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讨论:Firefox浏览器/存档1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Firefox中设置特定网站才使用代理

以下是/etc/privoxy/proxy.pac文件内容:

function FindProxyForURL(url, host)
{
url = url.toLowerCase();
host = host.toLowerCase();

if(dnsDomainIs(host,".google.com")) return "PROXY localhost:8118";
else if(dnsDomainIs(host,".gmail.com"))  return "PROXY localhost:8118";
else if(dnsDomainIs(host,"wikipedia.org")) return "PROXY localhost:8118";
else if(shExpMatch(url,"*q=cache:*"))  return "PROXY localhost:8118";
else return "DIRECT";
}

设定访问三个域名、一个URL模式匹配的地址时,使用privoxy的代理,可以按照这个样式,随意添加更多网站。

然后在firefox的“首选项”菜单中,打开“连接设置”对话框,选择“自动代理配置URL”,在后面的输入框中,填入配置文件地址,我这个就是file:///etc/privoxy/proxy.pac

这样除了访问满足配置文件中设定条件的域名,会使用privoxy代理,其他都直接访问。以上办法,由niqiu网友提供。 --Farm (talk) 23:41 2005年10月22日 (UTC)

具体怎么用呢,我用这个路径C:\Program Files\Mozilla Firefox\plugins\proxy.pac,载入,然后想用145.97.39.132:80的代理,ff1.0.7,我试了,还是不行,用这个代理,只能上wiki的东西,其他的上不了--边缘o^-^o留言 05:58 2005年10月24日 (UTC)
    • 个人研究新的解决方案

function FindProxyForURL(url, host) { url = url.toLowerCase(); host = host.toLowerCase();

if(dnsDomainIs(host,"wikipedia.org")) return "PROXY 145.97.39.132:80"; else return "DIRECT"; } 保存在什么地方就行,全英的路径,然后方法同上,非常方便,什么都不用作,专门针对wiki,那个服务器是wiki的--边缘o^-^o留言 06:06 2005年10月24日 (UTC)

精简对于测试版的介绍

测试版的消息时效性强,变动大,多为宣传口号,写多了像新闻稿。 建议文章主体立足于正式版,把测试版内容精简为1段,作简单的趋势性介绍即可。 呼吸困难 (留言) 2008年4月10日 (四) 08:36 (UTC)

支援的标准

Firefox完全支援W3C网络标准。它对最新的HTML、XHTML、CSS、JavaScript、MathML、XSLT和XPath的支援很完整。Firefox还支援PNG格式图片的透明图层,对大部分CSS2和一部分CSS3提供支援。Firefox的开发者们正致力于让Firefox支援像SVG、APNG、和XForms等新的网络标准。


这段有失公正性,CSS并不是完全支援,文中就写得很清楚了。还有Firefox也不能很好的通过Acid2测试,我不认为他可以称得上是完全支援W3C网络标准。--alicekey 09:17 2005年12月25日 (UTC)
原文以被修改,符合目前现况--alicekey 12:07 2005年12月31日 (UTC)

还不支持jpeg2000的显示, jpeg压出来后的文字真的很难看--Dowclo 08:49 2006年3月26日 (UTC)

页面显示不正常

TOEFL官方的免费测试被指定需要IE 5.0以上版本才能使用 这算不算TOEFL没按W3C的规范来啊?--Dowclo 23:15 2006年3月27日 (UTC)

Firefox在Linux下启动缓慢?

