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用户:O-ring/sandbox/9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邮票的四大要素:
1. 图像
2. 齿孔
3. 面值英语Denomination (postage stamp)
4. 国名

邮票铭记(英语:Stamp Identifier, ID)是邮票上用来表示发行国家、地区或机构的铭记,它被用来鉴定有关邮票的真伪身份,[1][2]齿孔面值英语Denomination (postage stamp)图像同为邮票设计的四大要素。万国邮政联盟于1874年规定各国邮票都必须印上国名,又于1889年修订《万国邮政公约》明确规定必须以拉丁字母来标示国名,但并没有被严格执行,例如:苏联邮票英语Stamps of the Soviet Union的铭记是西里尔字母СССР”、希腊邮票英语Postage stamps and postal history of Greece的铭记是希腊字母Ελληνική Δημοκρατία”。

有些国家、地区或机构发行的邮票没有印上地名,只是使用元首肖像国家徽章特殊记号做为邮票铭记,称为“无铭记邮票”。目前,万国邮政联盟成员国发行的邮票大多使用文字来标记国名,唯一的例外是英国邮票,因为世界上的第一枚邮票——黑便士是于1840年5月1日诞生在英国,所以万国邮政联盟特别允许英国邮票的铭记只有君主肖像,无须国家铭记。对邮票研究者来说,无铭记和非拉丁字母铭记的邮票,会增加鉴定邮票真伪的难度。

邮票铭记的国名可以是全称简称缩写,例如:约旦邮票英语Postage stamps and postal history of Jordan最早的殖民地邮票铭记是“EEF”、独立后的邮票铭记是“Transjordan”、后来改为“The Hashemite Kingdom of Jordan”、现在的邮票铭记是“Jordan”;有些国家是使用本国文字加上英语地名,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的铭记是“中国邮政”和“CHINA”;有些国家则同时使用多个不同的铭记,例如:安道尔邮票英语Postage stamps and postal history of Andorra同时发行“安道尔公国”和“安道尔公国西班牙邮政”的邮票。殖民地海外领土行政地区发行的邮票可能会(也可能不会)包括母国的国名,例如:香港邮票于1997年以前的邮票铭记是“香港”,回归以后则是“中国香港”。

许多国家的发行邮票都会注明“邮政”、“邮票”或“邮资”的字样,避免与印花税票混淆,但一些国家在特殊时期,往往有邮票与印花税票通用的现象。政治过渡时期,新任政权可能将旧有的发行邮票“加盖英语Overprint”(overprint)或“改值”(surcharge),以应付局势的需求,这样的邮票就有新的铭记、面值或用途,例如:荷兰邮票英语Postage stamps and postal history of the Netherlands加盖“NED. INDIE”,就当作荷属东印度邮票英语Postage stamps and postal history of the Dutch East Indies

以下是世界各国邮票铭记列表,收录自1840年至今,世界各地有官方认可的邮政机构、客邮军事占领管制地区的邮政服务站、傀儡国家、自治或半自治地区、国际组织、殖民地、海外领土、行政区、过渡政权和一些革命组织的邮政服务所发行邮票上出现过的铭记。邮票研究者称这些发行邮票的实体为“国家”(countries),许多曾经发行邮票的政治实体已经解散、消失或并入其他国家,则被称为“灭亡国家”(dead countries)。

列表内不包括灰姑娘邮票英语Cinderella stamp、印花税票、膺票英语Philatelic fakes and forgeries铁路邮票英语Railway stamp地方邮票英语Local stamp非法邮票英语Illegal stamps艺术邮票英语Artistamp等类型的邮票状印刷品,“灰姑娘邮票”在集邮术语中是指“任何类似于邮票,但不是由政府认可的机构发行做为邮政用途的印刷品”,这类邮票一般不允许(或只能有限度地)用来代替邮资,但可以和符合规定的邮票混合贴用,所以严谨的邮票目录英语Stamp catalog展览收藏家通常都不屑于此类邮票。[3][4][5]

A[编辑]

阿布哈兹 Abkhazia[编辑]

阿富汗 Afghanistan[编辑]

  • Indépendant, 1870- (en cours)
    • Légendes en langue locale (pachto ?), « Tête de tigre », 1870-1927
    • Afghan postage, Postage afghan, 1927
    • Postes afghan, Postes Afghanistan 1928-1951
    • Postes Afghanes, 1951- (en cours)
    • Afghanistan, 1955-1956
    • Aéroport international de Kandahar, 1961
    • Afghan post, 1989- (en cours)

Le pays adhère à l'UPU en 1928. Ses timbres sont alors utilisables pour des envois à l'étranger. Les postes afghanes se conforment à la règle de faire figurer le nom du pays en alphabet latin et choisit le français, langue officielle de l'UPU. Les multiples changements de régime politique sont peu visibles sur les timbres sauf par quelques thématiques et formes graphiques spécifiques aux régimes communistes liés à l'URSS.

