,是有发现部分文段(比如:物质衍射数学基础量子态动力学演化范例量子退相干应用解释等段落的部分小节)尚无可以指引支撑的来源或者相关注释,在下以为是否需要补充一些来源或者将一些使用同一个来源的段落合并起来。--JuneAugust留言2014年6月13日 (五) 13:43 (UTC)[回复]

    邀请您参加第十二次动员令[编辑]

    中文维基百科 第十二次动员令邀请函
    维基娘,第十二次动员令的吉祥物
    维基娘,第十二次动员令的吉祥物

    亲爱的维基百科用户老陈/存档3您好:

    首先,感谢你对维基百科的贡献!为了提升中文维基的条目品质及数量,第十二次动员令会于2014年7月5日至2014年9月7日期间进行,我们竭诚邀请您积极参与。

    本次动员令尚在讨论中,欢迎您至投票页面热烈参与投票。

    关于本次动员令的详细信息请您参见:第十二次动员令,并欢迎您到动员令入门页了解什么是动员令,并请至报名页面报名参与是次动员令, 将于7月5日开放报名

    请收到本邀请函的维基人,将{{subst:动员令}}转贴到其他尚未收到本动员令的维基人讨论页上(也请参考工具),如果您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响应本次动员令、积极建立新条目,也请帮忙散发动员令,因为能否将动员令传播出去,是历次动员令成败之关键,大家一起合力才能提升维基的服务、品质及数量!非常感谢您的参与!

    前辈您好[编辑]

    (Since I've declared of my retirement from Chinese Wikipedia, it may not be so appropriate to edit again in Chinese Wikipedia as "Harkalelibre", so that I have to reply to you in the name of this account.)

    感谢您的关心。关于我为何要离去:首先,由于由于对于中文维基社群的一些现象有一定看法,我早已有了去意。至于我为什么在这个时候离开,多少是因为引力波天文学特色评选中某人的某些行为。尽管怀疑别人动机是不对的,但我觉得那个人的某些作为确实是不能恭维,而社群中除您以外的其他人竟无人对他的意见表示质疑,这使我十分失望。因而我在那个评选中留下了我的意见。您是知道的,我是不太常参与优特评选的讨论的,因为我对于我个人评判能力方面还是没有什么自信的,而我在那个评选去回应他时,我已经做好了离开的准备。而此后,那个人就对我采取了些报复性的行为(当然把这两件事情联系起来可能是不对的,但我个人不能排除这个假设)。当然,我在回应他时,也是有错的。但我觉得已经身心俱疲,于是正式声明离去。

    这个帐号是在我准备离去时注册的,用来完成我可能留下的未完成的一些工作,包括已在沙盒里的条目以及一些条目的琐碎编辑(事实上那个帐号确实留下些工作没有完成)(附注:有关物理学的条目包括我此前向您提及过的吉布斯和热力学--亦知留言2014年6月21日 (六) 14:08 (UTC)),因为我个人觉得那些条目应该善始善终,但恐怕没有多少人有精力或兴趣去填那些条目的坑。以这个账户的名义,我也就不会再参与条目编辑以外的活动了。至于在完成那些工作后还会不会继续编辑条目,那就另说吧。不过我会继续关注物理学条目的发展的,尽管可能只会以看客的身份。江山代有才人出,必定会有更多对于物理学有兴趣的人,参与到物理学条目的建设中来的。[回复]

    如果您想要联系我的话,可以在这个账户的讨论页里留言。

    敬祝编安。--亦知留言2014年6月21日 (六) 13:47 (UTC)[回复]

    Re:[编辑]

    页面保护并不意味着认可当前的版本。--广雅 范 2014年6月24日 (二) 06:06 (UTC)[回复]

    我现在的身份是管理员,正在处理编辑争议,因此并不存在“认可哪一个版本”的问题。否则就是“用管理员权限强制让条目保持在自己认可的版本上”,属于滥权。--广雅 范 2014年6月24日 (二) 06:22 (UTC)[回复]

    RE:[编辑]

    老陈您好,在量子力学入门加的保护模板中提到“……请在讨论页提交您打算进行的修改。取得共识以后,您可以使用{{editprotected}}请求管理员进行修改,或申请解除保护。”,因此我已在那两个条目的讨论页中列出我认为较合适的版本,再看大家的意见如何--Wolfch (留言)-第十二次动员令开始筹备 2014年6月24日 (二) 13:33 (UTC)[回复]