希望作者能给出来源。我用的就是Linux下的Firefox,但完全没有感觉到这个问题,一点都不比opera或mozilla慢。另外内存泄露也好象缺少根据,希望能提供出处。--生来自由 03:03 2006年1月16日 (UTC)

占用内存过多的问题是普遍存在的。在预设的情况下,关闭分页或是最小化视窗都不能释放内存。--Hemiola 10:30 2006年1月23日 (UTC)

同意

我同意生来自由兄所说的。即使在 windows xp sp2 下,我也明显感觉到现在的 firefox 启动速度已经比前往早期的版本和 mozilla suite 要快速得多了。 --12:18 2006年1月16日 (UTC)Hemiola

已经修改。“在Linux系统中,这一现象更加明显,即使是内存和系统资源都充裕的情况下,也会出现长时间的等待,但是奇怪的是加载以后,它却可以十分有效的运行。”这句话被删除。如果能给出确实出处的话,欢迎再把它改回来。 --生来自由 03:26 2006年1月23日 (UTC)

Mozilla Firefox1.5.0.2怎么无法使用维基编辑栏上边那行快捷按键?

在此之前还很正常,可是装了新版后就无法使用了。--双木不双(留言榜) 07:20 2006年4月22日 (UTC)

“开发”那一节的第一段显示不正常

那一段只显示第一行,到“XML的使用可使……”然后后面的文字就都不见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该段用了太多繁简转换代码的关系?--密尔希弗拉雪 10:55 2006年8月22日 (UTC)

优良条目评选

以下内容由Wikipedia:优良条目候选移至

关于1.5版本系列更新

最近已经到1.5.0.10了啊,怎么没有添加上去发布时间了?洋洋 03:53 2007年2月25日 (UTC)


关于火狐产品和市场的口号或标语

自从使用火狐浏览器以来,我发现很多由个人制作的火狐专题的电脑桌面(壁纸)中大多存在一些相同或相似的 Slogan 。在多次寻找有关资料于网上后,今天我特地将它们放上来,不过其它及个别的或出现率较低的那些我没有放入。当中有些无法找到出处,所以希望其他朋友可以多帮忙,把格式调整一下,同时协助我把它翻译成英文后放进英文版的维基中,也算作是对于火狐的一个趣味性研究吧,拜托大家啊,谢谢~!Gzyeah 19:43 2007年4月24日 (UTC)

FireFox又出现重大安全性漏洞了?

大概是说 FireFox 未对 jar:// 做完整的防护检查,所以可能导致恶意网站透过 jar:// 做XSS攻击。—P1ayer 2007年11月16日 (五) 02:46 (UTC)

发现FireFox 2.0.0.11 的bug

  • 如果有一个HTM档(假设档名为a.htm)里头去用这样(prototype.js 与 a.htm 放在同一个网页目录中)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prototype.js"></script>
  • 去载入prototype.js这个,这时候就有一个prototype.js所定义的函数 $()
  • 如果这个a.htm用FireFox单独开一个游览器的分页的话, $() 可以正常工作
  • 可是如果prototype.js 与 a.htm 放在子目录中,而在上一层网页目录里用另一个htm档以 iframe的方式把 a.htm 包在其他网页里的话
  • 在游览 a.htm 时,【错误主控台】就会跑出 $ 未定义的错误讯息了
  • 可是在IE7这两种方式都可以正常使 $() 工作,因此这应该是FireFox 2.0.0.11的bug

P1ayer (留言) 2007年12月12日 (三) 10:20 (UTC)

优良条目重审

以下内容移动自Wikipedia:优良条目重审

Mozilla Firefox

现在fx3 beta3已经出了,但是条目中的相关章节还只是在讨论beta1。另外,条目中很多参考文献来源自cnbeta,但是cnbeta作为一个用户提交新闻的网站,并不符合Wikipedia:可供查证Wikipedia:可靠来源的要求。由于对fx技术方面了解不深,有心无力—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8年2月14日 (四) 14:08 (UTC)

看来我也是后知后觉了,原来beta4pre都已经出了--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8年2月15日 (五) 03:09 (UTC)