À partir de 1989, le gouvernement afghan n'a plus émis de timbres. Ceux émis après cette date ne sont pas reconnus par l'UPU, y compris ceux du gouvernement des Talibans. Entre 1996 et 2002, la poste et les timbres sont proscrits, tout comme la télé, la musique,les jeux, et les loisirs, car ils étaient non-conformes à la Charia et aux préceptes Musulmans(avec une interprétation fondamentaliste). Les rares boutiques de Philatélies sont saccagées et fermées. La Poste Afghane était fermée depuis 1989, les postiers et autres fonctionnaires n'étant plus payés depuis cette date. Pendant cette période, le pays est fermé, replié sur lui-même : aucun courrier ne sort du pays. Les émissions par le gouvernement afghan reprennent le 8 mai 2002 à la suite de l'intervention militaire occidentale (voir Guerre d'Afghanistan).

En 2002, le pays adopte l'Anglais, et abandonne le Français comme écriture latine sur ses timbres. Les faux timbres et timbres non-reconnus émis après 1989, sont eux aussi souvent libellés en langue Anglaise, pour ce qui concerne la langue en alphabet latin sur les timbres.

阿尔巴尼亚 Albania[编辑]

  • Indépendant, 1913- (en cours)
    • Postat e qeveries se perkoheshme te shqipenies, Postat e qeverries se perkoheshme te shqipenies, 1913
    • Shqipënia, en surcharge sur des timbres de Turquie, 1913-1914
    • Shqipënia e lire, en surcharge sur des timbres de Turquie, 1913-1914
    • Commission de contrôle provisoire Korca, 1914
    • Korca, 1914
    • C en surcharge sur des timbres d'Épire, 1916
    • Republica shqipetare, 1917
    • Shqiperie korçe vetqveitare, 1917
    • Korçe, Korce 1917-1918
    • Shqypnis, 1919
    • Postat shqiptare en surcharge, 1919
    • Administrat financavet te shqipnis finanzverwaltung albaniens, 1919
    • Postat shqiptare, Poste shqiptare, 1919-1961
    • Posta Shqiptare, 1919-1961, 1991- (en cours)
    • Posta vetëkeverria e mirditiës, 1921
    • Takse qindarka, 1922
    • Republika shqiptare, 1925- (en cours)
    • Republika shqiptare, en surcharge 1925
    • Rep. shqiptare, 1926- (en cours)
    • Mbretnia Shqiptare, Mbretnija Shqiptare, 1930-1942
    • Shqipni, 1937-1938
    • Shqiperija, 1941-1951
    • Shqipnija, 1944
    • Qeverija demokratike e shqipnis, Qeverija demok e shqiperis, Qeverija demokrat. e shqiperise, 1944-1945
    • R P Sh federata demokratike mderkombetare e grave, 1946
    • Republika popullore e shqiperise en surcharge, 1946
    • Republika popullore e shqiperise, 1946-1961
    • Shqiperia, 1950-1977, 1994- (en cours)
    • R.P.E shqiperise, 1951-1976
    • R.P. shqiperise, 1963-1976
    • Republika popullore socialiste e shqiperise, 1977-1982
    • Republika popullore socialiste e shqiperise en surcharge, 1977-1982
    • R P S E shqiperise, 1978-1990

中央阿尔巴尼亚英语Republic of Central Albania Central Albania[编辑]

科尔察 Korçë[编辑]

米尔迪塔 Mirditiës[编辑]

阿尔巴尼亚占领[编辑]

阿尔及利亚 Algeria[编辑]

  • 法国殖民地
  • 阿尔及利亚独立,1962年-现在

安道尔 Andorra[编辑]

安哥拉 Angola[编辑]

  • 葡萄牙殖民地
  • 安哥拉独立,1975年-现在

南极领地 Antarctic Territories[编辑]

安提瓜和巴布达 Antigua and Barbuda[编辑]

  • 英国殖民地
  • 安提瓜和巴布达独立,1981年-现在

阿根廷 Argentina[编辑]

  • 阿根廷独立

阿根廷领地 Argentine Territories[编辑]

亚美尼亚 Armenia[编辑]

  • 第一次独立
  • 亚美尼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 第二次独立,1992年-现在