    请您帮一个忙[编辑]

    前几天受邀评审凯瑟琳·威时遇到了一个问题。我记得“self-sustaining nuclear chain reaction”的大陆译名应该是“自持链式核反应”,不知道港澳台地区如何翻译?素知阁下热心物理条目编辑,且使用繁体中文,所以想请您帮忙告知译名。多谢!--如沐西风留言2014年7月14日 (一) 13:35 (UTC)[回复]

    《维基人》2014年7月 第12期[编辑]

  • 本期概要
    • 从雾霾说起…… 

    • 许多人都说,经过了雾霾磨练的人的身体如金刚一般,百毒不侵。虽然我们每天都在享受雾霾带来的欢乐,但空气污染,岂止雾霾这么简单吗?在本期《维基人》,小编将带你了解一下,空气污染到底是个什么东东。


    点击下载(简体)点击下载(繁体)

  • --Aoke1989-bot留言2014年7月17日 (四) 19:12 (UTC)[回复]

    凝聚态 vs 凝聚体[编辑]

    看你好像是根据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改的,感觉有点疑问。至少在简体中文的学术著作中,“凝聚体”是很少用于指代这个物理学分支的[3](虽然会将“Bose-Einstein Condensate”称为“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condensed matter”几乎都是译为“凝聚态(物质)[4]”。--HNAKXR6032014年7月19日 (六) 13:36 (UTC)[回复]

    看到了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的一个ppt里说

    恩,就这样吧。搜索了一下,网络上两者的使用频率已经差不多了(Google搜索),虽然学术界使用的几乎仍都是原来的名称(Google学术搜索)。--HNAKXR7202014年7月20日 (日) 05:17 (UTC)[回复]

    特色条目评选[编辑]

    本人提名了条目“欧阳修”参与维基百科:特色条目评选,不知阁下是否有空加以评审?这是我第一次提名作品参选FA,希望阁下多加批评,多加指正,谢谢!Queensroad留言2014年7月26日 (六) 10:59 (UTC)[回复]

    暑假好[编辑]

    不知老陈前辈近来可好?前几日查看到“我的贡献”页面竟然还能在前五十记录中看到去年的编辑,于是把去年未完成的项目做了一个了结,我将来还想继续改善希望能参选优良。话说晚辈最近在圣迭戈实习倒是波澜不惊,倒是前几周在圣莫尼卡一路口车被撞了,所幸事故无人受伤,不过后续事宜十分令人头痛,好在现在也恢复了往日平静。走出校园方知人生不易啊!前辈近期如有翻译项目,如我能帮忙,敬请示下! AndyHe829留言2014年8月16日 (六) 08:49 (UTC)[回复]

    前辈说的是。维基方面,我暂时也没有大型项目的打算,只是抽空小打小闹。希望能保持联络! AndyHe829留言2014年8月17日 (日) 19:01 (UTC)[回复]

    请教一词的翻译[编辑]

    en:Wall-crossing可以译作“穿墙”吗?感觉总会让人联想到别的,不太好,不知道前辈有什么意见。--E8xE84342014年8月30日 (六) 13:44 (UTC)[回复]

    Re:量子电动力学[编辑]

    您好,对不起这么晚才回复。条目轻子我看完了,没看出什么大问题,我出手也未必能有这种高水平。至于优良候选,我只是觉得最近好像很严格而已,气氛不对劲。量子电动力学这条目好像会比较吃亏,要加参考资料不是很容易,在此感谢您的帮助。既然您说到了,就试一试吧。已把图片汉化,也已经完成了提名手续,请多多支持。还有,在图片汉化时发现您沙盒上有该条目的翻译,我是应该早点知会您的,那段翻译不错,要换成您的我没异议。祝编安!-Choihei留言2014年9月1日 (一) 20:06 (UTC)[回复]

    给您一个星章![编辑]

    不倦星章
    好厉害,之前第一次收到您的回复是修正索末菲词条之后,这次重看一遍用户主页,真是无法让人用言语形容啊,就像看见科学巨匠们的事迹一样,很多人都说他们伟大,我却看不懂他们的成就是什么,无法理解他们是如何走到这一步的,以至无法给一个评价,这个大概是认知水平相差太多的缘故吧…… Royal Geographical Society留言2014年9月2日 (二) 05:12 (UTC)[回复]