支持撤销

  1. (+)支持:Cnbeta的确不符合可靠来源的要求。—菲菇维基食用菌协会 2008年2月14日 (四) 15:11 (UTC)
  2. (+)支持,确实需要有人来关注,以加以改善。—Webridge传音入密 2008年2月15日 (五) 01:12 (UTC)
  3. (+)支持,同书生。且条目似应命名为“火狐”或“火狐浏览器”,这虽然不是官方译名,但已经广泛流通。—Quarty 2008年2月16日 (六) 11:52 (UTC)
    1. (:)回应︰不支持改名,因为不是官方名称。--pan浩亡心台 2008年2月16日 (六) 17:11 (UTC)
      1. 对,如果多人用便用来做条目名称的话,“IE”应该比“Internet Explorer”更多人用吧……个人认为条目名称应该以官方公布为准。--pan浩亡心台 2008年2月19日 (二) 15:27 (UTC)
  4. (+)支持:内容过时了。-SGT.Evers (留言) 2008年2月16日 (六) 12:15 (UTC)
  5. (+)支持,需要更好的参考来源。--笨笨的小B | 20巷 2008年2月17日 (日) 17:34 (UTC)
  6. (+)支持,参考来源除了三个连结来自其他网站,98%都来自Cnbeta,需要改善的空间太多了。—T.A 白河(Talk - Mail) 2008年2月18日 (一) 11:45 (UTC)

反对撤销

移动完毕--木木 (发呆中) 2008年2月23日 (六) 07:28 (UTC)

优良条目评选 (第二次)

~移动自Wikipedia:优良条目候选~(最后修订
移动完毕木木 (发呆中) 2008年3月28日 (五) 08:26 (UTC)

关于软件特色的修改

将会以英文版的编排方式为基础,参考原有的内容进行编修,慢慢让这个条目重回特色条目之林

优良条目评选 (第三次)

~移动自Wikipedia:优良条目候选~(最后修订
移动完毕木木 (发呆中) 2008年4月21日 (一) 07:49 (UTC)
    • (-)反对,优良条目外部链接需要清理 --> 1. 有广告或者赞助商与 FireFox 发展史无关的都不行列上,有广告之嫌; 2. Mozilla Link 只可列英文版官方网站, 相关中文版有广告个人 blog 之嫌 (e.g. Mozine 日志第一篇“香港杂志社剽窃 MozTW 社区网友原创”就跟 Mozilla Firefox 一点关系都没有). 优良条目是没有广告的. --Zanhsieh (留言) 2008年4月30日 (三) 16:47 (UTC)

FireFox3 狂当

优良条目候选(第四次)

以下内容移动自Wikipedia:优良条目候选最后修订版本

(+)支持(!)意见─就中立角度看,

移动完毕。—长夜无风(风过耳) 2008年8月3日 (日) 02:32 (UTC)

官方翻译

“火狐”是官方翻译,见[3][4](分别是大陆和台湾的官方网站)。只是“火狐”没有被商标化(没有用来做商标、申请商标保护、等等)。--voidvector (留言) 2008年9月23日 (二) 19:10 (UTC)

页面移动

火狐浏览器→移动到页面Mozilla Firefox

基于品牌的问题那是官方商业推广的事情。
维基中文采用译名,一是要考虑是否已有专业机构的标准翻译,二则要考虑是否有约定俗成的习惯使用的译名。从这两点来说,火狐浏览器是这个条目的目前最恰当的中文名字,而且相关的IE浏览器这个名字也是最恰当的中文名字。--维基动力引擎 (留言) 2010年1月21日 (四) 03:24 (UTC)

官方认为 Firefox 是小熊猫?

firefox-name-faq : A "Firefox" is another name for the red panda. -- Shyangs (留言) 2010年5月28日 (五) 20:04 (UTC)

条目页面中的部分旧资料

各位觉得的条目中有一些过时的旧资料是否还要继续保留?例如版本特色那些的。以便保持适当的页面长度。 -- MSSP (留言) 2010年7月5日 (一) 15:39 (UTC)