澳大利亚 Australia[编辑]

澳大利亚诸邦 Australian States[编辑]

澳大利亚外部领地 External Territories[编辑]

British Commonwealth Occupation Force[编辑]

奥地利 Austria[编辑]

Austrian Post Abroad[编辑]

阿塞拜疆 Azerbaijan[编辑]

返回页顶 · 目录 · 列表

B[编辑]

巴哈马 Bahamas, The[编辑]

巴林 Bahrain[编辑]

孟加拉 Bangladesh[编辑]

巴巴多斯 Barbados[编辑]

白俄罗斯 Belarus[编辑]

比利时 Belgium[编辑]

伯利兹 Belize[编辑]

贝宁 Benin[编辑]

不丹 Bhutan[编辑]

玻利维亚 Bolivia[编辑]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 Bosnia and Herzegovina[编辑]

博茨瓦纳 Botswana[编辑]

巴西 Brazil[编辑]

文莱 Brunei[编辑]

保加利亚 Bulgaria[编辑]

布基纳法索 Burkina Faso[编辑]

布隆迪 Burundi[编辑]

返回页顶 · 目录 · 列表

C[编辑]

佛得角 Cabo Verde[编辑]

柬埔寨 Cambodia[编辑]

喀麦隆 Cameroon[编辑]

加拿大 Canada[编辑]

中非共和国 Central African Republic[编辑]

乍得 Chad[编辑]

智利 Chile[编辑]

中华人民共和国 China, People's Republic of[编辑]

Hong Kong[编辑]

Macau[编辑]

Manchukuo[编辑]

Tibet[编辑]

Imperial China[编辑]

Foreign Post Offices in China[编辑]

Local Issues in China[编辑]

Provinces in China[编辑]

PRC Regional Issues in China[编辑]

哥伦比亚 Colombia[编辑]

科摩罗 Comoros[编辑]

刚果民主共和国 Congo, Democratic Republic of the[编辑]

刚果共和国 Congo, Republic of the[编辑]

哥斯达黎加 Costa Rica[编辑]

科特迪瓦 Côte d'Ivoire[编辑]

克罗地亚 Croatia[编辑]

古巴 Cuba[编辑]

塞浦路斯 Cyprus[编辑]

捷克共和国 Czech Republic[编辑]

返回页顶 · 目录 · 列表

D[编辑]

丹麦 Denmark[编辑]

Faröe Islands[编辑]

Greenland[编辑]

吉布提 Djibouti[编辑]

多米尼克 Dominica[编辑]

多米尼加共和国 Dominican Republic[编辑]

返回页顶 · 目录 · 列表

E[编辑]

厄瓜多尔 Ecuador[编辑]

埃及 Egypt[编辑]

萨尔瓦多 El Salvador[编辑]

赤道几内亚 Equatorial Guinea[编辑]

厄立特里亚 Eritrea[编辑]

爱沙尼亚 Estonia[编辑]

埃塞俄比亚 Ethiopia[编辑]

返回页顶 · 目录 · 列表

F[编辑]

密克罗尼西亚联邦 Federated States of Micronesia[编辑]

斐济 Fiji[编辑]

芬兰 Finland[编辑]

Åland Islands[编辑]

法国 France[编辑]

返回页顶 · 目录 · 列表

G[编辑]

加蓬 Gabon[编辑]

冈比亚 Gambia, The[编辑]

格鲁吉亚 Georgia[编辑]

德国 Germany[编辑]

  • 德意志独立,1872年-现在

加纳 Ghana[编辑]

希腊 Greece[编辑]

Aegean Islands[编辑]

格林纳达 Grenada[编辑]

危地马拉 Guatemala[编辑]

几内亚 Guinea[编辑]

几内亚比绍 Guinea-Bissau[编辑]

圭亚那 Guyana[编辑]

返回页顶 · 目录 · 列表

H[编辑]

海地 Haiti[编辑]

洪都拉斯 Honduras[编辑]

匈牙利 Hungary[编辑]

返回页顶 · 目录 · 列表

I[编辑]

冰岛 Iceland[编辑]

  • Ísland, 1873-

印度 India[编辑]

印度支那 Indochina[编辑]

印度尼西亚 Indonesia[编辑]

国际组织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编辑]

伊朗 Iran[编辑]

伊拉克 Iraq[编辑]

爱尔兰 Ireland[编辑]

以色列 Israel[编辑]

意大利 Italy[编辑]

返回页顶 · 目录 · 列表

J[编辑]

牙买加 Jamaica[编辑]

日本 Japan[编辑]

Ryukyu Islands[编辑]