    抱歉,打扰一下。阁下今日稍早时莅临新条目推荐候选区投票,惟因编辑冲突,阁下的投票被另一用户去除。阁下可查看有关编辑的情况,并酌情决定是否补票。敬希垂注。--春卷柯南夫子 ( ) 2014年9月8日 (一) 07:20 (UTC)[回复]

    恭喜您完成第十二次动员令![编辑]

    维基娘,第十二次动员令的吉祥物
    维基娘,第十二次动员令的吉祥物

    老陈:

    感谢您报名参与第十二次动员令!根据您的贡献,您已经成功达到了完成是次动员令的的“最低要求”,因此已经成功完成是次动员令!恭喜!

    根据动员令报名时您所申报的完成动员令次数,请在您的用户页修改以下模板的数字部分: {{User 動員令|7}} (您可以直接复制此行到您的用户页适当位置,并保存页面)

    再次感谢您报名参与是次动员令,希望下一次动员令您能继续参与。如有任何查询,请至动员令的讨论页

    通知您的主持人是:Choihei留言2014年9月15日 (一) 17:16 (UTC)[回复]

    天啊,啥时候更的名,怎么这么违和。。 老陈我看你提到了“参考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但我点进去也没看到什么,搜了一下也没什么结果;我就是好奇问问,那个有没有open access 的啊?你是咋看到/知道的?以及,你感觉是为什么要更名呢?--- SzMithrandir留言2014年9月23日 (二) 04:22 (UTC)[回复]

    特色条目评选[编辑]

    你好!本人提名了条目“开罗会议”参与维基百科:特色条目评选,不知先生是否有空加以评审?希望多加批评,多加指正,谢谢!Banyangarden留言2014年10月21日 (二) 03:23 (UTC)[回复]

    你好!条目“长须鲸”被人提出特色条目重审,投票期即将结束。先生如有空,可否加以评审呢?谢谢!Banyangarden留言2014年10月27日 (一) 03:13 (UTC)[回复]

    给您的星章![编辑]

    编辑星章
    很感谢你长期为物理条目的贡献!本人是读理科的,很多知识都是从阁下编写的条目学回来,真的很感谢你!另外自发参量下转换的Yan Hua Shih是人名吗?如果是人名的话就必须翻译啰www 会放电の少女 访问 研究 2014年10月30日 (四) 10:45 (UTC)[回复]

    留个言[编辑]

    打扰一下阁下,询问下High-altitude nuclear explosions的中译为高空核爆炸吗? --苏你妹~留言2014年11月1日 (六) 04:29 (UTC)[回复]

    留个言2[编辑]

    喔,那麻烦并谢谢阁下了! --苏你妹~留言2014年11月2日 (日) 04:19 (UTC)[回复]

    优良条目评选[编辑]

    你好!本人最近对韩流一文做了大幅度的提升并提名参与维基百科:优良条目评选,如果阁下有空,不知是否可以投票支持下?谢谢!螺钉留言2014年11月2日 (日) 05:17 (UTC)[回复]

    希望能协助翻译[编辑]

    由于我对部分物理学专有名词的中文翻译掌握度仍嫌不足,希望阁下能帮忙协助校正此处的文字翻译,感激不尽。 - 和平、奋斗、救地球!(留言)~消除歧见、互助合作、共创美好未来!2014年11月3日 (一) 07:41 (UTC)[回复]

    你好!有人提出重审特色条目台北市历史”,不知先生是否有空参与评审?有劳,谢谢!Queensroad留言2014年11月7日 (五) 16:21 (UTC)[回复]

    Hello, 老陈, 台湾历史亦正接受特色条目评选,请尽速抽空前往审阅投票。感谢!--WildCursive留言2014年11月22日 (六) 06:30 (UTC)[回复]

    特色条目评选[编辑]

    条目“金圣叹”参与了维基百科:特色条目评选,不知先生是否有空加以评审?希望多加批评,多加指正,谢谢!Queensroad留言2014年11月21日 (五) 04:57 (UTC)[回复]

    荒胜文策[编辑]

    你好!本人最近将条目荒胜文策提名参与维基百科:优良条目评选。不知阁下是否有空参予评论投票?感谢! - 和平、奋斗、救地球!(留言)~消除歧见、互助合作、共创美好未来!2014年11月28日 (五) 03:11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