你是说3.0版特色、3.6板特色那些?要不要参考英语版维基,将版本特色分支出新条目?摩兹拉 (留言) 2010年7月6日 (二) 00:08 (UTC)

虽然长了点,但还没到非要分的地步吧?粗略的看了一下,内容没什么问题,就是有些功能、特色、活动介绍太详细了,我认为这种内容仅需要简单说明即可-- 2010年7月6日 (二) 05:02 (UTC)

但是我认为,内容删了会比较可惜一点,因为维基本来就是要纪录和介绍资料用的,你指的内容太祥细是指哪些内容?摩兹拉 (留言) 2010年7月6日 (二) 13:41 (UTC)

内容不一定要删除,适当调整下应该会好一些。
例如将‘Mozilla Firefox 3自6月18日凌晨发布创下24小时下载健力士世界纪录后,热浪持续,48小时下载超过1200万(这个统计数字不包含原有Firefox用户通过自动更新升级到Firefox 3)。但是可惜的是这个记录并没能保持多久,在微软的IE 8发布之后的8个小时内,就有超过1200万的下载量[108]。在当天下午,微软送了一个Internet Explorer蛋糕到Mozilla公司,祝贺Firefox 3发布。’调整为‘Firefox3自发布至6月18日凌晨刷新24小时下载吉尼斯世界纪录,并且在48小时下载超过1200万(以上数字均不包括自动更新)。发布当天下午,IE团队再次送上蛋糕,祝贺Firefox3发布。’
说过于详细是因为有些叙述读起来感觉像是IT新闻之类的,需要重新组织下语言,下面奖项之类的篇幅太大得想办法压缩下。发展历程中的特色和版本历史中的特色重复了,检查补充版本历史后可以把发展历程中的不用详细描述的功能全部删掉。
临时整理了这几点,先改着看看-- 2010年7月6日 (二) 16:23 (UTC)
Firefox使用開放源碼的網頁[[排版引擎]][[Gecko]],Gecko能夠讓瀏覽器儘可能按[[網頁標準]]來顯示網頁內容。

Firefox可以在多種作業系統執行,原始碼以GPL/LGPL/MPL[[多許可|三種授權方式]]釋出。<ref>[http://www.mozilla.org/MPL/ Mozilla Code Licensing]</ref>

这两段可以保留吧。—Mark85296341留言-记录 2010年7月6日 (二) 17:13 (UTC)

Gecko、多平台和开源已整合到第一句。强调Gecko的网页标准在这里不太合适,这点应该在Gecko体现-- 2010年7月6日 (二) 17:46 (UTC)

彩蛋 about kitchensink

彩蛋 about kitchensink 经测试在4.0b2pre上不存在,使用其他版本的FF请测试一下在3.5、3.6和4.0均存在,如有使用之前版本的麻烦测试下-- 2010年7月7日 (三) 07:59 (UTC)

这是在Firefox 3.6 beta 5存在的,正式版已移除这个彩蛋,我记得我之前有注明beta 5,后来Mark85296341大改掉了摩兹拉 (留言)

正式版还是有阿—Mark85296341留言-记录 2010年7月7日 (三) 15:38 (UTC)
确认3.66正式版是存在的该彩蛋,我也试了于2010年7月7日的每日更新版本3.5.12,同样存在,也就是说,这个彩蛋至少在3.5版就有了-- 2010年7月7日 (三) 20:55 (UTC)
2010年3月16日编译3.0.19正式版无此彩蛋,2010年3月15日编译的3.5.9正式版有-- 2010年7月7日 (三) 21:09 (UTC)
“about kitchensink”至少在3.6.16版下不存在,这里有对About protocol links的介绍:http://kb.mozillazine.org/About_protocol_links 。话说我怀疑“about kitchensink”实际上并非彩蛋,而是火狐把这个当成两个关键词搜索,并且用了Google的“好手气”功能直达某外部网页,这个与其它“about:”打开自带页完全不同。这也可能是为何访问“about:kitchensink”提示无效的原因。--林卯 (留言) 2011年3月29日 (二) 09:14 (UTC)
(:)回应:我用fx5和fx6在地址栏输入about:kitchensink”,只是普通的谷歌搜索而已,不过第一个检索结果是厨房水池网页而已。如果这个“彩蛋”真的被取消,条目的“从Firefox 3.5开始”就应该改一下了,不然会被认为现在还有这个功能--铁铁的火大了20.00000000000 words 2011年8月17日 (三) 13:15 (UTC)
我单击了这个条目中“厨房水池”链接的网站(单击“这里”)以后,收到的网页上显示“嗯,查找这个页面时我们遇到了问题”。Goldstar留言2012年3月24日 (六) 13:34 (UTC)