Japanese World War II Occupations[编辑]

约旦 Jordan[编辑]

返回页顶 · 目录 · 列表

K[编辑]

哈萨克 Kazakhstan[编辑]

肯尼亚 Kenya[编辑]

基里巴斯 Kiribati[编辑]

朝鲜 Korea, North[编辑]

韩国 Korea, South[编辑]

科索沃 Kosovo[编辑]

科威特 Kuwait[编辑]

吉尔吉斯 Kyrgyzstan[编辑]

返回页顶 · 目录 · 列表

L[编辑]

老挝 Laos[编辑]

拉脱维亚 Latvia[编辑]

黎巴嫩 Lebanon[编辑]

莱索托 Lesotho[编辑]

利比里亚 Liberia[编辑]

利比亚 Libya[编辑]

列支敦士登 Liechtenstein[编辑]

立陶宛 Lithuania[编辑]

卢森堡 Luxembourg[编辑]

返回页顶 · 目录 · 列表

M[编辑]

马其顿 Macedonia[编辑]

马达加斯加 Madagascar[编辑]

马拉维 Malawi[编辑]

马来西亚 Malaysia[编辑]

马尔代夫 Maldives[编辑]

马里 Mali[编辑]

马耳他 Malta[编辑]

马绍尔群岛 Marshall Islands[编辑]

毛里塔尼亚 Mauritania[编辑]

毛里求斯 Mauritius[编辑]

墨西哥 Mexico[编辑]

摩尔多瓦 Moldova[编辑]

摩纳哥 Monaco[编辑]

蒙古 Mongolia[编辑]

黑山 Montenegro[编辑]

摩洛哥 Morocco[编辑]

莫桑比克 Mozambique[编辑]

缅甸 Myanmar[编辑]

返回页顶 · 目录 · 列表

N[编辑]

纳戈尔诺-卡拉巴赫 Nagorno-Karabakh[编辑]

纳米比亚 Namibia[编辑]

瑙鲁 Nauru[编辑]

尼泊尔 Nepal[编辑]

荷兰 Netherlands[编辑]

Aruba, Curaçao and Sint Maarten[编辑]

新西兰 New Zealand[编辑]

库克群岛 Cook Islands[编辑]

Aitutaki[编辑]

纽埃 Niue[编辑]

尼加拉瓜 Nicaragua[编辑]

尼日尔 Niger[编辑]

尼日利亚 Nigeria[编辑]

北塞浦路斯 Northern Cyprus[编辑]

挪威 Norway[编辑]

返回页顶 · 目录 · 列表

O[编辑]

阿曼 Oman[编辑]

返回页顶 · 目录 · 列表

P[编辑]

巴基斯坦 Pakistan[编辑]

帕劳 Palau[编辑]

巴勒斯坦 Palestine[编辑]

巴拿马 Panama[编辑]

Canal Zone[编辑]

巴布亚新几内亚 Papua New Guinea[编辑]

巴拉圭 Paraguay[编辑]

秘鲁 Peru[编辑]

菲律宾 Philippines[编辑]

波兰 Poland[编辑]

葡萄牙 Portugal[编辑]

Azores[编辑]

返回页顶 · 目录 · 列表

Q[编辑]

卡塔尔 Qatar[编辑]

返回页顶 · 目录 · 列表

R[编辑]

罗马尼亚 Romania[编辑]

俄罗斯 Russia[编辑]

卢旺达 Rwanda[编辑]

返回页顶 · 目录 · 列表

S[编辑]

圣基茨和尼维斯 Saint Kitts and Nevis[编辑]

圣卢西亚 Saint Lucia[编辑]

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 Saint Vincent and the Grenadines[编辑]

萨摩亚 Samoa[编辑]

圣马力诺 San Marino[编辑]

圣多美和普林西比 São Tomé and Príncipe[编辑]

沙特阿拉伯 Saudi Arabia[编辑]

  • 阿拉伯独立,1916年-现在

塞内加尔 Senegal[编辑]

塞尔维亚 Serbia[编辑]

塞舌尔 Seychelles[编辑]

塞拉利昂 Sierra Leone[编辑]

新加坡 Singapore[编辑]

海峡殖民地 Straits Settlements[编辑]

斯洛伐克 Slovakia[编辑]

斯洛文尼亚 Slovenia[编辑]

所罗门群岛 Solomon Islands[编辑]

索马里 Somali[编辑]

索马里兰 Somaliland[编辑]

南非共和国 South Africa[编辑]

  • 南非共和国独立,1910年-现在

南奥塞梯 South Ossetia[编辑]

