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讨论:亚历山大一世 (塞琉古帝国)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本条目页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传记专题 (获评未知重要度
这个条目属于传记专题的一部分,用于整理和撰写维基百科中的人物条目。欢迎任何感兴趣的参与者加入这个专题参与讨论
 未评级未评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尚未接受评级。
 未知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尚未接受评级。

外部链接已修改[编辑]

各位维基人:

我刚刚修改了亚历山大·巴拉斯中的1个外部链接,请大家仔细检查我的编辑。如果您有疑问,或者需要让机器人忽略某个链接甚至整个页面,请访问这个简单的FAQ获取更多信息。我进行了以下修改:

有关机器人修正错误的详情请参阅FAQ。

祝编安。—InternetArchiveBot (报告软件缺陷) 2017年6月13日 (二) 03:42 (UTC)[回复]


新条目推荐讨论

在候选页的投票结果
回答您的问题,第一个问题还算合格,该句翻译英文WIKI,本身就未引用注脚,可能作者懒得引。传世的拉丁文和古希腊文文献主要描述亚历山大一个负面的形象,他身世模糊、决策被动缓慢、性格暴虐不得民心,这是古代希腊、罗马历史学家的观感,与当代托勒密六世个人呈鲜明对比。但犹太人的文献中的亚历山大不是这样,他对犹太人慷慨友善、决策迅速果断,这是因为当时犹太领导人约拿单·亚腓斯站在亚历山大一世阵营。因此犹太人的马加比一书对亚历山大友善对托勒密六世充满敌意,而查士丁、迪奥多罗斯等希罗历史学家相反,这就是条目文中提到的“敌人的宣传影响”。学者John D. Grainger和学者Chrubasik, Boris分别为此曾评价过亚历山大一世的能力和对篡位者敌对批评,这里我会补上他们的著作《The Fall of the Seleukid Empire》第68页和《Kings and Usurpers in the Seleukid Empire》第241页作为上半句参考资料。至于下半句,亚历山大统治时期确实丢失了米底亚地区又连连内战,无疑帝国的力量下降,后半句我觉得这没有什么好有疑问的,没有引注脚的必要。
第二个问题很无聊,就好像李白写了一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给孟浩然,然后我要找个注脚去证明诗名的孟浩然就是孟浩然,不是不行,但很无聊,有为了注脚而去注脚的感觉。我认为没有引注脚的必要。--Djhuty留言2022年3月24日 (四) 09:40 (UTC)[回复]