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讨论:江夏之战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甘宁与江夏[编辑]

甘宁[编辑]

首先是甘宁与凌统的恩怨。 据《三国志·甘宁传》:“权遂西,果擒祖,尽获其士众。遂授宁兵,屯当口。”同传中注引《吴书》载酒宴以后:“后权知统意,因令宁将兵,遂徙屯于半州。”《资治通鉴·卷六十五》:“凌统怨宁杀其父操,常欲杀宁;权命统不得仇之,令宁乃屯于他所。”并系于江夏之战记述以后。

半州(今江西九江市西)绝非夏口(今武汉汉口)别称;而“当口”今地不详,多见是在今武汉市附近,即与夏口接近,未见证明当口即夏口。何以称甘宁是屯夏口?无论通鉴系凌统相争于江夏之战末是否确切表示了调迁甘宁的时间,但凌统与甘宁之事终究并非江夏之战之结果,乃是早已有的仇隙,强将凌统父仇与孙权父仇联结于一起,则似乎有过于煽情,而非记述史事。

夏口[编辑]

其次是夏口之控制 在《三国志·吴主传》写:“十三年春,权复征黄祖,祖先遣舟兵拒军,都尉吕蒙破其前锋,而凌统、董袭等尽锐攻之,遂屠其城。祖挺身亡走,骑士冯则追枭其首,虏其男女数万口。”与《甘宁传》所述相合,更称有屠城之事,但甘却非屯于夏口而是当口。又刘琦既于当年接替黄祖为江夏太守,依诸葛亮计图外出避祸,如此就应到赴江夏治所夏口,后因刘表患病亦应从夏口回襄阳。而历史中未载刘琦赴任之事,亦未有刘琦与孙氏相争江夏之事。如此,很有可能就是孙权并没有留兵驻守夏口,反倒却派甘宁驻守当口,以控制一部分的江夏地区。夏口所在的江北地区则仍仍由刘琦所领。

“刘琦试图收复江夏”之语未见有史料支持。若以江夏全境已陷于孙权,史书未言刘琦尝试争夺,却有言其外出避祸,刘琦出在哪?若以孙权仅占江夏郡之部分,刘琦就自当接领江夏余下部分,而夏口重地却未载有任将驻屯,可以猜想是孙权弃江北而守江南,正如东吴夏口督所驻于江南而非江北夏口。及至孙权因鲁肃而于夏口定计联结孙权,刘备随后更渡江至樊口(今属湖北鄂州市)等待周瑜水军(《三国志·先主传》注引《江表传》);《三国志·周瑜传》亦载周瑜领三万兵往夏口而已,可见孙权于夏口之力量基本上是没有。曹操在取荆州后以文聘为江夏太守,盖亦因江夏郡尚未为孙权所控。即使赤壁之战后,孙权于建安十四年(209年)以程普为江夏太守,所治是沙羡(今武汉西南)而非夏口,可见孙权势力根本未及控制夏口等江北之地,夏口基本上完全自刘琮易手予曹操。而孙权亦非因曹操南侵而放弃全取江夏郡,而是未有意图控制江北江夏。

刘琦试图收复江夏一语已改。巴伐利亚的亨利十七世 (留言) 2011年6月17日 (五) 16:39 (UTC)[回复]

[编辑]

另,关于两军兵力资料未见根据---Eartheater (留言) 2011年6月10日 (五) 17:02 (UTC)[回复]

我已经加了甘宁--Thehistorianisaac留言2022年10月17日 (一) 07:50 (UTC)[回复]

回应[编辑]

我是根据英文维基翻回来的。不过把半州翻成夏口是我错了。谢指点,我看看。巴伐利亚的亨利十七世 (留言) 2011年6月10日 (五) 19:37 (UTC)[回复]

新条目推荐讨论

在候选页的投票结果

问个问题[编辑]

你要不要加入梗图社😂😂给你一张梗图https://m.facebook.com/groups/256720108361190?view=permalink&id=459553611411171 瑞瑞犀牛留言2019年12月10日 (二) 12:22 (UTC)[回复]

是对我说的吗?不是很懂。我在墙内,虽然目前有工具。——左手捏萝莉、右手揍教皇的巴伐利亚的亨利十七世留言2019年12月10日 (二) 14:29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