无限循环?

各位认为这一段要移除吗?在发展历程的这一段: 在2004年11月9日Firefox 1.0版释出前,它经历了多次修正,以加强其稳定性和安全性。Mozilla基金会陆续在2005年9月29日释出了1.5版,2006年10月24日释出了Firefox 2。Firefox 3则在2008年6月17日释出。

感觉这个无限循环有点多余: Mozilla基金会陆续在2005年9月29日释出了1.5版,2006年10月24日释出了Firefox 2。Firefox 3则在2008年6月17日释出。摩兹拉 (留言) 2010年7月11日 (日) 01:28 (UTC)

如同飞所说的,有些内容过于详细很像是IT新闻之类的..... —以上未签名的留言由摩兹拉对话 贡献)于2010-07-11T09:29:30加入。

发布日期建议直接去掉,因为版本历史中已有发布日期,且看起来更直观。但是版本历史位置太靠下了,提到发展历程前如何?这样就可以很直观的看到发布日期及简单的功能介绍,也可以使特色和发展历程中的内容删减起来更容易些-- 2010年7月11日 (日) 07:56 (UTC)
版本历史就固定在那好了,不建议移动位置。—Mark85296341留言-记录 2010年7月11日 (日) 08:20 (UTC)
为何不建议移动?就因为英文条目是如此排列?对比下OperaGoogle Chrome,阁下不觉的FF这里有些不太协调?版本历史属于发展历程,且主条目Mozilla Firefox历史有张详表。
先用表格简单的说明,紧接着就是个版本详细变化说明,这样相对于先介绍再总结的用户体验应该好多了-- 2010年7月11日 (日) 11:46 (UTC)
我先按照英文维基的排版调整,有任何意见欢迎提出。—Mark85296341留言-记录 2010年7月11日 (日) 11:54 (UTC)
英文维基是参考,没必要一模一样。英文维基因为各个版本都有独立页面,所以内容较少,版本历史大概在5页的位置。而中文维基该词条的内容较多,现在版本历史的位置大概在第10页。先按英文维基调整吧,看看效果再说。-- 2010年7月11日 (日) 14:38 (UTC)

市场接纳度的图文排版

不觉这个市场接纳度的排版很奇怪吗?两边都有图。文字被夹在中间挺不舒服的。我的排版重排的构想是:左边那张图片移到右边上面第一个顺位、右边非IE的浏览器占有率变化往下排到第二顺位、Fx各种版本的市占率则顺势排到第三顺位。无奈我是新手,那个语法看起来好像又很复杂,所以就没办法自行编辑了。或著是在场各位有更好的排版建议也提出来供大家讨论。 - MSSP (留言) 2010年8月6日 (五) 11:36 (UTC)

认同,目前有几个国家的维基可参考: http://fr.wikipedia.org/wiki/Mozilla_Firefox#Part_de_march.C3.A9 http://de.wikipedia.org/wiki/Mozilla_Firefox#Verbreitung http://es.wikipedia.org/wiki/Mozilla_Firefox#Adopci.C3.B3n_en_el_mercado摩兹拉 (留言) 2010年8月6日 (五) 14:13 (UTC)

重复内容?