南苏丹 South Sudan[编辑]

马耳他骑士团 Sovereign Military Order of Malta[编辑]

西班牙 Spain[编辑]

斯里兰卡 Sri Lanka[编辑]

苏丹 Sudan[编辑]

苏里南 Suriname[编辑]

斯威士兰 Swaziland[编辑]

瑞典 Sweden[编辑]

瑞士 Switzerland[编辑]

叙利亚 Syria[编辑]

返回页顶 · 目录 · 列表

T[编辑]

台湾 Taiwan[编辑]

Formosa[编辑]

塔吉克 Tajikistan[编辑]

坦桑尼亚 Tanzania[编辑]

泰国 Thailand[编辑]

东帝汶 Timor-Leste[编辑]

多哥 Togo[编辑]

汤加 Tonga[编辑]

Transcaucasian Federated Republics[编辑]

德涅斯特河沿岸 Transnistria[编辑]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Trinidad and Tobago[编辑]

突尼斯 Tunisia[编辑]

土耳其 Turkey[编辑]

土库曼 Turkmenistan[编辑]

图瓦卢 Tuvalu[编辑]

返回页顶 · 目录 · 列表

U[编辑]

乌干达 Uganda[编辑]

乌克兰 Ukraine[编辑]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United Arab Emirates[编辑]

英国 United Kingdom[编辑]

British Overseas Territories[编辑]

British Colonies[编辑]

British Military Administration[编辑]

British Post Offices Abroad[编辑]

British South Africa Company[编辑]

美国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编辑]

乌拉圭 Uruguay[编辑]

乌兹别克 Uzbekistan[编辑]

返回页顶 · 目录 · 列表

V[编辑]

瓦努阿图 Vanuatu[编辑]

梵蒂冈 Vatican City[编辑]

委内瑞拉 Venezuela[编辑]

越南 Vietnam[编辑]

返回页顶 · 目录 · 列表

W[编辑]

西撒哈拉 Western Sahara[编辑]

返回页顶 · 目录 · 列表

Y[编辑]

也门 Yemen[编辑]

Aden Protectorate States[编辑]

返回页顶 · 目录 · 列表

Z[编辑]

赞比亚 Zambia[编辑]

津巴布韦 Zimbabwe[编辑]

返回页顶 · 目录 · 列表

另见[编辑]

参考来源[编辑]

  1. ^ 都伟. 目录上查不到的邮票. 华新邮票网. [2016-04-04]. 查阅目录可以发现,真正的阿曼邮票上地名的拼写是“Sultanate of Oman”,即全称阿曼苏丹国,而不是这枚票上的“State of Oman”,从而可以断定这是一枚臆造票。 
  2. ^ 都伟. 神秘的复活节岛. 华新邮票网. [2016-04-04]. 复活节岛从未发行过邮票。集邮市场上曾经出现过加盖“Rapa Nui”(复活节岛)智利邮票,后来被专家证明是假票。 
  3. ^ 灰姑娘邮品. 集邮趣闻. 2015-05-22 [2016-05-05]. 直到现在“灰姑娘邮品”仍被大多数目录和邮展排除在外,正如后母不允许灰姑娘参加王子举办的舞会……正式邮品的交易,是以目录价格为主要依据的。这种价格目录对任何收集领域的兴起和发展都是必要的,没有目录的指导,大多数收集者都会觉得无所适从。“灰姑娘”交易的困难,就在于其没有目录可循。 
  4. ^ 厉一飞. 谈谈不为人所重视的“灰姑娘”邮票. 炒邮网. 2014-09-23 [2016-05-05]. 集邮中采用这个术语“灰姑娘(Cinderella)”是泛指从当地邮票到税票,从臆造票到航空和广告签条,几乎所有非官方和半官方的邮品,其中地方发行的各种性质的邮票都被蔑视和忽略。正像灰姑娘不能参加舞会那样,同样,灰姑娘邮品有不为大多数邮票目录所采纳,各地邮展有将它摒弃在外,不能参展。 
  5. ^ 都伟. 漫话“灰姑娘”邮品. 华新邮票网. [2016-05-05]. 美国有个叫无名小岛叫Rattlesnake,它出的邮票在灰姑娘收藏者中很有名气,印刷之精美可与伦敦奎斯塔印刷社的邮票相媲美。旅游者把它们贴在信封上,盖上岛上私人邮局的邮戳,但是如果要投进邮筒,就必须加贴上正宗的美国邮票。 

延伸阅读[编辑]

外部链接[编辑]

Category:邮票 Category:各国邮政 Category:各国邮票 Category:各国邮政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