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讨论:瓦尔特·格拉赫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本条目页依照页面品质评定标准被评为丙级
本条目页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传记专题 (获评丙级低重要度
这个条目属于传记专题的一部分,用于整理和撰写维基百科中的人物条目。欢迎任何感兴趣的参与者加入这个专题参与讨论
 丙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丙级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低重要度
德国专题 (获评丙级低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德国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德国相关主题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丙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丙级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低重要度
物理学专题 (获评丙级中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物理学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物理学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丙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丙级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中重要度

“空间量子化”及其它翻译问题[编辑]

@Jacklamf1d14英文版本中的space quantization译为空间量子化似乎不大妥当,感觉有歧义(似乎是在说空间是不连续的,也存在最小的单元。显然W. Gerlach发现的不是这个)。这个说的应该是一束银原子通过一个不均匀的磁场之后,劈裂为两束,空间上分了开来(而不是呈一个连续的条带,也不是不分裂仍为一束)。参考《中国大百科全书》的说法,写为“原子在磁场中取向量子化”。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确实是自旋。但是1921年做这个实验的时候还没有人提出自旋的概念,所以写“验证”是不合适的。原来觉得该写自旋量子化,但今天想来也不妥。在施、格两人做完实验之后的前几年里,似乎没人能用自旋来解释这个实验,他俩做实验只发现了劈裂,没发现自旋量子化(英文版的spin quantization貌似是有人从space quantization改来的),所以今天动手改了。翻译科技条目,拿不准的时候可以参考《中国大百科全书》。--如沐西风留言2015年2月15日 (日) 06:30 (UTC)[回复]

(:)回应@如沐西风首先感谢如沬君对格拉赫的关注……其实我现在的物理知识是不足够的(毕竟Watashi只有17岁,虽然大学想报物理系),这条目我只是将英文版的条目完整的翻译过来而已,之前的特里·洛弗乔伊瑟伦·索伦森也是。现在的我业余也称不上,专业更不用说,中级初心者吧可以说是,不过我会以此为鉴,慢慢改善的!再一次感谢如沬君!--放电の少女 アクセス 2015年2月15日 (日) 06:52 (UTC)[回复]

新条目推荐讨论

在候选页的投票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