关于开头的

Firefox历经命名,其曾用的名称有mozilla/browser、Phoenix、Firebird,而最终定下的名称“Firefox”在英文俗语里指的是小熊猫(学名:Ailurus fulgens)[10],显然开发小组使用了直译的方法,使得吉祥物及官方图示都是一只火红的小狐狸。当需要避免与动物“Firefox”混淆的场合,应使用全称“Mozilla Firefox”来表述。

发展历程的

Firefox专案的名称经过多次变更,最初称作Phoenix,但因为和凤凰科技(Phoenix Technologies)的名称有冲突,于是改为Firebird,不过这个新名称又与另一个开放源代码的数据库系统Firebird发生了冲突,Firebird的开发社群要求以全称Mozilla Firebird来标识这个专案或重新命名,避免混淆。2004年2月9日,Mozilla Firebird改称作Mozilla Firefox,简称Firefox。Mozilla希望Firefox可以被缩写为Fx或fx[13],不过仍然常被称作FF(FireFox)。

重复性太高,是否要并入发展历程下? 摩兹拉 (留言) 2010年8月8日 (日) 04:22 (UTC)

版本资料问题

我有两个疑问,我先前修改的别的版本发布日期是以Mozilla FTP 服务器的档案时间为基准。第二问题是假定有一版本为3.0.18,那备注那字段为何只注明到3.0.1~3.0.17? - MSSP (留言) 2010年9月8日 (三) 04:11 (UTC)

应已官网正式发布的为准。备注栏是以此版本的前个版本到最正式版后的第一个版本(x.x.1)。—Mark85296341留言 2010年9月8日 (三) 10:12 (UTC)

  • 为何某些条目一定得参照甚至完全模仿英文维基? - Sweet Potato 2010年9月16日 (四) 06:29 (UTC)

关于条目首页的 Firefox 3.6 Screenshot

原本不是Windows 7的画面吗?为何又改UBUNTU的?

我是觉得大部分使用者还是使用Windows 7的,对台湾来说是比较合适的。摩兹拉 (留言) 2010年10月2日 (六) 13:43 (UTC)

到时我会更新为Firefox 4.0执行于Windows 7版本的,将会到来,就先等待吧^^。—Mark85296341留言 2010年10月2日 (六) 14:10 (UTC)

为什么我的编辑被删除了?

给我的解释是“版权问题”,但我并不认为有版权问题。我是新手,如有错误,还请指出。 我的理由是:我的编辑中,大部分语言都经过我的重新排版,并非完全照搬。而有一些完全照搬的情况,则是按照原话引用(如百度的道歉声明),还有就是对于某一原则的普遍解释(如避风港原则),或者是当事人的原话(李彦宏、朱光的话)。我认为,需要修改的部分已经修改,因此并没有版权问题。—以上未签名的留言由Lixing123对话贡献)于2011年3月29日 (二) 05:28 (UTC)加入。

版本历史那部分怪怪的

像6.0以后,拿6.0版来讲,beta5不应该放在6.0下面那格,应该放跟6.0同一格,建议作成像英文维基百科的"History of Firefox"那样,打成6.0b5而不是6.0下面那格写beta5 tntchn (留言) 2011年8月9日 (二) 10:09 (UTC)

外部链接能精简下不?

囧rz……感觉外部链接太长了,个人认为把链接合并成几行或只保留几个官方链接比较合适。--铁铁的火大了20.00000000000 words 2011年8月17日 (三) 21:04 (UTC)

X64版本的firefox,有没有?

Google上搜寻出第一个结果是这个东东:http://www.mozilla-x86-64.com/ ,不知道是不是官方版本(官方的nightly也有:http://nightly.mozilla.org/ )。——Porsche 911GT2 (留言) 2012年2月29日 (三) 04:30 (UTC)

这个问题应该向 Mozilla 询问。-- ──★──  2012年5月19日 (六) 01:49 (UTC)
可以自行编译。 -- Tusooa Zhu 2012年5月26日 (六) 09:34 (UTC)

Firefox是有x86-64的版本的。Firefox 59.0.3 x86-64 :[[5]] --(Stone.User_talk:Stone)

移动请求

Mozilla Firefox → FirefoxInternet ExplorerSafari前面都没有加上Microsoft或Apple,不应该在Firefox前面加上冗余的公司名,Firefox一词已经足够令人即时联想到这个广泛使用的浏览器。 —Quest for Truth留言2012年5月6日 (日) 08:51 (UTC)

我是赞成移动,不过不知道条目的主要作者摩兹拉有什么意见。--铁铁的火大了大海啊你四条腿骏马啊你全是水。) 2012年5月6日 (日) 10:19 (UTC)
我不是条目的主要作者啊...这条目不是我创的,我只是比较热忠编辑而已。我也赞成,毕竟英文版都这样了,我向来都是以英文版为准则的,好的规划我会采纳,不会盲目完全采纳英文版所有内容。摩兹拉留言2012年5月6日 (日) 11:34 (UTC)
看来没有太大争议,没有其他意见便会移动,谢谢。--Gakmo留言2012年5月7日 (一) 10:38 (UTC)
完成--Gakmo留言2012年5月8日 (二) 16:36 (UTC)

关于互动百科 Firefox 的资料

不知维友们对互动百科上的这篇文章的观点有什么看法啊???-- ──★──  2012年5月19日 (六) 01:46 (UTC)

有些内容需要更新,有部分内容有主观意见。另外狐狸在天朝的发展有障碍确有其事,暂且不说狐狸早期在天朝的宣传方式了。——Porsche 911GT2留言2012年12月15日 (六) 09:02 (UTC)

对于之前很多人讨论的翻译问题

Mozilla最近写了这个,翻译的时候尽量以“Firefox”取代“火狐”除非有其必要性。举例来讲,在写这个的时候的最新版本就找到了里面包含几个“火狐”,在这里举出来讲:

  • Mozilla Firefox,中文俗称为“火狐”(被中国官方使用但未注册为商标)─ 可保留
  • 谋智网络推出了火狐中国版(Mozilla Firefox China Edition)专门为中国使用者定制。─ 可保留
  • 2009年8月5日,Mozilla台湾社群推出抓火狐推广平台。─ 可保留
  • 在与Google Chrome的竞争中,火狐浏览器正逐渐失去电脑专家的青睐。─ 应修改
  • 尽管Mozilla基金会仍致力于一些宏大的标的,但火狐浏览器已经宣告死亡。─ 应修改
  • 可查询到注册了“谋智火狐”商标(注册号6448982),“火狐”的商标注册也许是遇到了困难?(参考#5)─ 可保留

至于外部链接的部分就以外部的为准,不用过于修饰 - tntchn 对话 · 贡献 2012年11月7日 (三) 09:29 (UTC)

同意并支持以上意见。另外觉得谋智基金会谋智公司条目的“谋智”应该移动并修改为Mozilla,谋智目前仅是中国分公司的本地化名称。--YFdyh000 2012年11月7日 (三) 09:40 (UTC)

求翻译Mozilla公共许可证

我把 en:Mozilla Public License 的文字拉过来,在这里翻译了一部分,求大家帮忙翻译。-- ──★──  2013年10月1日 (二) 16:31 (UTC)

优良条目重审(第二次)

Firefox编辑 | 讨论 | 历史 | 链接 | 监视 | 日志,分类:电脑资讯 - 程式及软件,提名人:7留言2015年3月2日 (一) 07:31 (UTC)

投票期:2015年3月2日 (一) 07:31 (UTC) 至 2015年3月9日 (一) 07:31 (UTC)
  • 不符合优良条目标准:提名人票。大量参考文献网址裸露且缺乏必要停息,作为计算机软件条目内容缺乏更新,更新的部分未补充来源,正文外部链接,不当加粗,推广活动流于点列且缺来源。—7留言2015年3月2日 (一) 07:31 (UTC)
  • (!)意见,已修正,烦请阁下审查还有什么其他问题,谢谢。摩兹拉留言2015年3月8日 (日) 08:10 (UTC)
  • 符合优良条目标准:楼上称已修正,经本人检查后,以善意为由投票,还请提名人再次检查。--HYH.124留言2015年3月8日 (日) 09:48 (UTC)
  • 符合优良条目标准:同意楼上,这个条目最近已经被大幅的修正及更新过了,请提名人再次检查。--冥王欧西里斯 ( 对话 / 贡献 ) 2015年3月8日 (日) 11:50 (UTC)
  • 符合优良条目标准,更正后符合GA标准--B2322858留言2015年3月9日 (一) 00:46 (UTC)
  • 没明白为什么说已修正,那个表格里最下面那几项更新的,“更新的部分未补充来源”修正了?参考文献缺乏必要细节,有近百个就只有一个标题,第46号乱码,参考中有多项不当红链,参考文献和说明式脚注文字混合在一起,得奖纪录那里别的都是YYYY年M月,但又有个“PC World's 2006年度百大产品,July 2006”,特别明显的一点,上面说了的,正文外部链接,可以说到处都是,“操作系统支援历史”搞得像软件下载站一样,这些都是OK的?--7留言2015年3月9日 (一) 01:02 (UTC)
3支持,1反对,撤销。--59.39.125.84留言2015年3月9日 (一) 08:31 (UTC)

同行评审

评审期︰2015年8月28日 (五) 06:49 (UTC) 至 2015年9月27日 (日) 06:49 (UTC)

本人有意再次申请优良条目,经上次优良条目被除名后,修正了许多问题,再此寻求各位同工意见,符合优良条目标准,谢谢。—摩兹拉留言2015年8月28日 (五) 06:49 (UTC)

外部链接已修改

各位维基人:

我刚刚修改了Firefox中的10个外部链接,请大家仔细检查我的编辑。如果您有疑问,或者需要让机器人忽略某个链接甚至整个页面,请访问这个简单的FAQ获取更多信息。我进行了以下修改:

有关机器人修正错误的详情请参阅FAQ。

祝编安。—InternetArchiveBot (报告软件缺陷) 2017年6月8日 (四) 09:46 (UTC)

外部链接已修改

各位维基人:

我刚刚修改了Firefox中的2个外部链接,请大家仔细检查我的编辑。如果您有疑问,或者需要让机器人忽略某个链接甚至整个页面,请访问这个简单的FAQ获取更多信息。我进行了以下修改:

有关机器人修正错误的详情请参阅FAQ。

祝编安。—InternetArchiveBot (报告软件缺陷) 2017年7月31日 (一) 15:17 (UTC)

外部链接已修改

各位维基人:

我刚刚修改了Firefox中的11个外部链接,请大家仔细检查我的编辑。如果您有疑问,或者需要让机器人忽略某个链接甚至整个页面,请访问这个简单的FAQ获取更多信息。我进行了以下修改:

有关机器人修正错误的详情请参阅FAQ。

祝编安。—InternetArchiveBot (报告软件缺陷) 2017年9月5日 (二) 00:38 (UTC)

外部链接已修改

各位维基人:

我刚刚修改了Firefox中的1个外部链接,请大家仔细检查我的编辑。如果您有疑问,或者需要让机器人忽略某个链接甚至整个页面,请访问这个简单的FAQ获取更多信息。我进行了以下修改:

有关机器人修正错误的详情请参阅FAQ。

祝编安。—InternetArchiveBot (报告软件缺陷) 2018年8月25日 (六) 22:33 (UTC)

请求与Firefox合并

完全是相同主题--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9年11月25日 (一) 02:02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